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寶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紫陽山東麓寶成寺(原名叫釋迦院)的岩壁上,開鑿於元至治二年(1322年),題材為佛教密宗造像。龕內叉開三個小龕,中間為本尊麻曷葛剌造像,麻曷葛剌短腿鼓腹,面呈威怒,足蹬魔女,手持人顱。左側為文殊騎獅像,右側為普賢騎象像,三像後為尖拱形火焰背光。龕楣浮雕金翅鳥三隻,左右還有飛鳥和奔獸各一。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

浙江省

寶成寺麻曷葛剌造像V-449

簡介

..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紫陽山東麓寶成寺(原名叫釋迦院)的岩壁上,開鑿於元至治二年(1322年),題材為佛教密宗造像。龕內叉開三個小龕,中間為本尊麻曷葛剌造像,麻曷葛剌短腿鼓腹,面呈威怒,足蹬魔女,手持人顱。左側為文殊騎獅像,右側為普賢騎象像,三像後為尖拱形火焰背光。龕楣浮雕金翅鳥三隻,左右還有飛鳥和奔獸各一。大龕北側壁有元至治二年“朝廷差來官驃騎衛上將軍左衛親軍都指揮使伯家奴”的漢文造像題記。麻曷葛剌造像造型較大,並保存良好,刀法簡練粗礦,和杭州飛來峰藏傳佛教相比有不同的風格,因此這處造像是研究藏密“梵式”造像發展的重要實物。另外,元代具有紀年題記的麻曷葛剌像在全國也很少見。麻曷葛剌是大日如來的梵語音譯,意譯是“大黑天”,元朝統治者奉為軍神或戰神。在南宋故都杭州雕刻此像,具有特別的意義。

麻曷葛剌造像

寶成寺原名釋迦院,五代吳越國王妃仰氏建。宋大中祥符間改額寶成寺。寶成寺因寺內岩肇鐫有麻曷葛剌造像而聞名。麻曷葛剌為佛教密宗造像,開鑿於元至治二年(1322),為左衛親軍都指揮使伯家奴所鑿。麻曷葛剌足梵語“大黑天”的音譯,藏傳佛教認為是“大日如來”降魔時所現的法身像,元朝統治祀作戰神。寶成寺建築格局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風格,為仿民居四合院布局,大殿橫長,貼山壁而沒,正視岩壁右側一龕即為麻曷葛剌造像。造像為一龕三尊,中為主尊麻曷葛剌,高1.38米,面呈威怒,短腿,袒胸,鼓腹,足蹬魔女,雙手合持人顱,腰掛骷髏。兩側是騎獅與騎象的脅侍文殊與普賢,也皆呈凶神之相。造像刀法簡練、粗獷,藝術手法誇張。旁有元至治二年的造像題記。這是國內惟一有絕對紀年的麻曷葛剌造像,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在我國宗教史和造像藝術史上有特殊的地位.2001年6月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