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平調

寧海平調

寧海平調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於新昌調腔的分支,起源於明末清初,以寧海為中心,流行於象山、黃岩、溫嶺、臨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它有《小金錢》、《金牛嶺》、《潞安洲》、《天門陣》、《白門樓》、《御筆樓》、《百花贈劍》、《貴妃醉酒》、《陳琳救主》、《偷詩趕船》等一百多出傳統劇目,其中《小金錢》百餘年來與耍牙的技藝緊密結合,成為寧海平調中最富於特點的代表劇目。

詳細介紹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寧海平調,又稱“寧海本地班”,在寧海北部亦稱“調腔”,是浙東富有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在寧海寧波台州舟山一帶。寧海平調唱腔、表演非常有地方特色。唱腔以曲牌體為主,多為陰、陽兩聲結合。一般老生髮音較高亢、洪亮,多用鼻音;小生較挺拔、有力,多用假嗓;淨角較粗獷、雄壯,聲帶振幅大。演員一人前台唱,後場眾人幫唱,遇到較長拖腔時,往往會根據字韻,將句末一字割裂開來,按其音韻行腔。白口以寧海官話為準,聲音洪亮,聽起來很動聽。表演以耍牙絕活最精彩,口含四顆、八顆甚至十顆野豬獠牙,在口內,時而快速彈吐,時而刺進鼻孔,時而上下左右歙動,或有兩顆刺出鼻孔,尤其是有兩顆牙始終藏於口內,仍要唱、做、念、打,這一絕技稱為“絕活”,可與四川變臉媲美。此技相傳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為老藝人楊先達(藝名紅毛老生)所擅長。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藝人劉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時煙(小生)的“抱瓶滑雪” “一馬雙鞍” “買菜吐紅”等,均有較高難度,也是寧海平調一大演技特色。寧海平調,是寧海縣的一個地方劇種,約始乾明而盛於清,已有三四百年歷史。它的唱腔。屬於調腔的一個支派、具有聲調高亢而婉約,一唱眾幫,鑼鼓助節,不託管弦的特點、其幫腔有混幫、清幫、全句幫、片斷幫、一字幫等多種形式。

其語音,除小丑用蘇白外,基本用寧海方言、讀書音",故縣人又稱之為'本地班"、當時流行在寧海、象山、黃岩、溫嶺、臨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後到寧波舟山杭嘉湖以及上海一帶作過短期演出。解放初期,平調一度停演。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1957年4月,在縣文化部門扶持下,由老藝人楊先達葛時煙等 13人組成平調演出隊,並陸續招收青少年演(學)員。1958年寧海併入象山縣, 1960年4月成立地方國營象山縣平調劇團、 1961年10月改稱寧海平調劇團,並組織力量搶救平調傳統劇目,整理出傳統劇83本、在老藝人的口授下,記錄了平調唱腔、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大量平調劇本、服裝、道具被毀、1969年4月,縣平調劇團與越劇團同時解散,大多數人員另行安排工作。接著,以原劇團留下的人員為基礎,吸收社會部分人員,成立縣革委會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簡稱文宣隊),以演出歌舞為多。1970年起,改演。樣板戲。為主、 1978年10月,復建寧海平調劇團、 1980年8月,以《金蓮斬蛟》片斷參加省青年演員會演,葉全民、蔣玲波分獲一等獎和二等獎、1982年9月,陳亞娟、葛素娟、夏永盛獲省小百花"獎、1983年6月縣人民政府批覆文化局,同意平調劇團演出越劇、此後平調劇不曾演出。角色行當分“三花” “五白” “六旦”即大花二花小花;老生、正生、副末、小生、外末;正旦、老旦、小旦、彩旦、刀馬旦、閨門旦。舊時還有“上四柱”和“下四柱”之分。“上四柱”為小生、花旦、正生、大花;“下四柱”為小丑、二醜、正旦、外末。一個演員往往兼演多種行當,如藝人周明禮、鄔學熊,既能演旦、生、末,又能演淨、醜、外。

樂器伴奏主要分為唱功做功和吹打三大類。唱功和吹打又分為“大鼓”和“小鼓” “大吹”和“小吹”幾種。大鑼、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大鼓、大鈸、大喇叭、小鑼“四大一小”為主,另有單皮鼓和嗩吶。打擊樂器在唱腔的伴奏較有規律,節奏平緩,適於小生、花旦的演唱。同一節奏如用大鑼、大鈸,則較粗獷、豪放。嗩吶是惟一管樂器,專設“正吹”與“副吹”,既用以表現較為準確的音階,又要為名曲牌之間的連線起引導作用,更為演員上、下場、大幅度動作和更換地位等渲染氣氛。寧海平調的起源有幾說,一說源於新昌調腔的“山坑班”。所謂“山坑”,因為寧海有許多的山坑,與新昌山坑相似,但又很奇特。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天台山、四明山蜿蜒伸入寧海境內,形成了四大幹山,四大溪流。山山坑坑是寧海最具典型、最富魅力的景觀,溪響松聲,溪唱松吼,天籟喁喁。加上寧海邑人的個性太獨特,故有寧海平調稜角分明、不同凡響、幾近絕唱的那種稟性。一說來自寧波崑劇的“甬昆班”。就其劇目與曲牌與新昌調腔較接近,演唱風格較細膩、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紹興方言而用蘇白,均有崑曲的韻味。據一些老藝人回憶,自晚清起,不少藝人來自寧波的甬昆班,(既唱崑曲又唱調腔的班社),它是明末清初浙東流行的一支調腔。清中葉後,受崑曲影響,自成一家。“平調”這一稱謂,顯然受調腔、崑曲曲牌的影響,又受本縣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邑人個性諸因素而產生的。寧海平調在辛亥革命後一度盛行。

僅寧海一縣,就有鄔聚元、寧舞台、王聚文、楊聚文、嚴聚文、楊聚豐、中山舞台等十多個班社,在岔路、歷洋、梅枝田、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沙柳、璜溪口等地分別辦過科班,招收藝徒。20世紀30年代初期,這一劇種曾流入上海。1932年起趨向衰落,至建國前夕,幾已湮沒。1956年,三門縣有關部門把流散在寧海的十餘名平調藝人組織起來,成立半專業性的演出隊。該隊於1957年赴杭州演出傳統劇目《金蓮斬蛟》(《小金錢》的一折),受到好評。1960年初,正式成立寧海縣平調劇團,並著手發掘、整理一批傳統劇目和現代戲。1966年後劇團解散,1978年恢復建制。1982年寧海縣成立平調整理研究小組,系統地對這一劇種進行藝術改革和劇目整理。寧海平調傳統劇目,今存者主要有“前十八本”和“後十八本”,共三十六本,另有一些崑曲、亂彈劇目。建國以來,寧海平調劇團還移植上演過《三月三》《蘆盪火種》《瓊花》等現代戲,創作和改編《銀瓶仙子》《王錫桐》《為奴隸的母親》等二十多部劇目,其中神話劇《銀瓶仙子》(又名《仙露》),表演上吸收傳統劇《金蓮斬蛟》中“耍牙” “抱瓶滑雪”等較有特色技藝。珍稀劇種寧海平調,是寧海縣優秀文化藝術遺產,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1999年10月參加文化部在湖南長沙舉辦的“映山紅”全國戲曲會演中,榮獲表、導演等11項大獎。2004年7月,寧海平調《銀瓶仙露》又應邀赴杭州參加了中國第七屆藝術節展演,受到了好評。如今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指引下,古老的寧海平調像花朵一樣定會綻放得更加鮮艷奪目,廣大人民民眾定會更加喜愛。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寧海平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特色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耍牙絕活:"寧海耍牙"是寧海平調錶演中獨具的一門絕活兒,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口含四顆、八顆甚至十顆野豬獠牙,在口內,時而快速彈吐,時而刺進鼻孔,時而上下左右歙動,或有兩顆刺出鼻孔,尤其是有兩顆牙始終藏於口內,仍要唱、做、念、打,這一絕技稱為"絕活",可與四川變臉媲美。此技相傳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為老藝人楊先達(藝名紅毛老生)所擅長。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藝人劉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時煙(小生)的"抱瓶滑雪" "一馬雙鞍" "買菜吐紅"等,均有較高難度,也是寧海平調一大演技特色。它是一種粗獷中不失細膩、野性中凸現靈動的"變口"技藝,主要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等幾個步驟。藝人取200公斤以上的雄性肉豬下顎骨上獠牙含在口中,以舌為主要動力,而用齒、唇、氣的各種活動輔助表演。這種表演以精湛的"變口"功夫和狂放的身段配合平調的"三大一小"及【將軍令】等曲牌,塑造出劇中獨角龍不可一世的驕橫之態,令人嘆為觀止。寧海平調中的耍牙技藝獨特,程式講究,看似輕鬆,實則是一門苦功,每一代傳人都要經歷艱苦的練習過程方能掌握。新中國成立後,耍牙在傳統的基礎上得到改進提高,由原來的六顆耍發展成十顆耍,贏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讚譽。

主要劇目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平調傳統劇有10O多出。大型戲有"前十八"和"後十八"。"前十八"以家庭戲為主,劇目為:《雙合緣》、《雙巧緣》、《仁義緣》、《雙龍鎖》、《分玉鏡》、《雙玉佩》、《碧玉管》、《鴛鴦帶》、《鳳頭釵》、《玉龍鏡》、《掛玉環》、《循環報》、《雙金花》、《葵花配》、《報恩亭》、《節義報》、《白玉環》、《四喜緣》。"後十八"題材多樣,劇目為:《三星爐》、《贈錦裘》、《白雀寺》、《鬧陰陽》、《七俠圖》、《孔雀裘》、《朱仙鎮》、《忠岳傳》、《鬢蓬山》、《游龍傳》、《小金鈾》、《三鳳配》、《義冤報》、《合香緣》、《洗怨錄》、《巧姻緣》、《龍虎緣》、《鬧金鐘》。 解放後曾演出的尚有:傳統劇《金牛嶺》、《潞安洲》、《天門陣》、《秋漢宮》、《白門樓入《御筆樓》、《百花贈劍》、《貴妃醉酒》、《陳琳救生》、《偷詩趕船》等;移植的古裝戲《碧血揚州》、《三請樊梨花》、《余太君斬子》、《白蛇傳》、《劈山救母入《紅梅閣》、《穆桂英掛帥》、《雙槍陸文龍》等;移植的現代戲《南海長城》、《沙家浜》、《紅燈記》入《奇襲白虎團》、《瓊花》、《杜鵑山》、《社長的女兒》、《奪印》、《雙紅蓮》、《三月三》、《朝外貨》、《紅管家》等;創作的古裝大戲《王錫桐》、《銀瓶仙子》和現代小戲((傘》、《高山春梅》等。相傳《小金鈾》中《金蓮斬蛟》(俗名"嬌嬌斬獨角龍")的故事,發生在香山鄉桶盤山。《偷詩趕船》(俗名"小尼姑追船")發生在薛岙埠頭。以上劇目中,《金蓮斬蛟》久演不衰,曾兩次參加省會演、1977年《王錫桐》一劇,在本縣及鄰縣共演出400多場次、1978年9月在城關演出《劈山救母》,連演18場,創最高紀錄

曲牌曲調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平調唱詞用韻,據辨別為十三轍韻、曲牌有300多支,常用的有(點絳唇)、(新水令)、(山坡羊)、(鎖南枝)、(一江風)、(風入松)、(一支花)、(江兒水)、(錦堂月)、(急三槍〕等40多支。音樂結構屬曲牌聯綴體。其聯綴方法大致有:(點絳唇)(或(新水令))接(混江龍);(園林好)。(江兒水)、(玉姣枝)、(伍供養)、(川撥掉)等5支曲牌聯接;(哭相思)、(江頭金桂)(或(小桃紅))、(落山虎)、(憶多嬌)等4支曲牌聯接(風人松)、(急三槍)等2支曲牌循環;(紅納襖)或(鎖南枝)等單支曲牌的反覆使用,以及若干曲牌的任意聯接等等。所聯接的曲牌,多屬同一宮調。曲調屬五聲音階,節拍有散板、慢板(2/4拍子)、快板(l/4拍子)3種。某些戲的一些摺子用崑腔演唱。音樂的伴奏樂器是“四大一小”: 大鑼、大鼓、大鈸、大喇叭和小鑼、另有板、鼓等。以小鑼、大鼓、板為主要伴奏樂器。1960年後,對唱調和音樂在尊重原有規律、韻味的基礎上,配上管弦樂,作了一些改革的探索。

行當、演技 

平調錶演行當眾多,主要分"三花":大花、二花小花;"五白":老生、正生小生、副末、外末;"六旦":老旦、正旦、小旦、彩旦、閨門旦、刀馬旦。表演藝術,文武兼備。而且還有難度較高的特技。《小金鋼》中的"抱瓶滑雪"、"一馬雙鞍"、"耍牙",《雙玉佩》中的"喝粥"、"紡紗",《打銅台》中的"拳術"等,最具特色、尤其是"耍牙"。口裝4~8隻獠牙,鼻插2隻獠牙,活動自如,變化多端,堪稱絕技。

寧海其他劇種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一)三坑;也是寧海的地方劇種之一。相傳與平調同源崑曲聲調高亢圓潤,邦腔強勁悠揚。亦用鑼鼓引板,其曲牌、音樂、衷j等方面,均與平調相似。據在世的三坑老藝人說:三坑劇種於明l傳自新昌三坑村。故有“新昌高腔"之名。其曲調亦間有部分昆l與亂彈。故又名“三坑亂彈”。演出劇目有:《征東傳》、《漢光武》、《陰陽手》、《鬧金鐘》、《白門樓》、《雙獅圖》、《曹仙傳》、《鐵鈴關》、《鳳凰圖》、《雙玉燕》、《滿春園》等120多出。流行在當時的台州I區:寧海、天台、臨海、仙居、黃岩、溫嶺等六縣和象山、寧波等地。光緒九年(1883),東岙西劉人名子令者,姓無考,首先組辦:坑班“老永慶”。光緒二十二年(1906),胡陳鮑序照組辦三坑小j班,“聚慶豐"。民國四年(1915),漲家溪金福雲辦三坑“金永慶"。國八年(1919),南門王洪中辦起三坑“新三舞台”。解放後,由於坑藝人在世不多,無專業劇團組織,惟個別農村業餘劇團偶聘三老藝人教演幾齣三坑戲:至70年代已無三坑戲演出。”

相關新聞

寧海平調寧海平調
寧海平調榜上有名:日前,從國家文化部傳來喜訊,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501個推薦項目名單公示結束,我縣申報的寧海平調從推薦申報的1315個項目中脫穎而出,進入推薦名單,與梁祝傳說、奉化布龍、寧波朱金漆木雕一起,成為我市4個入選項目之一。列入推薦項目後,我縣在保護寧海平調方面還有哪些工作要做?記者昨天從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獲悉,在半年多的專題調研基礎上形成的《關於寧海平調保護的工作意見》即將出台。針對當前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建設文化強縣的新形勢,根據寧海平調的現狀,以寧海平調進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目錄為契機,今年我縣將設立專門的領導、研究機構,做好平調搶救保護的領導和協調工作,組織專人收集、整理寧海平調的劇目、曲牌等資料,出版研究成果;落實專項保護經費;制訂有關獎勵政策;在現有的基礎上,初建平調演出班底。2007年開始,重點抓好平調人才的培養和研究創作平調精品,在現有寧海越劇團演出班底的基礎上,組織越劇平調兩個演出班底,保證和加強平調演出班底;同時出台相應政策,鼓勵民間平調職業劇團開展平調經常性演出。通過三年努力,形成一支50人規模的平調人才隊伍,培養10個耍牙傳人,創作3-5部平調精品劇目。到2010年,要形成一支擁有編劇、作曲、導演、演員、樂隊等50人組成的穩定的平調創作、演出隊伍,爭取編排一台平調精品大戲,衝刺省“五個一”工程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