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糧

寨糧,防守用的柵欄:寨子。

基本解釋:

1.明初徵收軍隊給養的名目之一。

詞語分開解釋:

基本解釋:寨
zhài
防守用的柵欄:寨子。鹿寨(軍事上常用的一種障礙物,古時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現多用鐵蒺藜等做成)。
舊時駐兵的營地:營寨。山寨。水寨。安營紮寨。寨主。
村莊:村寨。苗寨。
筆畫數:14;
部首:宀;
詳細解釋:寨
zhài
【名】
(形聲。從木,賽省聲。本義:防衛所用的木柵)
同本義〖stockade;camp〗
敵軍已近寨。——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寨中人踡伏。
借寨牆為蔽。
多指四面環圍的駐軍處,營壘
時巴山陳定亦擁兵立寨。——《陳書》
又如:寨落(有柵欄或圍牆的村落);寨垛(寨牆上的垛口);寨屋(營房)
寨子,村莊〖stockadedvillage〗。如:山寨;邊寨(邊疆地區的寨子);寨壕(環繞村寨的壕溝)
基本解釋:糧
(糧)
liáng
可吃的穀類、豆類等:糧食。糧倉。糧荒。彈盡糧絕。
作為農業稅的糧食:公糧。錢糧。
筆畫數:13;
部首:米;
詳細解釋:糧

liáng
【名】
(形聲。從米,量聲。本義:旅行用的乾糧;行軍作戰用的軍糧)
同本義〖provisions〗
糧,穀食也。——《說文》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訓。糧乃行者之乾食。”
則治其糧與其食。——《周禮·地官·廩人》。注:“行道曰糧,謂糒也。”
共其資糧屝屨。——《左傳·僖公四年》。注:“糧謂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糧多。——《資治通鑑》

多載資糧。
贏糧而景從。——漢·賈誼《過秦論》
又如:糧仗(糧草和兵器);糧台(清代經理部隊糧餉軍需的機構)
引申指穀類;糧食〖grain〗
在陳絕糧。——《論語·衛靈公》。釋文:“糧,鄭本作粻。”
粻,食米也。——《說文新附》
乃裹餱糧。——《詩·大雅·公劉》。釋文:“糧,本亦作糧”。
韓絕其糧道。——《史記》
又如:糧站;漕糧(漕運的糧食);秋糧(秋季收穫的糧食);糧房書辦(管糧庫的小吏)
田賦〖feudallandtax〗
戒州縣加收耗糧。——《宋史·高宗紀》
又如:錢糧(田賦);完糧(交納錢糧);糧戶(繳納田賦之民戶。方言亦指地主)

相關詞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