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城區古運河

濟寧城區古運河,俗稱運糧河,西起京杭大運河迤邐向東折南流,經順河門注入南四湖,流經市區6.44公里。

濟寧城區古運河 俗稱運糧河,西起京杭大運河迤邐向東折南流,經順河門注入南四湖,流經市區6.44公里。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為南糧北運,由任城(濟寧)向北至須城(東平)開挖“濟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又挖東平至臨清“會通河”通“永濟渠”,自此,運河南北暢通,成為南北運輸主要航道。明永樂九年(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在城內南部開挖越河並建上新、中新、下新三閘以調節運河渲泄,同年又大規模疏浚“濟州”、“會通”兩河,至永樂十三年(1415年)竣工,統稱“會通河”。從此,京杭運河全部暢通。濟寧地處中游,已成為運河南北樞紐。此時的濟寧“船舶往來,商旅輻輳”,文化發達、市場繁榮景象達到鼎盛期,故有“江北小蘇州”之稱。新中國成立後,京杭大運河開通,古運糧河漸失去運輸功用。根據城市建設需要,城區段均用青石壘砌,河岸植垂柳、花木。1985年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