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說馮友蘭

實說馮友蘭

實說馮友蘭是2008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一部圖書,該書作者是任繼愈。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實說馮友蘭實說馮友蘭
書 名: 實說馮友蘭

合著者:任繼愈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301140673

開本: 16

定價: 38.00 元

內容簡介

《實說馮友蘭》記錄的23位學者關於馮友蘭先生的談話。他們大多是馮先生在三個時期(西南聯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他們講述了自己的親身體會和真實看法,有見識而客觀,有情感而公正,沒有道聽途說,不是人云亦云。《實說馮友蘭》告訴我們一段歷史。

作者簡介

任繼愈,西南聯大畢業生,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

楊振寧,西南聯大畢業生,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汪子嵩,西南聯大畢業生,人民日報社理論部高級編輯。

目錄

任繼愈

馮先生的哲學主要是繼往開來。馮先生接著“程朱理學”,會通西方的新實在論,吸收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熔鑄成自己的哲學體系。他是在舊的基礎上繼續前進,而不是推倒了重來。

楊振寧

那是抗戰勝利之後的建國前夕,馮先生給他在美國的兒子馮鍾遼寫了封信。在信里他提到了我。這封信後來不知道怎么被人拿到舊貨攤上賣,被台灣一個歷史學家看見了,他就買了。

汪子嵩

馮先生是留著很長的鬍子,頭髮也比較長,穿著長袍馬褂,從背後看起來,有點兒像道士的樣子;而湯用彤先生是個子比較矮,胖墩墩的,光著頭,所以從後面一看像一個和尚;馮文潛先生的頭髮留得比較長,他個子又矮,像一個老太太的樣子,從背後一看像尼姑。我們當時形容他們三個是“一道”“一僧”“一尼”。

鄭敏

馮友蘭先生就是這樣的。他頗具中國古風,長長袍,與剛從國外回來、十分歐化的金岳霖先生,形象對比鮮明。

張世英

我覺得馮先生還是一個書生,他的後半生似乎是在掙扎、奮進而又從容應對中度過的。他的《中國哲學史》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史論結合、有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的第一部哲學史著作。

黃楠森

單獨一個人寫,傾儘自己全部心血去寫,寫出這么大的分量,對中國哲學史學科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只有馮先生一人。

張友仁

馮先生在抗戰前曾到歐洲旅遊講學,回國的時候路過蘇聯。回到北京以後,做了幾場報告,講了在外國的見聞,說了蘇聯的好花話,談了自己的感想,內容涉及唯物史觀,結果國民黨特務把他當成“赤化分子”給抓起來了,關在保定行營。

許淵沖

我們現在建設和諧社會,就是提倡道德境界,要人們能夠推己及人。如果只是顧及自己而不看別人,就會天下大亂。馮先生的哲學思想最終歸結到提升人生境界上,目前提倡建設和諧社會和馮先生的思想是一致的。

聞立雕

馮先生和我父親之間的友誼實在讓人羨慕。我父親非常尊敬馮先生的學問,在研究古籍的時候,常常引用馮先生的文章。馮先生也很佩服我父親。

陳氏民

我研究歐洲文明有個目的,就是想搞清楚歐洲為什麼是歐洲,中國為什麼是中國,歐洲和中國都有古老的文明,但為什麼後來卻不一樣,歐洲到15世紀以後就慢慢地發展起來了,而中國卻越來越不行了。這就是馮先生說的“中西之交,古今之異”,中國和西方相遇的時候,中國是落後的,還是古代社會,西方是先進的,是現代社會。

資中筠

現在經常說西化和傳統文化,但能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對西方文化有透徹的理解,並把這二者融合起來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的人,在當代實在很少,馮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

羊滌生

第三次融合是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直到現在,對它的消化和吸收還沒有完成。馮先生就處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國時代要人們回答,在中西文化衝突的時代,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往何處去。

胡顯章

馮先生為清華大學整體的建設和發展,為教育和學術獨立做出了重要貢獻。這種貢獻不僅在當時有很大的意義,而且有著長遠的意義,發揮了長久的作用。

鍾肇鵬

“新理學”是馮先生在抗戰時期創立的哲學體系。他在兩卷本的《中國哲學史》完成以後,就把心思放在哲學創作上了,他除了做哲學史家外,還是哲學家。

蒙培元

馮先生是我國現代一位最著名的哲學家,他在中西哲學會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學說、他的思想,你可以去批評和討論。但是,他在他那個時代,確實是一面旗幟。我們研究中國哲學的人,可以努力地超過他,但你不能越過他、避開他。他已經達到了那個時代的一個高峰。

王慶淑

前幾年我和他們全家一塊兒進城看話劇,馮先生就是攙扶著馮師母走進劇院的,現在看到他們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那種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感情,我就淚流滿面。

余敦康

在當時的情況下,馮先生是第一個能夠站出來說真話的人。他還是在維護中國的文化和哲學,繼承優秀傳統,不簡單地否定一切。他就是這樣單槍匹馬,挺身出來爭鬥。我覺得他非常勇敢。

牟鍾鑒

在哲學史方面,馮先生在晚年有一個突出的貢獻,就是倡導“貴和哲學”、“和諧哲學”。這是他晚年一個最了不起的貢獻。

李中華

馮先生在“勞改大院”里,應該說還是很樂觀的,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三松堂自序》里講過這些。就是他的夫人任載坤女士不放心,怕他自殺,所以每天到學校的辦公樓前面,隔著很遠,去看這些所謂的“黑幫”和“資產階級學術權威”出來排隊去吃飯,每次看到馮先生出來排隊,她就放心地走了。

陳來

馮先生在那些遭遇里所表現的忠貞精神、頑強意志,對民族文化的鐘愛,對言論權利的珍惜,顯現出一個哲學家的睿智和襟懷。

陳戰國

《貞元六書》就是他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形成,標誌著中國哲學從傳統走入了現代,成為一種現代哲學。應該說,這是中國哲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單純

我曾經請教過張岱年先生,讓他推薦近百年中,文、史、哲三大領域的代表人物。張先生回答說,哲學方面是馮友蘭、史學是陳寅恪。文學是王國維,他們三個分別是這三個領域的頂級人物。

郭建榮

我想,他能夠做到這一點,能夠這樣對待歷史事實,說明了他人格的磊落和對自己要求的嚴格。

後記

……

文摘

記者:您覺得馮友蘭先生的主要貢獻是在哪些方面?

任繼愈:馮友蘭先生的主要貢獻是在中國哲學史方面,他的影響力也主要在這一個方面。在胡適以前鍾泰曾經寫過一本《中國哲學史》。但他那哲學史其實只是材料的堆積,嚴格地講那不算是一個哲學史。真正的用現代的科學方法,系統地來講中國哲學的是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那是一個全新的哲學史。他的“新”首先新在材料取捨的客觀上,對於那些沒有文字只是傳說的東西棄而不用,哲學史從老子開始。當時馮先生在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書,老師講中國哲學史是從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講起,講了半年了還沒有講到周公。司三皇五帝只是傳說,夏朝還沒有文字,哪裡會有哲學史呢?“五四”時代就是懷疑這些東西,那時被稱為“疑古時代”。雖然後來覺得當時走得有點過頭了,人們又反對它。但“五四”確實有它的好處,就是把過去信以為真的東西給重新審視一下。胡適的中國哲學史撇開三代不講,直接從老子講起,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精神是合拍的。蔡元培在給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寫序時說它具有“扼要的手段”,就是指這一點說的。

但是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始終沒有寫完,《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出版後,就沒有了下文。第一個用現代方法寫完整的中國哲學史的是馮先生。1931年出版《中國哲學史》上卷,1935年又出版了下卷。它的開創性價值首先是在這裡。同時,胡適的中國哲學史是抱著他從美國學來的實用主義的成見寫的,而馮先生的《中國哲學史》雖然用了現代的理性主義和邏輯分析方法,但沒有抱什麼成見。這是馮先生《中國哲學史》的另一個開創性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