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一號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第一顆科學探測和技術實驗衛星,於1971年3月3日發射,重221千克,外形為近似球體的多面體,直徑1米。它的主要任務是試驗星上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無源溫度控制系統,長壽命遙測設備及無線電線路性能及其他太空環境探測。

基本信息

簡介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中的第一顆,同時也是中國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它於1971年3月3日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衛星星體是直徑1米的近球形72面體,上下半球梯形平面上各安裝了14塊矽太陽能電池板,衛星主要載荷有兩個:G-M計數器和鈹窗積分電離室。實踐一號衛星進行了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和外熱流等空間物理環境參數的測量,還進行了矽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式無源熱控制系統等長壽命衛星技術的試驗,它在軌成功運行了8年,為中國設計和製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經驗,尤其為衛星的電源、熱控制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製開闢了成功的道路。

任務

測量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外熱流等空間環境參數;進行長壽命套用衛星的一些關鍵技術、特別是航天電源技術的試驗;觀察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無源熱控制系統、長壽命遙測設備及無線電線路在空間環境下長期工作的性能。
對衛星的基本技術和系統進行長期空間考驗,主要包括矽太陽電池和鎘鎳蓄電池組成的電池系統、無源主動式溫控系統、16路遙測系統等。

參數

衛星運行在近地點高度為266km、遠地點高度為1826km、傾角為69.60°、周期為106min的軌道上。它採用1m直徑的近球形72面全蒙皮骨架式結構,上下半球殼的梯形平面上各裝有14塊矽太陽電池板。衛星採用自旋穩定姿態控制方式。衛星的中間為一圓形密封艙,內裝短波遙測、超短波信標機(202MHz)和銀鋅化學電池。在主艙周圍與外殼之間安放4個小儀器艙,它們是:(1)附艙1,內有兩組鎘鎳蓄電池和小遙測裝置;(2)附艙2,內有限制器、移相調配網路;(3)附艙3,內有5cm應答機;(4)附艙4,內有10cm信標機。
星上科學載荷有兩個:(1)G-M計數器。它用於探測宇宙線,測量能量大於16.4MeV的質子和能量大於0.88MeV的電子總通量;(2)鈹窗積分電離室。它用於探測太陽X射線,測量波長為(l~8)×10-2μm。
實踐一號衛星在軌運行期間,中國利用其上的G-M計數器測到中國上空1300~1826km、260~700km範圍內,總計數率小於1粒子/s。
實踐一號衛星在太空正常運行了8年多,遠遠超過原定1年的設計壽命。1978年,實踐一號衛星的長期電源系統、長期溫控系統、長期遙測系統獲得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

設計方案

實踐1號衛星的總體方案,在不少方面沿用了東方紅1號衛星的技術成果和經驗。這顆衛星也採用自旋穩定方法;外形與東方紅1號衛星相似,為72面球形多面體,其中28面貼有耐長期高電粒子輻照的N/P型太陽電池片;熱控系統採用能保證衛星長期工作的百葉窗技術,遙測系統的調製方案採用脈衝體制。
早在一九六五年前後,有關研製單位就對衛星新採用的一些關鍵技術和部件,開展了預研工作,並先後解決了電源系統中太陽電池片和鎘鎳蓄電池的可靠組合以及主動無源熱控系統中百葉窗機構在真空狀態下,軸與軸承間的真空冷焊等一系列技術問題,從而使實踐1號衛星的研製程式簡化,研製周期縮短,而且提高了可靠性。一九六八年上半年,衛星開始方案設計。一九七○年五月,最後確定了衛星正樣狀態。

意義

在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至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一日期間,太陽能電源系統、熱控系統以及長期遙測系統的性能一直保持良好,經受住了長期空間環境的考驗。衛星以其壽命長、可靠性高而引人注目。它的研製實踐為中國設計和製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經驗。
它在太空正常運行了8年多,這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外研製的衛星中也是不多見的,實踐一號衛星為設計和製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經驗,尤其為衛星電源、熱控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製開闢了成功的道路。
實踐一號在運行的8年間,衛星上長期工作的遙測系統一直清晰地向地面發回遙測信號,對接收到的遙測數據分析表明,太陽電池、鎘鎳電池、輻射式主動熱控制系統和遙測系統能夠經受長時期工作的考驗,衛星還取得了空間物理環境的數據,為衛星電源系統、熱控制系統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製提供了重要資料。

中國主流衛星

名稱 簡介

東方紅四號

“東方紅四號”大型通信衛星公用平台是十五期間我國重點開展的民用衛星工程。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FY-2)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第一顆科學探測和技術實驗衛星。

天鏈一號

“天鏈一號”是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號

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於2000年10月3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資源一號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CBERS-01)於1999年10月14日,成功發射。

風雲三號

是為了滿足中國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環境監測等迫切需求建設的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

東方紅三號

東方紅三號衛星是中國新一代通信衛星,用於電視傳輸、廣播、通信及數據傳輸等業務。

東方紅二號甲

1988年3月7日發射成功東方紅二號甲實用通信廣播衛星,衛星定點在東經87.5°。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是我國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是我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