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寬[快板書表演藝術家]

張志寬[快板書表演藝術家]

張志寬,男,1945生,河北省深州市人,著名快板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現為天津曲協秘書長、全國快板書藝術委員會會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張志寬不但給師父出了書,還請美術學院教授景育民設計、鑄造了師父的銅像,於2005年10月在永安公墓風景秀麗的“文化園”內,舉行了隆重的銅像揭幕儀式,中國曲協、天津文聯的領導及藝術家、各界人士二百多人參加。張志寬快板書師承這一藝術形式的創造者李潤傑,他演唱快板書四十餘年,對李潤傑藝術風格、藝術特點的繼承是比較全面的。

基本信息

生平履歷

張志寬先生早年風範張志寬先生早年風範

19

60年11月,15歲的張志寬考入了天津市廣播曲藝團,這一年該團只招收了張志寬一名學員。當時已唱紅天津及全國的快板書演員李潤傑身邊還沒有弟子,他秉承組織決定,要儘快找一名像樣的苗子,將來好接班。說實話,當時快板書已經深深紮根於民眾之中,但真找一名“像樣”的學生,他是非常慎重的。聽說天津市曲藝團正在全市範圍內招收學員,於是李潤傑委託“考官”之一的郭榮起也替自己物色人選。郭榮起向他推薦了張志寬。1990年李潤傑仙逝,張志寬在悲痛之餘,一直惦記著師父的一件遺憾之事,那就是傾注師父畢生心血的一本關於快板書表演、作品創作的理論著作因種種原因沒有出版,李潤傑生前於1962年、1974年分別出版了兩本《李潤傑快板書選集》。而這本理論著作對快板書的繼承與發展,對指導演員及學習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此,張志寬可說是費盡了心機。他先是積極尋找該書書稿的下落,找到後,又千方百計籌措經費,終於在1997年,李潤傑80誕辰之日,使該書出版。為了擴大該書的影響,便搞了一次聲勢浩大的紀念李潤傑80誕辰活動,當然,一切經費都是由張志寬籌集。張志寬不但給師父出了書,還請美術學院教授景育民設計、鑄造了師父的銅像,於2005年10月在永安公墓風景秀麗的“文化園”內,舉行了隆重的銅像揭幕儀式,中國曲協、天津文聯的領導及藝術家、各界人士二百多人參加。相聲界的徒弟為師父鑄像,據我所知他是第一人。在師父辭世後,他依然孝心不減,李潤傑共有4個子女,他不管別人是否月月給錢,他是每個月都要給師娘送錢,如果出門兒演出,他就讓愛人把錢按時送去。師娘先後幾次住院,總是他先交押金,結算住院費。逢年過節或師娘生日,他都要和愛人共同去看望,直至師娘去世。

他還有個說相聲的師父:白全福。他永遠也忘不了他第一次說相聲是15歲,說《選單子》,給他“捧哏”的就是白全福。當時他很緊張,後台是馬三立、常寶霆等“大腕兒”。天津的觀眾欣賞水平又高,怎么辦呢這時,白全福也看出他的緊張表情了,這可不行,這一上台準砸。您別看白全福沒什麼文化,辦法是真絕,他只對張志寬說了一句話,就把他的情緒穩定了。他說的是什麼呢他說:“小子!你上了台就是爹,下了台就是兒子。”這是一句話糙理不糙的話,意思是說:一個演員上了台,就要“目中無人”,甭管後台有什麼馬三立、常寶霆,你是“爹”,你想怎么使“活”就怎么使,要撒得開。使得不對也沒關係,下了台要學習,別說是長輩、同輩,就是對小輩、觀眾也得有里兒有面兒,這樣,別人才能幫你,你才能學到東西,這就是“兒子”。這句話也讓他受益終身。1993年這位師父仙逝,他經常去看師娘,哪次都不空手,並且要給師娘錢。他還積極籌備、舉辦了白全福紀念活動,搞白全福藝術研討,專場演出,在永安公墓舉行了安葬儀式。

此外,他還有一位不是師父的師父:王鳳山。王鳳山是侯寶林的師哥,晚年給馬三立“捧哏”,但主要還是唱快板,是“王派”快板的創始人。張志寬也學習了“王派”的許多東西。1992年王鳳山去世,張志寬也沒忘記這個師娘,除了逢年過節去看望,留下一點零用錢之外,他還怕師娘不好意思收他的錢,便想了一個辦法,即師娘有做竹板的手藝,他便以每副竹板50元的高價格,一次就花費2500元訂了50副,大多作為贈品送人。他幫了師娘,因為2500元在當時是不小的數目。

藝術風格

張志寬張志寬

張志寬快板書師承這一藝術形式的創造者李潤傑,他演唱快板書四十餘年,對李潤傑藝術風格、藝術特點的繼承是比較全面的。對於繼承,他能很好地界定出內涵和外延。唱書唱情、以情感人是李派快板書的指導思想;唱打多變、穿成一線是李派快板書的藝術手段;大氣磅礴、恢弘壯闊是李派快板書的藝術特點。對此,他全盤端來,這是繼承的內涵。而外延則是創新。指導思想不變,藝術手段不變,藝術特點不變,也就是總體風格不變,在此基礎上創新出新,這就是繼承的外延。“單切”是創新出新,使用王鳳山的“顛板”,同樣是創新出新。在“唱”的方面,張志寬的“唱”也有所出新。他的唱主要有四種唱法,即:平唱、緊唱、俏唱、垛唱。他的表演口齒清晰,嗓音洪亮,語言流暢,善於運用唱句口語化表現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節奏明快多變,表情變化真實傳神,善於和民眾交流。在曲藝日益滑坡的今天,張志寬的快板書卻日益紅火,這是一個極大的反差。在改革開放,經濟轉軌的大潮中,張志寬審時度勢,迎合現在觀眾的需要,在繼承李潤傑快板書藝術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而這種發展完全符合現代生活快節奏的需要。

個人成就與榮譽

張志寬張志寬

多年來,他先後上演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東方旭打擂》、《血的教訓》、《武林志》等百餘段節目,並在全國各省、市電台、電視台播放。

1992年,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演唱會獲優秀節目獎;

1993年,出版《張志寬演唱快板書》盒式帶3盤;

1994年“中藥集團杯”津門相聲電視大賽獲優秀表演獎,並獲第二屆中國曲藝節牡丹獎及首屆中國曲藝節優秀節目進京展演,同年獲中國曲協頒發的“曲藝薈萃”伯樂獎;

1997年,中國文聯自建國以來首次向108名文藝工作者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的光榮稱號,52歲的張志寬獲此殊榮;

2000年錄製《張志寬快板書藝術》光碟2張。

​成功秘籍

“有人認為快板書就是耍嘴皮子,可我一直認為快板書是一門高雅藝術。當一名好的快板書演員並不容易,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有刻苦鑽研的精神,還要有處理人際關係的良好素質。快板書作為一門藝術,借鑑了相聲、評書、西河大鼓、山東快書的藝術表現手法,因此作為一名快板書演員,更要博採眾長,多學習其他姊妹藝術。表演快板不是打出點兒來就行了,更要聲情並茂,我總結起來就是:‘唱打多變,串成一線。敘事抒情,分節分段。快而不亂,慢而不斷。說唱配句,關鍵心板。嗓音別吵,運用自然。高而不喧,低而不軟。用氣丹田,切記別喊。內心情感,思想總管。人物表演,看臉看眼。語氣生動,突出重點。聲情結合,統一兌現。進入退出,區分明顯。敵我界限,一刀兩斷。手眼身步,穩準不亂。一招一式,切莫擋臉。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感情交流,不可散漫。深入生活,不可間斷。多排多演,反覆實踐。演出結束,總結經驗。肯定優點,找出缺陷。振興快板,多做貢獻。’這是我四十年舞台生涯的一些經驗,希望會對年輕演員有所幫助。”

代表作品

《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抗洪凱歌》、《 武松趕會》、《 王小奇》

《糊塗縣官》、《說大話》、《 東方旭打擂》、《武松打虎》、《 劫刑車》

《酒迷》、《傻姑爺拜年》 、《 長征》、中篇快板書《 武林志》。

收徒

2010年9月26日,由北京曲藝家協會主辦的“鏗鏘竹韻五十載”——張志寬從藝五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的張志寬先生收徒 周建平、 趙玉傑、於金寶、胡鑫喆、 趙松濤、曹化春、 梁志剛、 楊軍、 張志勇、 李海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

參加收徒儀式的領導有: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 劉蘭芳,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中國曲藝家協會秘書長刁慧香,天津市文聯黨組書記 孫福海,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 朱明德,北京市曲協主席、相聲表演藝術家 李金斗, 北京市曲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賈德峰,北京市曲藝家協會秘書長 田靜等。

家庭成員

張志寬有一子—— 張子健,目前活躍在影視界,是中國著名影視演員。畢業於 北京電影學院,與他的父親一樣很有觀眾緣。張子健的人緣很好,尤其是和影迷,他的個人網站和論壇也很受歡迎。《 神探狄仁傑》帶出了“狄仁傑論壇”,後來有人又做起了個人影迷網。其實張子健是個電腦盲,連打字都不會,第一次到論壇聊天還是工作人員找了台電腦,他邊說工作人員邊打字。劇組組織了幾次和影迷的見面,他拍戲時,也有影迷過來探班。作為演員,有影迷來探班,他一定很熱情的接待。 《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中文武雙全的 李元芳就是其子張子健所飾。李元芳外形英挺武功高強,形象可以說深入人心,擁有大批忠實冬粉。自畢業以來受許多導演稱讚,已主演過五十幾部電視電影作品。

人物評價

天津人的板眼

張志寬張志寬

1985年,張志寬的師父李潤傑因患腦血栓而半身癱瘓,張志寬像照顧自己的父親一樣照顧師父。師父病逝後,張志寬更是主動地承擔起了對師母的照料。除了師母外,他還對曾經指導過他的白全福、王鳳山先生的遺孀像子女一樣盡孝道,悉心照顧。除了對師父、對長輩“夠板”外,他對快板書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也是有板有眼。孫福海說,相信今後志寬會做得更加有板眼。

領軍快板享譽曲壇

曲藝名家朱光斗說,李潤傑老師徒弟很多,名家也不少。但在繼承和發展李派快板書藝術方面,志寬是最優秀、最全面的一位。志寬十幾歲就是天津市廣播曲藝團的學員,在李老師身邊的時間最長,看到的聽到的以及受到的教誨和點撥也最多,有三十年之久。志寬的演出實踐多,再加上他刻苦鑽研,所以,志寬成為李派快板書藝術傳人中不是“掌門”的“掌門人”,也成為全國快板書藝術的領軍人物。

先聲奪人氣韻不凡

曲藝理論家薛寶琨說,張志寬是我國著名的快板書表演藝術家,又是快板書創始人李潤傑的親傳弟子。他繼承並發揚了乃師的平民化風格,本色、自然、率真。一舉手一投足,都恰到好處,評書的“說口”、相聲的“包袱”、西河大鼓的流暢、山東快書的諧趣,都集結、融會、吸納到快板書的表現之中。

我小時候的偶像

婚姻家庭

張志寬表演快板書《武松趕會》張志寬表演快板書《武松趕會》

張志寬和妻子曹淑珍1967年喜結連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為生活貧困,他們夫妻只能“打會兒”結婚,在張志寬的組織下聚集了10個人,他一個人算兩份,每人每月交納10元,期限一年,每月匯集的錢大家輪流使用。於是張志寬匯集到了230元,操辦了他們的“豪華”婚禮。他們婚宴的標準是每桌13元,共辦了10桌,宴席很是豐盛,每桌六個冷盤八個熱菜,外加一瓶1元多的天津高粱白酒。在婚禮上最疼愛張志寬的師父李潤傑送給他的禮物,是當年頗為高檔的鐵皮暖水壺。也就是在結婚當天張志寬才穿上了有生以來的第一雙皮鞋……他們婚後的生活依然拮据,但一家人苦中作樂,依然感覺幸福、甜蜜。特別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張志寬鏈黴素中毒,險些喪命,出院後正值師父李潤傑給他創作了一個新的快板書作品《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個作品日後也成為了張志寬的代表作。然而那時的張志寬幾乎不能睜眼,只要睜眼就天昏地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為了能更好地投入到新作品的創作中,妻子曹淑珍每天下班回家,用被子和枕頭圍在張志寬旁邊,把他固定在床上,然後給他念詞,而張志寬只能閉著眼睛跟著妻子一句句地學說。整整二十三分鐘長的作品,張志寬都是在妻子的輔助之下背會的。

張志寬的家庭可以稱得上是藝術之家,他的兒子張子建曾經主演過《感光時代》、《甘十九妹》、《燃情四季》等影視劇,兒媳李婷主演過《外來妹》《英雄無悔》等熱門影視作品,都是觀眾們熟悉的青年演員。“我愛人不是演員,正因為這一點,她為這個家庭付出的太多了,我和兒子、兒媳都經常不在家,家裡的事情都是她一個人扛著,就在前兩天,我的兩個親戚相繼出了事情,兒子兒媳在外地拍戲,我在忙著組織這次活動,只有她跑前跑後地忙著。說起來,也真是難為她了,我真的想對她說一句謝謝。”

演員這個職業注定了很少在家,從2000年底,張志寬已經整整三個月沒見過兒子了。“他一直在拍戲,有時候真的很想他,就給他掛個電話。子建這孩子很孝順,也常打電話過來,有時怕影響他拍戲,電話里不願告訴他我們想他了。其實,做演員的家屬也挺難的,子建連過年也沒回家來。”說到這裡,張志寬的眼圈紅了,“不過現在比以前強多了,2000年他們給我生了個孫女。”說著,張志寬就拿出了一疊照片,看著照片上小孫女頑皮的樣子,他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