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底村

寺底村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金勝鄉。昔日此地無水,一日忽見白鹿刨亂石,泉水湧出滔滔不絕。故村名曰神泉村。又因村落處於北寨坡“當里寺”之下故俗稱“寺底村”。

基本信息

寺底村

寺底村位於西山腳下,太原化肥廠的西側,全村只有88戶325口人。寺底村村子雖然規模很小,卻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該村曾經擁有過一座年產15噸的集體煤礦。在煤炭業帶動下,全村個體運輸車發展到60多輛,年運輸收入近百萬元。在2004年時,村集體累積資金數百萬元,創下了歷史的最高水平。寺底村富裕了,他們立足長遠,積極貫徹“退耕還林”政策,綠化荒山、發展“綠色經濟”,發展酸棗接大棗8萬株,種植核桃1萬株。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村里投資200萬元打了新井,鋪設管道4000多米,投資實施集中供暖工程,拆除了家用小煙囪,大大減少了污染。此外,村里還修整硬化了村內小街道,綠化了村外大街道和主幹街道,村容村貌大大改觀,村民的生活環境也變得乾淨舒適了。寺底村的煤礦關閉了。寺底村經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新的致富道路如何開拓?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把眼光投向了坐落於村後大山上的西山大佛。這尊大佛建於北齊天寶年間,高度僅次于樂山大佛,但比樂山大佛建造要早162年。村計畫開發西山大佛旅遊區,以點帶面,爭取把寺底村建設成為一個佛教、生態、商業三位一體的旅遊園區。現在我們寺底村自己籌資,正在擴大西山的植被面積,成立了西山大佛保護基金會,目標是以旅遊業帶動全村的經濟發展。為了保證有個良好的文明旅遊環境,寺底村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到了新農村建設之中,以家庭為單位,組織實施了“創建十星級文明家庭工程”,把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進家家戶戶。村里還設立了合作醫療站、文化娛樂室、圖書閱覽室、黨員之家和老年活動中心,開展了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提高村民素質。村里還十分重視教育,從幼稚園到大學,村裡的孩子每人都有教育補貼。村里還出錢購買了接送車,專門負責接送學生上下學。[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