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化工職工大學

四川省化工職工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原瀘州化工專科學校)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於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學院始建於1953年,辦學歷史源遠流長,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化工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998年成為四川省首批高職辦學試點學校,2003年升格為高職學院,2007年在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級稱號。2012年6月被確定為四川省“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立項建設單位,2015年1月順利通過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驗收穫得“優秀”級。

基本信息

簡介

校門校門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79年,在1980年經由原四川省高教局以省府函(1980)28號文正式批准,原國家教部(1982)工農字018號文正式備案。

1993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府函(1993)521號文批准“四川化工總廠職工大學”正式更名為“四川省化工職工大學”。1994年4月13日,四川省化工廳在川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

學院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全國示範性實訓基地”、四川化工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瀘州市“白酒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高職高專學校化工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全國化工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全國化工教育協會西南大區主任單位、全國化工高職高專院校化工單元操作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全國化工高職高專院校高分子加工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學校。

學院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衛生城市、中國“西部化工城”、省級園林城市——四川省瀘州市,就讀條件優越,多次被評為“園林式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和“省級綜合治理模範單位”。

歷史沿革

校名​ 時間
主管機關
​四川化學工業學校
​1953年1月-1953年12月
​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
​瀘州化工學校
1953年12月-1955年8月
​西南地方工業局
四川省工業廳
瀘州化學工業學校
​1955年9月-1960年7月
四川省工業廳
四川省化學工業局
瀘州化工專科學校
​1960年8月-1980年12月
​四川省化學工業局
​四川省瀘州化工學校
​1981年1月-2003年4月
​四川省化學工業局
四川省化學工業廳
四川省經貿委化工行業管理辦公室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4月-現在
四川省經貿委化工行業管理辦公室
四川省經濟委員會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辦學條件

圖書館圖書館
學院現占地面積近600畝,圖書館藏圖書40餘萬冊,在校學生7千餘人。學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定專業,開設36個專業(方向),形成了以套用化工技術、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為龍頭,管理、酒店旅遊、計算機套用等專業協調發展,適應市場變化的專業結構體系。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以及多個培訓中心,能進行107個工種的職業技能鑑定。

學院一貫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校內實驗、實訓基地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建有16個校內實訓基地,128個實驗實訓室,建設了機械工程實訓中心等4個校中廠,實訓室覆蓋了所有專業,實驗實訓開出率達100%。學院建有中央財政資助的套用化工技術實訓基地和電類實訓基地。

辦學成果

運動場運動場
60餘年來,學院培養了6萬餘名畢業生,在西南地區“有化工企業就有化院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廖振鵬,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范平志教授,四川大學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原化工學院院長朱家驊瀘州老窖集團董事局主席、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明五糧液集團公司總經理、五糧液股份公司董事長劉中國,宜賓天原集團公司總裁兼執行長羅雲等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學院因此被譽為“四川化工的黃埔軍校”、“西部化工高技能人才的搖籃”。

豐富的辦學經驗,良好的社會聲譽,暢通的就業渠道,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憑藉其實力吸引了省內外眾多的學子前來學習深造。

就業渠道

學院畢業生就業渠道十分暢通,省內外兩百餘家企事業單位與學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畢業生供需關係。中石化齊魯石化、瀘天化、雲天化、赤天化、川天華、瀘州老窖五糧液、西南化工研究院等大中型企業已成為我院畢業生的實訓基地和就業基地。我院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

院系介紹

白酒系

綜合實訓樓綜合實訓樓
白酒系設食品生物技術專業(白酒釀造方向)、食品營養與檢測(白酒分析檢測)、市場行銷(白酒銷售)三個專業。食品生物技術專業是瀘州市白酒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特色專業。

白酒系以白酒產業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為服務對象,致力於培養現代白酒釀造工程的高技能型人才。

本系依託國家酒檢中心、四川省釀酒研究所的優質教學資源以及中國白酒金三角產業協會的優質產業資源和科研院所的雄厚實力辦學,實行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白酒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2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品酒師12人,兼職教師5人。

白酒系以四川名酒企業、白酒科研院所和學院先進的生產設施、實驗裝置和科研設施為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同時正在規劃建設現代化的白酒實驗生產基地、分析品評中心。

化學工程系

1、套用化工技術(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省級示範建設專業、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化工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工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過程的控制、生產技術管理、裝置的設計與放大、研製與開發等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

核心課程:化工PID識讀與CAD繪製、物理化學、化工單元操作、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設備操作與維護、化學反應過程與設備、無機化工生產技術、有機化工生產技術、精細化工生產技術、化工設計、化工裝置實用操作技術等。

就業崗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崗位為工藝現場控制,工藝參數總控、技術管理、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等技術崗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為全國先進的大中型化工、輕工、日化、煉油、冶金、新能源、醫藥、環保等企事業單位。

2、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通用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拓展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能在高分子

料領域勝任工藝管理、產品設計、技術開發和產品銷售等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

核心課程:高分子材料化學與分析、高分子物理、機械製圖及CAD套用、機械基礎、機電控制基礎、橡膠材料及測試、塑膠材料及測試、橡膠製品與結構、橡膠配方與加工技術、橡膠加工設備與模具、塑膠擠出成型技術、塑膠注射成型技術、高分子模具設計、高分子材料改性等。

就業崗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為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擠出成型、高分子材料壓延成型、高分子製品結構設計、高分子製品配方設計、高分子製品工藝設計、高分子材料分析測試、高分子產品銷售等技術和管理崗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為橡塑工業、航空、電子、通訊、模具、汽車、石油化工、環保材料及第三方檢驗等企事業單位。

3、精細化工技術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化工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精細化工行業所需專業技術,滿足化工產業向精細化工發展的戰略轉型需要,勝任精細化工行業生產、管理、研製、開發、服務等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

核心課程:化工PID識圖與CAD繪製、物理化學、流體輸送與傳熱套用技術、傳質分離技術、化工設備基礎、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學反應過程與設備、高聚物生產技術、精細化工合成套用技術、精細化工配方製劑套用技術、精細化工裝備技術、天然氣加工技術等。
就業崗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為工藝現場控制,工藝參數總控、生產技術管理、產品質量檢驗、產品開發、產品行銷等崗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為合成洗滌劑、表面活性劑、香料香精、化妝品及原料、化學合成藥物、醫藥中間體、合成材料加工助劑、塗料、染料和顏料、感光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汽車用化學品等企事業單位。

4、石油化工技術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事石油煉製、石油加工生產運行、生產技術管理、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以及相關化工產品開發利用等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

核心課程:化工PID識圖與CAD繪製、物理化學、化工單元操作技術、高聚物生產技術、石油加工生產技術、石油化學品合成套用技術、石油化學品配方製劑套用技術、天然氣加工技術、化工裝置實用操作技術等。

就業崗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為工藝現場控制,工藝參數總控、原料和產品分析與檢驗、技術管理等崗位。
就業方向:全國先進的大中型石油化工、石油煉製、石油儲運、有機化工、醫藥化工、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合成等企事業單位。

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系是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實力雄厚的系之一,專業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我系現設有汽車教研室、建築工程教研室、機械基礎教研室、機械專業教研室、焊接教研室和機械工程實訓中心。開設有化工裝備技術、焊接技術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行銷與服務、機械產品檢測檢驗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等八個專業。

本系現有教學人員47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12人,教授4人,副教授9人,形成了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本系教師近年來在《機械工程學報》、《四川大學學報》、《蘭州理工大學學報》、《石油化工設備》、《化工機械》、《化工裝備技術》《化學工程》、《化工設備與管道》和《熱加工工藝》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有6篇被EI收錄;主編、參編《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化工維修基礎》、《化工維修焊工》、《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工藝及工具機夾具設計》等教材,成果顯著。

本繫緊緊抓住機械、化工行業特色,積極建設實驗和實訓教學體系,形成了包括:化工機器實驗室、化機製造實訓室、化工設備實驗室、化工防腐實訓室、動平衡實訓室、無損檢測實訓室、模具陳列室、模具拆裝實訓室、汽車電器實訓室、汽車電控實訓室、汽車構造與維修實訓室、汽車檢測實訓室、金相實訓室、熱處理訓室、焊條製作實訓室、化工機械安裝與修理實訓室、焊接綜合實訓室、數控實訓中心、金工實訓中心、焊接實訓中心等較為完善的實驗和實訓環境。不斷加強與企業的聯繫,建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與瀘州天然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宜賓天原化工、中國第七化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達州鋼鐵等多家省內知名企業進行了校企間的合作,不僅較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實習問題,還加強了校企聯繫,促進學生的就業。

該系畢業學生專業特點突出,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學生就業於宜賓五糧液酒廠、宜賓天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化纖廠、成都化肥廠、西南化工設計院、晨光研究所、四川美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化工總廠、瀘天化、雲天化、赤天化、川天化、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禾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電機股份公司、重慶長風化工廠、希望集團、新都化學工業公司、重慶國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眉山金象等單位。畢業生選擇餘地大,就業形勢好,很多畢業生經過自身的努力奮鬥,如今走上了管理等崗位,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目前,我系還在不斷地開拓更廣泛的就業環境,歡迎省內外的國有、合資、私營及外資企業接納我系學生。

自動化工程系

自動化工程系是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系部,擁有最具發展活力的6個專業,十多個先進的實驗實訓室。它由一群充滿活力、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師組成,他們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使自動化工程系成為學院學術水平高,師資力量最雄厚的系部之一。

自動化工程系擁有一支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敬業愛崗、業務好、素質高的教師團隊。目前有專兼教師三十多人,其中雙師型教師二十多人,還有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訓指導教師,形成了一支教學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自動化工程系下設系辦公室、系團總支、物理電氣教研室、儀表電子教研室;開辦有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套用電子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電子技術、建築電氣工程技術六個專業。

自動化工程系現有先進的自動化綜合實訓室、電工實訓室、模擬及數字電子實訓室、高頻電子技術實訓室、家電維修實訓室、樓宇智慧型化實訓室、可程式綜合實訓室、程控交換技術實訓室、過程檢測儀表實訓室、綜合拆裝實訓室、過程控制儀表實訓室、電氣控制與考核實訓室、電機與控制實訓室、DCS實訓室等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我系與多家企業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能很好滿足實驗實訓教學和科研以及學生就業的需要。

為更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多年來我系一直堅持組織對學生進行雙證培訓,組織學生參加瀘州市勞動局、中國石油化學工業聯合會舉辦的電工職業資格證、電工等級證、儀表工維修證、家電維修證等職業技能鑑定,98%以上的學生都能獲得技能鑑定證書。

該系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活動、文藝體育和各種社團活動,有學生自已主辦的電子活動中心,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環境。我系畢業學生專業特點突出,動手能力強,就業率及就業質量高,畢業學生得到廣大用人單位認可。此外,學生還能通過專升本考試繼續深造。

經濟管理系

經濟管理系是學院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從建系初期,就始終秉承學院的“厚德、博學、廣才、精業”的校訓,堅持立足行業、服務區域經濟,培養緊缺型技能人才的辦學方針。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經開設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會計、酒店管理五個專業。本系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素養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深受社會各界好評。

經管系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教學模式,高度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在課程設定和實習實訓安排上,體現培養目標要求,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為學生實現零距離上崗創造條件,目前已與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係和校外實習基地。

經濟管理系全體教職員工樹立全新的高職教育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為學生服好務,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和高等技術套用能力而不懈努力,竭力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讓社會滿意。

基礎教學部

基礎部是學院八個教學系部之一,目前有29位專任教師,一位體育器材保管員。其中副教授8人,講師18人。設有人文、英語、體育、數學四個教研室,主要擔負全院的公共基礎課教學、英語、國語等級考試以及國語推普工作。在學院黨政領導下,基礎部教師發揚求實創新、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積極開展教改科研和學術交流活動。

根據學院人才培養的需要,基礎部除負責開設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外,各教研室還根據具體情況開設了選修課和指導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健美操》、《形體訓練》、《攀岩》、《書法》、《職業核心能力訓練》、《數學建模》及其學生自考家園、專升本考前的教學輔導等課程。

學院文化

校風

文明、和諧、求實、創新

校訓

厚德、博學、廣才、精業

教風

立崇高師德、精專業技能、勤傳道授業、善教書育人

學風

立志立德至誠至信勤學勤思求真求新。

領導班子

蘆忠黨委書記

楊宗偉院長、黨委副書記

蒲開倫副院長

蘇建智副院長

王志斌副院長

陳淑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文申柳副院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