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精細化工過程與裝備

實用精細化工過程與裝備

《實用精細化工過程與裝備》是2007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凌波、金志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實用精細化工過程與裝備實用精細化工過程與裝備
書名:實用精細化工過程與裝備
ISBN:750259144
作者:任凌波//金志浩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定價:80
頁數:461
出版日期:2007-3-1
版次: 1
開本:16開

簡介

本書作者運用精細化工反應及單元操作過程課題研究最新理論,並綜合作者多年在該領域積累的實踐經驗,從反應過程及設備、物料預處理設備、傳質過程與設備、傳熱過程及設備、機械分離方面對不同類型的設備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功能劃分。本書適合從事精細化工工藝及設備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相關專業大學生參考學習。

目錄

第一篇反應過程及設備
第一章一般精細化工反應過程及設備1
第一節釜式反應器2
一、概述2
二、釜式反應器的計算2
第二節攪拌反應設備8
一、概述8
二、攪拌功率計算11
三、其他攪拌方法16
四、葉輪攪拌器的放大與機械設計18
第三節氣液反應器21
一、概述21
二、降膜吸收反應器22
三、鼓泡反應器29
第四節加壓過程反應器及輔助設備34
一、加壓過程反應器34
二、加壓過程的熱量衡算38
三、輔助過程所用設備39
第五節催化反應過程設備40
一、反應器40
二、反應器的熱量衡算43
三、反應產物冷凝和收集44
第二章生物化工專用反應設備46
第一節概述46
第二節細胞生物反應器47
一、微生物細胞反應器47
二、動物細胞生物反應器50
三、植物細胞生物反應器50
第三節酶反應器51
一、膜反應器51
二、液固反應器52
三、氣液固三相反應器52
第四節生物反應器的設計53
一、生物反應器的基本設計方程53
二、間歇操作攪拌槽式反應器(BSTR)的
設計54
三、連續操作的攪拌槽式反應器(CSTR)的
設計56
四、連續操作的管式反應器(CPFR)的
設計64
五、半間歇半連續操作的生物反應器的
設計67
六、動植物細胞培養反應器的設計72
第五節生物反應器的傳遞過程75
一、發酵介質的流變特性75
二、氧的傳質反應模型77
三、機械攪拌槽式反應器的傳遞特性81
四、氣體攪拌塔式反應器的傳遞特性87
五、生物反應過程的傳熱特性90
第六節培養基滅菌設備92
一、概述92
二、滅菌的原理和方法92
三、培養基熱滅菌動力學93
四、連續滅菌流程96
五、設備構造和計算97
第七節空氣調節設備98
一、空氣增(減)濕原理98
二、空氣的增濕、減濕方法99
三、空氣調節設備的結構101
四、空氣調節設備的計算101
第八節空氣除菌設備102
一、通風發酵對無菌空氣的要求和除菌方法103
二、過濾除菌機理105
三、深層過濾效率和過濾器計算106
四、過濾介質和過濾器的結構109
五、過濾除菌流程113
六、附屬設備116
第二篇物料預處理設備
第一章粉碎研磨設備119
第一節概述119
一、粉碎的目的119
二、固體顆粒的粒度和粒度分布119
三、粉碎方法121
四、粉碎方式的分類122
五、粉碎機的選擇123
六、粉碎的能量消耗123
七、粉碎機的節能探討124
第二節乾法粉碎及裝置126
一、環輥研磨機126
二、球磨機127
三、振動磨130
四、氣流粉碎機131
五、錘式粉碎機135
六、內分級渦輪粉碎機136
第三節乾法加料及篩析裝置140
一、乾法加料裝置140
二、乾法篩析裝置143
第四節濕法研磨145
一、砂磨機146
二、雙錐型砂磨機152
三、砂磨鍋153
四、行星砂磨機154
五、其他濕法研磨裝置156
第五節濕法分散裝置158
一、齒型圓盤分散器158
二、雙軸高速分散器159
三、行星葉輪分散器159
四、葉輪勻質分散器160
五、高效分散機161
六、高壓乳化泵162
第六節濕法篩析裝置162
一、圓筒過濾器162
二、離心式分級機163
第七節粉碎助劑164
一、粉碎助劑的類型164
二、套用效果164
三、作用機理165
第二章混合設備166
第一節混合設備概述166
一、混合設備的分類166
二、混合設備的原理167
第二節固相混合機167
一、帶有螺旋和分散板的圓筒形混合機167
二、錐形混合機169
三、球磨機170
四、氣流混合器171
第三節液相混合器172
一、攪拌混合器172
二、靜態混合器179
第三章乳化設備180
第一節乳化理論基礎180
一、乳狀液的不穩定性180
二、乳化劑的分類及選擇180
第二節乳狀液製備及乳化設備182
第三篇傳質過程與設備
第一章傳質過程理論基礎184
第一節化工生產中的傳質184
一、平衡分離過程184
二、速率分離過程184
三、分離方法的選擇184
第二節相組成的表示法185
一、質量分數(工程制用質量分率)和
摩爾分數185
二、質量比和摩爾比186
三、濃度186
第三節擴散原理187
一、基本概念和費克定律187
二、一維穩定分子擴散187
三、擴散係數189
四、湍流流體中的擴散190
第四節質量、熱量、動量傳遞之間的
類比191
一、三傳類比的基本概念191
二、三傳類比的表達式191
三、對流傳質係數經驗公式194
第二章吸收(或解吸)設備195
第一節有關吸收的基本原理195
一、工業生產中的吸收過程195
二、吸收的流程和溶劑195
三、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196
四、傳質速率方程197
第二節吸收(或脫吸)塔的計算200
一、物料衡算200
二、對低濃度氣體填料層高度的計算202
三、傳質單元205
四、對高濃度氣體填料層高度的計算206
五、塔板數207
六、脫吸(解吸)208
第三節其他類型吸收209
一、多組分吸收209
二、化學吸收210
三、非等溫吸收211
第四節板式塔212
一、板式塔的類型、結構與特點212
二、板式塔的水力學性能213
三、板式塔的設計要領219
四、板效率221
第五節填料塔223
一、填料塔與填料223
二、填料塔的水力學性能與傳質性能225
三、填料塔與板式塔的比較228
第三章蒸餾設備230
第一節蒸餾過程理論概述230
一、二元物系的氣液相平衡230
二、非理想溶液的氣液相平衡233
三、蒸餾方式234
第二節二元連續精餾的分析和計算236
一、全塔物料衡算236
二、精餾段的分析及其圖解法237
三、提餾段的分析和進料狀況的影響238
四、理論塔板數的計算239
五、實際塔板數及塔板效率240
六、填料精餾塔的填料層高度241
七、精餾裝置的熱量衡算242
八、回流比的影響及選擇243
九、理論塔板數的捷算法244
第三節多組分精餾246
一、多組分精餾的基本概念246
二、多組分物系的氣液平衡246
三、多組分精餾的物料衡算248
四、捷算法求理論塔板數248
第四節特殊精餾249
一、恆沸蒸餾249
二、萃取蒸餾250
三、恆沸蒸餾和萃取蒸餾的比較251
第五節其他方式蒸餾251
一、水蒸氣蒸餾251
二、間歇蒸餾252
第四章萃取設備254
第一節萃取的基本概念254
一、概述254
二、萃取劑254
第二節萃取過程的流程和計算255
一、單級萃取255
二、多級錯流萃取255
三、多級逆流萃取257
四、連續接觸逆流萃取258
第三節幾種新型萃取分離技術260
一、超臨界萃取分離技術260
二、反膠團萃取技術262
三、雙水相萃取技術264
第四節萃取設備265
一、混合?澄清槽265
二、重力流動萃取塔266
三、輸入機械能的萃取塔267
四、離心萃取機269
第五節萃取設備的選用270
第五章結晶設備271
第一節結晶的基本原理271
一、基本概念271
二、結晶過程的相平衡271
三、結晶動力學初步272
第二節工業結晶方法273
一、移除部分溶劑的結晶274
二、不移除溶劑的結晶274
三、其他結晶方法274
第三節結晶設備簡介274
一、不移除溶劑的結晶器(冷卻
結晶器)274
二、移除部分溶劑的結晶器275
第四節結晶設備計算276
一、物料衡算276
二、熱量衡算277
三、晶核形成速度計算277
四、晶體成長速率計算277
五、結晶過程的產量計算278
第六章離子交換設備與吸附設備279
第一節離子交換樹脂279
一、離子交換樹脂的分類279
二、離子交換樹脂的命名279
三、離子交換樹脂的作用原理281
四、樹脂的選用281
第二節離子交換設備的分類和結構282
一、離子交換設備的分類282
二、離子交換設備的結構283
第三節離子交換設備的計算284
一、固定床的放大284
二、連續逆流離子交換設備的計算285
第四節電滲析設備285
一、離子交換膜286
二、電滲析基礎理論288
三、電滲析器的結構、組裝方式及操作
模型290
四、電滲析過程設計和最佳化291
五、電滲析的套用及發展前景292
第五節吸附分離297
一、吸附平衡297
二、吸附劑298
三、吸附分離過程299
四、變溫與變壓吸附299
五、吸附的工業方法與設備301
第七章膜分離技術304
第一節基本概念304
一、膜的分類304
二、膜的製備和膜組件305
三、膜分離技術的特點306
第二節膜分離機理306
一、反滲透膜的透過機理306
二、超過濾膜的透過機理307
三、濃差極化308
第三節膜分離技術的套用308
一、反滲透膜分離308
二、超濾膜分離及酶的提取308
三、微孔過濾技術309
四、氣體滲透分離309
五、滲透蒸發分離310
六、滲析和電滲析分離311
七、液膜分離技術311
八、膜分離技術在其他領域的套用312
第八章乾燥設備314
第一節乾燥的基本理論314
一、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質314
二、乾燥特性曲線314
三、乾燥時間的計算316
第二節乾燥設備的性能要求和選擇原則316
一、乾燥器的性能要求316
二、乾燥器的選擇原則316
三、常用工業乾燥器簡介317
第三節箱式乾燥器317
一、箱式乾燥器的結構317
二、箱式乾燥器的設計與計算318
第四節迴轉圓筒乾燥器320
一、工作原理及結構320
二、迴轉圓筒乾燥器的設計與計算320
三、直接加熱旋轉窯321
四、間接加熱蒸汽管幹燥器321
五、直接加熱的羅托?盧佛爾乾燥器321
第五節真空耙式乾燥器322
第六節通道式乾燥器322
第七節薄膜乾燥器323
一、滾筒薄膜乾燥器的原理與設計323
二、刮板薄膜乾燥器325
第八節氣流乾燥器325
一、工作原理和特點325
二、粒子運動方程325
三、顆粒的傳熱327
四、氣流乾燥管的壓力損失327
五、氣流乾燥器的設計328
六、氣流乾燥器的幾種型式329
第九節噴霧乾燥器329
一、噴霧乾燥器的工作原理和特點329
二、液滴的乾燥特性331
三、霧化器333
第十節其他乾燥器338
一、流化床乾燥器338
二、幾種新發展的乾燥器339
第四篇傳熱過程及設備
第一章傳熱理論342
第一節概述342
一、傳熱在精細化工生產中的套用342
二、傳熱的三種基本形式342
第二節熱傳導343
一、傅立葉定律343
二、導熱係數343
三、平壁的穩定熱傳導344
四、圓筒壁的穩定熱傳導346
五、保溫層的臨界厚度347
六、熱傳導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條件348
七、具有內熱源的熱傳導349
八、不穩定熱傳導350
第三節兩流體間的熱量傳遞352
一、間壁兩側流體熱交換過程的
分析352
二、對流傳熱係數和總傳熱係數353
三、平均溫度差的計算354
四、傳熱效率?傳熱單元數法355
第四節對流與對流傳熱係數358
一、影響對流傳熱係數的因素358
二、因次分析在對流傳熱中的套用360
三、流體作強制對流時的對流傳熱
(係數)361
四、流體作自然對流時的對流傳熱
(係數)366
五、蒸氣冷凝時的對流傳熱(係數)366
六、液體沸騰時的對流傳熱(係數)370
七、壁溫的計算373
八、非牛頓型流體的傳熱373
第五節熱輻射374
一、熱輻射的基本概念374
二、物體的發射能力——史蒂芬?波爾茨
定律375
三、克希霍夫定律376
四、兩固體間的相互輻射377
五、氣體的熱輻射381
六、設備熱損失的計算382
第二章傳熱設備383
第一節換熱器383
一、夾套式換熱器383
二、套管式換熱器383
三、蛇管式換熱器384
四、列管式換熱器384
五、板式換熱器384
六、螺旋板式換熱器384
七、板翅式換熱器385
八、管翅式換熱器385
九、空冷換熱器385
第二節加熱設備386
一、燃燒爐386
二、電爐386
三、廢熱鍋爐389
第三節其他傳熱設備389
一、冷凝器389
二、再沸器390
三、涼水塔391
四、空調與製冷系統391
五、蒸發器392
第五篇機 械 分 離
第一章篩分393
第一節固體顆粒393
一、顆粒的大小與形狀393
二、標準篩與篩析394
三、固體顆粒的粒度394
四、固體顆粒的密度395
第二節篩396
一、篩分396
二、篩面396
三、篩分效率396
四、篩分設備397
第二章離心分離設備401
第一節離心分離的原理401
一、離心機內的沉降401
二、離心機內的液體分離402
三、離心過濾403
第二節離心機405
一、概述405
二、連續式過濾離心機406
三、過濾式離心機414
四、管式超速離心機421
第三章過濾設備423
第一節過濾過程理論423
一、過濾過程原理423
二、恆壓過濾425
三、恆速過濾與恆速恆壓過濾425
四、懸浮液的預處理426
五、過濾介質427
六、濾餅的洗滌與脫水435
第二節板框式過濾設備445
一、板框壓濾機結構與工作原理445
二、立式濾布全行走型壓濾機446
第三節真空過濾設備449
一、真空過濾的基本過程449
二、真空過濾的基本設備450
三、轉鼓真空過濾機450
四、水平帶式真空過濾機453
第四節離心式過濾設備455
一、離心機的生產能力455
二、間歇式過濾離心機455
三、連續式過濾離心機455
四、臥式虹吸刮刀卸料離心機456
第五節過濾技術的發展趨勢456
主要參考文獻46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