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是馮友蘭先生的回憶錄,是馮友蘭先生的自傳。他以《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等著作,成為中國近代以來能夠建立自己體系的哲學家之一。他是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傑出學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三松堂自序三松堂自序

《三松堂自序》是作者晚年的回憶錄,之所以名為“自序”,是繼承古人著述的傳統,作為此前所有著作的總序。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社會,講述自己的成長環境及人生經歷;哲學,敘述自己的學術思想及成就;大學,回顧一生求學與任教的經歷;展望,表達自己對未來的信心。本書所述,起自1890年代,迄予1980年代,憶往事,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對於理解、評價作者及其著作具有重要價值。本書版本採用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學家,曾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1912年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

目錄

自序這自序

一 社會

第一章 清末帝制時期

第二章 民國時期

第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二 哲學

第四章 20年代

第五章 30年代

第六章 40年代

第七章 50年代及以後

三 大學

第八章 北京大學

第九章 清華大學

第十章 西南聯合大學

四 展望

第十一章 明志

附錄

馮友蘭先生年譜簡編

《三松堂自序》第二次校勘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清末帝制時期

1895年12月4日(農曆乙未年十月十八)我生在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祖父的家裡。祖父名玉文,字聖征,有三個兒子。我的父親行二,名台異,字樹侯。伯父名雲異,字鶴亭。叔父名漢異,字爽亭。父親後來成了清光緒戊戌(1898年)科進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在祖父教育下,我們這一家就成為當地的書香之家,進入了“耕讀傳家”的行列。

聽家裡傳說,祖上是從山西省高平縣來到河南省唐河縣做小生意的,後來就在唐河縣的祁儀鎮落戶了。祖父曾經去考過秀才,本來是可以錄取的,不知道怎么跟當時的縣官鬧了點彆扭,有人勸祖父去疏通,祖父不肯,就沒有錄取。祖父從此就不再去應試了,一生沒有取得任何功名。可是他的詩作得很好。他作的不是應付科舉的試帖詩,而確實是一種文學作品,傳下來的幾十首詩,編為《梅村詩稿》。他的詩有一種沖淡閒適之趣。當時鄰縣的新野縣有位名士趙一士,為這部詩稿題了一首詩:

身處人間世,

心懷太古春。

風流伊上叟,

擊壤作堯民。

是以邵雍的《擊壤集》來相比的。

我的伯父也能作詩,他把他自己的詩編為《知非齋詩集》。父親也能作詩,有《復齋詩集》。我的一個姑母也能作詩,可惜十幾歲就去世了,留下的詩,家裡的人編為《梅花窗詩草》。

我們這一門有一種作詩的家風。我有一個偏見,認為作詩必須有一點天賦才行。宋代的嚴羽說:“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滄浪詩話·詩辨·五》)這兩句話說的是實際情況。有些人學問很大,可以下筆千言,但寫出來的詩並不是詩,儘管可以完全符合格律,也可以分成一行一行地寫出來,但就是不是詩。

我祖父大概有一千五百畝土地,在我們那一帶還不算大地主。在清朝末年,我們那一帶土地很集中,大地主有兩萬多畝土地。有幾千畝土地的地主很不少。祖父帶著他的子孫生活,家裡經常有二三十口人吃飯,也算是個封建大家庭了。

照這個大家庭的規矩,男孩子從七歲起上學,家裡請一個先生,教這些孩子讀書。女孩子七歲以後,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學,過了十歲就不上學了。在我上學的時候,學生有七八個人,都是我的堂兄弟和表兄弟。我們先讀《三字經》,再讀《論語》,接著讀《孟子》,最後讀《大學》和《中庸》。一本書必須從頭背到尾,才算讀完,叫做“包本”。有些地方讀“四書”不僅要背正文,還要背朱(熹)注,不過我們的家裡沒有這樣要求。

編輯推薦

《三松堂自序》是一本充滿大智慧的書,是一本縱論中國大學教育的書,是一個大哲學家用哲學的眼光看待宇宙與人生並得出明確結論的書。而與其思想高度相輔相成的是,《三松堂自序》的語言也達到了現代漢語的最高境界,因而它又是一本語言藝術家透徹認識語言的內在特質和純熟運用現代漢語的書。《三松堂自序》以其思想和語言的巨大魅力,在讀書界獲得了崇高的聲譽。

文摘

因為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教師們的生活也是很困難的。一個月的工資加到幾百萬,不到半個月就完了。教師們多是靠兼職兼薪,以為貼補。大多數的人是賣文,向報刊投稿,得一點稿費。能作古文的人,向當地富貴人家作“諛墓”之文,這樣的生意最好,因為可以得實物報酬。到了抗戰末期,聯大一部分教授組織了一個賣文賣字的會。說是要賣字,聞一多還給我刻了兩個大圖章,以備使用。不過還沒有開張,日本就投降了,我的圖章始終沒有用上。到1946年我們將要離開昆明的時候,教師們大都把原來從北方帶來的東西在街頭拍賣了。家屬們坐在街頭擺地攤,占了很大一塊地方,持續幾個星期之久。

我家先住在龍頭村的村子裡,後來搬到一個舊廟裡,那座廟修在村邊的小土山上,已經沒有神像了。這座廟有兩層院子,後一層是龍泉鎮鎮公所,前一層的北房是一個公司的倉庫,東廂住一對德國猶太人夫婦,據說男的原是德國外交部官員,被希特勒趕出來的。我家住在西邊廂房裡。旁邊是個國小,叔明一度在院裡設了一個油鍋炸麻花,學生下課了就來買麻花吃。

後記

第二次校勘後記

《三松堂自序》(以下簡稱《自序》)是馮友蘭先生的回憶錄,是馮先生的自傳。之所以名為“自序”,則如馮先生自己所說,是“揆之舊例”,繼承古人著述的傳統。他以司馬遷、班固、王充為例說:“古之作者,於其主要著作完成之後,每別作一篇,述先世,敘經歷,發凡例,明指意,附於書尾,……其意蓋欲使後之讀其書屠,知其人,論其世,更易知其書短長之所在,得失之所由。傳統體例,有足多者。”讀者不難由此了解《自序》寫作之旨趣。

但《自序》寫於80年代初,此時《中國哲學史新編》的著述還剛剛開始,遠未完成,而馮先生自己是將《新編》視為生平最重要著作,將《新編》的寫作視為晚年的頭等大事的。他為什麼不等寫成《新編》就寫《自序》呢?

這是因為此時的馮先生正處於重大轉折關頭。在此之前的三十年中,他所做的事主要是“懺悔”(但也曾力爭發表一些並非懺悔的見解與主張),在長期接受批判、自我批判、改造思想的過程中,他基本上失落了自我,作為一位思想自成體系的哲學家,卻放棄獨立思考,其教訓是深刻的。馮先生在《自序》中真誠地解剖自己,總結教訓,從而提出“修辭立其誠”的原則,決心今後“只寫我自己……對於中國哲學和文化的理解和體會,不再依傍別人”(《新編·自序》)。在此之後,馮先生堅決拋開“文革”前已出版的兩本《新編》,以八十餘歲高齡從頭開始撰寫七卷本《新編》,且逐步做到不依傍別人,而作出自己的結論,故《新編》新見迭出,每與時論相違。他越寫到後來越感到自由,寫到最後一冊、最後一章,更感到了“海闊天空我自飛”的大自由。可以說,馮先生的最後十年是實踐“修辭立其誠”原則的十年,是獨立思考的十年,馮先生重又充分顯露了他作為思想自成體系的哲學家的本色。這就可見,《自序》的寫作對馮先生具有重要意義,他通過蘧一寫作實現了從失落自我到回歸自我的轉變。就此而言,《自序》又不同於古往今來的同類著作,它不是一般的自傳或回憶錄,它對於理解作者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馮先生又說,《自序》“非一書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總序也。世之知人論世、知我罪我者,以觀覽焉。”因此,對於評價馮友蘭其人其書,《自序》是不可不讀的。

不反省、不懺悔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唯有經過深刻的反省與懺悔,我們才能真正告別過去,走向未來。“文化大革命”的出現是我們民族的奇恥大辱,其根源何在?整個民族都應該反省與懺悔,每一個過來人都應反省與懺悔,理應成為社會良心的知識分子尤其應該反省與懺悔。這是我們民族希望之所在。

就此而言,《自序》在中國無疑具有獨特的價值。

《三松堂自序》曾於1984年12月由三聯書店出版單行本(豎排),次年經校勘後收入《三松堂全集》第一卷,1996年籌備出版《三松堂全集》第二版(擬於1998年底出版)時又作了第二次校勘。現即據第二次校勘,改由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單行本。

又,《三松堂自序》所述之時代,其下限為1982年。為使讀者了解作者生前最後數年的狀況,此次人民版於書後增加了附錄《馮友蘭先生1983年一1990年年譜簡編》。此外,書前照片及其說明文字也都有一些變化,以求能更好地反映馮先生的精神風貌與有關史實。

蔡仲德

1997年7月7日

序言

古之作者,於其主要著作完成之後,每別作一篇,述先世,敘經歷,發凡例,明指意,附於書尾,如《史記》之《太史公自序》,《漢書》之《敘傳》,《論衡》之《自紀》,皆其例也。其意蓋欲使後之讀其書者,知其人,論其世,更易知其書短長之所在,得失之所由。傳統體例,有足多者。

本書所及之時代,起自19世紀90年代,迄於20世紀80年代,為中國歷史急劇發展之時代,其波瀾之壯闊,變化之奇詭,為前史所未有。書於其間,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都凡四部分:曰“社會”,志環境也;曰“哲學”,明專業也;曰“大學”,論教育也;曰“展望”,申信心也。長短不同,舊日小說家所謂“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也。揆之舊例,名曰“自序”。非一書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總序也。世之知人論世、知我罪我者,以觀覽焉。

“三松堂”者,北京大學燕南園之一眷屬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動亂殆將逐出,幸而得免。庭中有三松,撫而盤桓,較淵明猶多其二焉。余女宗璞,隨寓此舍,嘗名之曰“風廬”,謂余日:已名之為風廬矣,何不即題此書為風廬自序?余以為昔人所謂某堂某廬者,皆所以寄意耳,或以松,或以風,各寄所寄可也。宗璞然之。

書中所記,有歷歷在目、宛如昨日者,而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余亦屆耄耋,耳目喪其聰明,為書幾不成字。除四、五、六章外,皆余所口述,原清華大學哲學系塗生又光筆受之,於書之完成,其功宏矣,書此志謝。

馮友蘭

1981年11月

媒體推薦

我所能做的事就是把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有永久價值的東西,闡發出來,以作為中國哲學發展的養料,看它是否可以作為中國哲學發展的一個來源。我認為中國古典哲學中有些部分,對於人類精神境界的提高,對於人生中的普遍問題的解決,是有所貢獻的。這就有永久的價值。——馮友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