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甬劇

寧波甬劇

甬劇是用寧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劇種,始於清乾隆後期,初稱"串客"。系由田頭山歌、馬燈調、唱新聞等灘簧類民間小戲、曲調演變而來。主要流傳於寧波、舟山及上海一帶。最初的演唱者為鄉村的農民、工匠等手工業者,在廟會祭神、喜慶堂會時演唱,演唱的內容主要為新聞和民間生活故事,無表演動作,無樂器伴奏。清嘉慶年間(1796~1820),受"蘇灘"影響,開始有簡單的表演和胡琴伴奏。道光十年(1830)後,出現營業性演出的"串客班"。光緒十六年(1890)數名藝人到上海演出走紅,"串客"改稱為"寧波灘簧"。曾一度改稱為"四明文戲"、"甬江古典"等,1950年5月始正式定名為甬劇。甬劇擅演清裝戲、近代戲、現代戲,表演細膩,語言、唱腔富有地方特色,內容適應市民的思想情趣,鄉土氣息濃郁。

基本信息

簡介

寧波甬劇表演寧波甬劇表演

寧波甬劇用寧波地區方言演唱的戲曲劇種。屬於花鼓灘簧聲腔。它最早在寧波及附近地區演唱,當時稱“串客”,188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後又稱“寧波灘簧”,1924年“寧波灘簧”在上海遭禁演後稱“四明之戲”,1938年上演時裝大戲後又稱“改良甬劇”,直到1950年,這一劇種才正式定名為“甬劇”。 2007年正式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特點

甬劇音樂曲調豐富,總計約有九十種。主要有從農村田頭山歌、對山歌演化而來的“基本調”,從寧波亂彈班中帶來的“月調”、“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詞和一些地方小調。甬劇基本調(也稱老調)主要用於塑造人物,表現人物較複雜的思想表情。敘述故事情節。小調則用來作為情節片段之間的穿插。

歷史沿革

解放前活躍在上海、寧波等地有較多的甬劇表演團體,當時著名甬劇藝人有賀顯民徐鳳仙金翠香、金玉蘭、黃君卿等。解放後上海成立堇風甬劇團,寧波成立寧波市甬劇團。上海堇風甬劇團以改編整理傳統劇目為主,如《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雙玉蟬》、《借妻》等。寧波市甬劇團以編演反映現代生活為主,如《兩兄弟》、《亮眼哥》、《紅岩》等,同時也整理了如《田螺姑娘》等一批傳統戲。

甬劇適宜於演清裝戲、三十年代西裝旗袍戲和現代戲,特別擅長於演現代戲,因此受到黨和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廣大觀眾的歡迎。解放後,寧波、上海兩地甬劇團演出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寧波、上海、舟山等地。其中上海堇風甬劇團曾在1962年晉京演出,寧波市甬劇團在l990年和1995年兩次赴京演出,均產生過較大影響。目前甬劇專業表演團體僅存寧波市甬劇團一家。

現狀

寧波甬劇團於2000年後併入寧波藝術劇院,為寧波藝術劇院甬劇團,由著名甬劇演員王錦文擔任團長。新創作劇目《典妻》、《秋海棠》、《貴婦還鄉》等戲在業內獲得不同凡響的效果。王錦文獲第七屆上海白玉蘭獎和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2年創排的《典妻》,已赴德國、匈牙利、香港、台灣和上海、西安、杭州、紹興等各大城市演出超百場,掀起一股甬劇熱潮。目前甬劇專業表演團體僅存寧波市甬劇團一家。

寧波甬劇在上海的發展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寧波串客藝人(業餘從藝出身)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台”、“白鶴台”等茶樓演唱。因為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嘉慶三年(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進入上海後,隨著演唱藝術的豐富與發展,經歷了寧波灘簧、四明文戲、改良甬劇、新甬劇幾個階段,形成了能適應廣大觀眾審美要求,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戲曲劇種。
早期所演劇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戲,如《借披風》、《繡荷包》、《拔蘭花》、《賣餛飩》、《秋香送茶》、《雙落髮》等,大抵為表現男女愛情故事。伴奏比較簡單,以一鑼一板為主。隨著觀眾欣賞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場競爭激烈,寧波灘簧在演出劇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術及化妝,都有一定豐富與發展。尤其是在20世紀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區的女藝人筱愛春、筱鳳春等來滬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呂月紅等女藝人先後在新新、永安、福安等遊樂場演出,寧波灘簧實行了男女合演,行當也進一步豐富。這個階段灘簧班社發展很快,最多時達20個。
寧波灘簧在上海演出期間,因編演內容觸及時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滿,下令禁演。後經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戲”、“甬江古曲”。但在進入30年代後,國民黨政(蟹)府又以“四明文戲內容淫穢,有傷風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遊藝協會將“四明文戲”改名為“改良甬劇”。之後,部分甬劇藝人受兄弟劇種進行藝術改良的影響,為使甬劇劇目題材擴大,曲調豐富,競相聘用文明戲演員當編導,編演時裝大戲。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戲編導葉峨樵為編劇,在中南飯店演出根據京劇《清風亭》改編的《天打張繼寶》,並使用布景和燈光,獲得成功。嗣後又從文明戲移植了不少大戲,如《啼笑因緣》、《三縣並審》、《楊乃武》等,以及重新編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與劇目題材擴大的同時,曲調也有了豐富與發展,經常演唱的聲腔除灘簧調為基本曲調外,還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滿江紅】、【四大景】等。民國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藝人賀顯民在恆雅劇場參加“改良甬劇”演出後,自編、自導、自演《華姐》等新戲,開創了從清裝戲過渡到西裝旗袍戲的先端。並與徐鳳仙等一起,探索甬劇音樂的改革,加強甬劇唱腔的鏇律性,將原來26定弦的【老基本調】改為52定弦的【新基本調】,使甬劇音樂更具抒情性,受到廣大甬劇藝人歡迎與廣泛套用,也為後來創造甬劇“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礎。
但是,由於“改良甬劇”在劇目內容上沒有大的突破,加之戲班自身的藝術素質的局限,在抗日勝利以後,甬劇日趨衰落。1949年5月上海解放,廣大甬劇藝人以強烈的翻身感,積極投入到戲曲事業的新天地。張秀英、王寶雲、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員與編導參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機關主辦的戲曲學習班,學習中共中央制訂的戲曲工作方針政策。同年10月,張秀英將自己的張家班正式改名為立群甬劇團。這是上海甬劇界第一個民間職業劇團。
翌年4月,甬劇改進協會成立。10月,協會創辦了正風甬劇研究社,集中培訓了24名演員,擴充了甬劇隊伍。1951年8月,堇風甬劇團(1950年成立)重新編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調】為主,伴奏上增加部分西洋樂器,增強表現力,受到觀眾歡迎。之後數年,演出團體時有重組、合併。1955年,徐鳳仙、賀顯民退出“鳳笙”加入堇風甬劇團,使堇風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強。
1958年上海整頓文藝隊伍,甬劇團體有較大的調整,部分劇團支持外省,留滬藝術力量經過調整,充實堇風甬劇團。由於藝術力量有了加強,陸續上演了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如《半把剪刀》、《雙玉蟬》、《天要落雨娘要嫁》等,現代戲有《高尚的人》、《東風吹春》等。
堇風甬劇團很重視劇團的素質建設,除在各劇場演出外,每年堅持2~3個月深入工廠、農村、部隊送戲上門;1958年下半年,劇團赴浙東地區巡迴演出,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與好評,上海《文匯報》還為此發表題為《浙東三月》長文,報導他們的先進事跡。1960年,該團被評為上海市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主要演員、團長賀顯民也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
1962年3月,劇團被邀首次進北京陸續演出了《半》、《雙》、《天》三劇,引起首都文藝界的注目,演出期間,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全國劇協等的領導周揚、夏衍、徐平羽及馬彥祥、劉厚生等先後觀看演出,戲劇評論家相繼發表贊評,三個劇目被稱為“三大悲劇”。上海《文匯報》發表社論《好好學習“堇風”的榜樣》。堇風很重視培養接班人。1960年,在靜安區戲曲學校內設甬劇班,由副團長張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員親自上課授藝。
這個階段不僅是堇風甬劇團的黃金時期,也是甬劇近二百年發展史上的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蟹)命”開始,主要演職人員被“批判”,賀顯民被迫害致死。劇團於1972年1月被解散,從業人員分別轉業。
1976年江青反革(蟹)命集團粉碎後,賀顯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昭雪,但是劇團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殘,終因演員行當不齊、人員老化等等原因,恢復無力。儘管如此,甬劇各藝人的敬業精神不減當年。1980年徐鳳仙、張秀英等組織業餘甬劇團在黃浦區文化館演出《半把剪刀》等傳統戲;是年,徐鳳仙、范素琴等赴浙江寧波,培養甬劇新人,為寧波甬劇團恢復作了貢獻,1983年3月,徐鳳仙等參加“兩省一市灘簧戲研討會”,1987年徐鳳仙赴香港演出;1991年10月,柳中心、范素琴在靜安區文化系統老年節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