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冬粉

寬冬粉

寬冬粉,生產冬粉,歷來均採用60%的豆類澱粉為原料,再配以其它澱粉原料方能生產。近年來冬粉生產工藝相應有所改變,目前已有很多豆類澱粉代用工藝,只須30%的豆類澱粉原料,再配以其它澱粉,即可製成冬粉。質量標準為感觀是條勻而齊,色微黃而亮,不酥脆。理化標準是水分16~17%,澱粉30%以上。適合初學者。

寬冬粉簡介

生產冬粉,歷來均採用60%的豆類澱粉為原料,再配以其它澱粉原料方能生產。近年來冬粉生產工藝相應有所改變,目前已有很多豆類澱粉代用工藝,只須30%的豆類澱粉原料,再配以其它澱粉,即可製成冬粉。
原料配方 豌豆澱粉30% 玉米澱粉40% 甘薯澱粉30%
主要設備
1.打糊和面部分:主要採用帶有攪拌漿葉的罐,進行打糊和面。
2.制皮蒸皮部分:主要設備有帆布帶傳送裝置、刮板和蒸釜。傳送帶的作用是將澱粉糊傳送到蒸釜進行蒸發。刮板則是將從打糊罐下口流到帆布帶上的澱粉糊均勻攤平。蒸釜分兩部分,在帆布帶下面為加熱部分,設有帶孔的排氣管,在帆布帶上面部分為蓋,帆布傳送帶通過蒸釜時,澱粉皮即可蒸熟。
3.烘皮疊皮部分:需配置一個烘室,在烘室底部設有蒸汽管路供烘熱用。烘室頂部應安裝鼓風機,鼓風機有送風筒和吸風筒,吸風筒直接與風室下部相連通,送風筒以支管自下而上排列與烘室相通,故烘室內採用循環風。烘室內有鏈條傳送帶,將粉皮由最低層傳送帶自下面上直至運行到最高一層出烘乾室。疊皮則為人工。
4.切條烘條部分:切條採用一組切刀機,烘條設烘條室。烘條室頂部安鼓風機,鼓風機有吸風筒和送風筒,送風筒口裝有散熱片,可預熱鼓入烘室的空氣。粉條用鋼絲拉網傳送帶輸送。

製作方法

1.打糊和面:先取4%豆類澱粉用開水打成稀糊。澱粉與水之比為12∶100,然後加入其餘澱粉,並加溫水和面,使其濃度達到波美濃度27°。
2.制皮與蒸皮:將和好的澱粉糊均勻迅速地放到帆布輸送帶上,利用刮板攤平刮勻,厚度約為1.5毫米,攤好的糊隨傳送帶輸入蒸釜,溫度為100℃,自入釜至出釜時間約為2分鐘。
3.烘皮斷皮:蒸熟的澱粉皮隨傳送帶進入烘乾室,室溫為70℃,送循環風,澱粉皮自上而下運行通過烘室,大約40~45分鐘,然後進入斷皮工序,澱粉皮自烘室運出,人工切斷,每段1米長。
4.疊皮定型:每兩張斷皮疊放一起,再疊成四折,長100厘米、寬18厘米,然後碼垛,以疊皮自重壓實,定型24小時,以待切條。
5.切條烘條:將疊好的定型壓實的澱粉皮入切刀,切成寬4~5毫米的粉條,由傳送帶送入烘條室。烘室溫度50℃,使用循環風,粉條由傳運帶輸送自上而下運行,大約經80分鐘,出烘室,直接送到包裝案上驗收包裝。
6.捆把驗收:每150~200克捆為一把。

質量標準

感觀是條勻而齊,色微黃而亮,不酥脆。理化標準是水分16~17%,澱粉30%以上。
寬冬粉寬冬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