射干[中藥]

射干[中藥]
射干[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射干,中藥名。為鳶尾科植物射干的乾燥根莖。其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於熱毒痰火邰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鳶尾科植物射干的乾燥根莖。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痰,利咽。

主治

熱毒痰火邰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用法用量

3-10g。

使用注意

病無實熱,脾虛便溏及孕婦禁服。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本品呈不規則形或長條形的薄片。外表皮黃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皺縮,可見殘留的鬚根和鬚根痕,有的可見環紋。切面淡黃色或鮮黃色,具散在筋脈小點或筋脈紋,有的可見環紋。氣微,味苦、微辛。

生理特性

射干,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橫生,鮮黃色,呈不規則結節狀,長3-250px,直徑1-50px。表面黃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皺縮,有較密的環紋。上面有數個圓盤狀凹陷的莖痕,偶有莖基殘存;下面有殘留細根及根痕。質硬,斷面黃色,顆粒性。喜溫暖乾燥氣候,耐寒、耐旱。常生於山坡、草原、田野曠地、雜木林緣。

產地

分布於全國各地。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咳逆上氣,喉痹咽痛,不得訊息,散結氣,腹中邪逆,食飲大熱。”

2.《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咽閉喉風,乳蛾,痄腮紅腫,牙根腫爛,攻散瘡癰一切熱毒等症。”

3.《本草綱目》:“降實火,利大腸,治瘧母。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為要藥。孫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烏翣膏。張仲景《金匱玉函》方治咳而上氣,喉中作水雞聲,有射干麻黃湯。又治瘧母鱉甲煎丸,亦用烏扇燒過,皆取其降厥陰相火也。火降則血散腫消,而痰結自解,症瘕自除矣。”

鳶尾科植物

鳶尾科(Iridaceac),單子葉植物,約60屬,800種,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但主產地為東非和熱帶美洲,中國連引入栽培的有9屬,50餘種,其中射干屬 Belamcanda 和鳶尾屬Iris為中國國產屬,全國皆產之,惟主產地為西北部和北部。本任務盤點的是除了鳶尾屬的其他“屬”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