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東南面的察隅縣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8°34~29°07,東經96°52~97°10,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為101400公頃。成立於1985年,2002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以保護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珍稀動物種類,雲南松高產林為目的,是西藏東南角氣候溫暖濕潤、物種豐富、森林生態系統比較完整的地區。在保護區內,森林原始景觀十分完整,珍稀野生動物活動頻繁,有孟加拉虎、熊、豹、穿山甲、金雕、緋胸鸚鵡、蟒等。

自然地理

察隅自然保護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
即:以保護綜合的自然生態系統為目的的慈巴溝自然保護區,面積約一十萬零二百公頃,溝口距縣政府駐地(吉公)西南方向四十五公里,位於北緯二十八度三十四分至二十九度零七分,東經九十六度五十二分至九十七度一十分之間。核心區面積為53200公頃,緩衝區面積為23150公頃,實驗區面積為25050公頃。

亞熱帶原始針葉高產林矢朱村雲南松林保護點,面積約五百四十公頃,位於下察隅貢日嘎布(阿扎曲)下游東岸;珍稀植物分布較多的拉木弄巴(溝)亞熱帶經闊葉林自然保護點,位於貢日嘎布曲和桑曲兩河匯處察隅河西岸,面積約六百六十多公頃。一區兩點統稱為慈巴溝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十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二公頃。

氣候:察隅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南角,喜馬拉雅山脈呈“丁”字形交匯處,東靠雲南省,西接墨脫縣,南鄰緬甸、印度,北部是左貢、八宿、波密。整個地勢北高南低,近似“簸箕”形迎向印度洋。東南是南北走向的橫斷山,層層山嶽阻擋了東來的太平洋季風,北面是東西走向的念青唐古拉山,阻擋了南下的西伯利亞乾冷氣流,南面印度洋上孟加拉灣暖流所形成的高溫高濕氣流可以穿越喜馬拉雅山各斷口進入本地,因不能逾越東面和北面的高山大嶺而在本地迴旋,因此形成這裡溫暖、多雨的自然氣候。氣候獨特而且複雜多樣,由於南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北有德姆拉雪山天然屏障保護,氣候既有青藏高原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察隅縣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地區,氣候溫和多雨,日照時間長,年均氣溫12.0攝氏度,冬暖夏涼。3月——9月為雨季,全年降水集中在4、5、6月,年平均降水量為801.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達280天。全縣總體氣候條件較好,溫度適宜,日照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和林果種植。

在大約六千萬年前的中生代,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察隅河
這裡是古安加拉大陸和古崗瓦那大陸之間的古地中海,後來由於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碰撞,銜接,使地殼逐漸抬升,到距今二千六百萬年的新生代第三紀始新世才開始脫海成陸。由於經歷了濕熱的濱海淺陸階段,所以這裡留有印度—馬來西亞和地中海植物區系成分。之後,由於幾次強烈抬升,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泛北極植物區系中的一些溫帶、寒帶成份也逐步遷移交流。到了第三紀第四紀,地球上出現了幾次冰川時期,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幾乎全被冰川覆蓋,生物體為了生存而被迫逐漸由北向南,由高向低退卻。由於這裡位於喜馬拉雅南緣,加之溝壑縱橫交錯,成為生物退卻逃亡過程中的“避難所”。隨著冰川的退卻,這些生物也逐漸恢復到原住所,許多第三紀、第四紀植物得以保存,到現在被稱為“孑遺植物”、“活化石”。隨著千萬年的大自然的造化,植物體本身的逐步適應,形成今天獨特而又複雜的區系。有人將本地列入中國—喜馬拉雅植物區系,也有人認為這一植物區系是中亞、東亞、喜馬拉雅、印度、馬來西亞和泛北極等植物區系的混合區系。

察隅河是雅魯藏布江下游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一條支流,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
大體呈南北向,上游由東西兩條支流分別源自兩個山脈,西支稱貢日嘎布曲(也稱阿扎曲),發源於崗日嘎布拉附近,東支稱桑曲河,源自伯舒拉嶺,兩河均發育於不同地段的河谷,地形構造比較複雜,兩岸山勢低緩。由於季節性的山地河流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常因暴雨而產生洪流,出山口時,坡降變小,流速減慢,所夾帶的泥砂礫石,呈扇形堆積在山麓成為洪積扇。之後,地殼抬升,前緣受到主谷流水的切割,扇面高出現代河漫灘,而呈平台狀,為植物的生存創造了良好的基礎。這裡高山帶冰雪作用強烈,特別是山地迎風坡,現代冰川普遍發育。其著名的海洋型阿扎冰川從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峰飛瀉而下穿越幾個垂直自然分帶,蜿蜒於鬱鬱蔥蔥的森林之中,冰舌末端一直延伸到山志常綠闊葉林帶的上部海拔二千五百米附近,猶如銀河穿林間,頗為壯觀,成為西藏奇特的自然景觀之一。

由於上述這些原因,解放前外國的“冒險家”和“研究者”曾用各種名義和手段到這一地區來窺探中國寶貴的科學資源。直到解放後,中國自己的科學家才逐漸來到這裡,進行了多學科系統的調查研究,為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這一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提供了科學依據。根據察隅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社會因素的特點,目前這裡重點保護著部分地亞熱帶地區的森林和屬於國家珍稀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區及其森林生態系統。其中,山地亞熱帶森林,連綿逶迤、集中連片,主要有兩種森林植被類型—山地常綠闊混交林和雲南松林。

生物資源

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147科549屬1392種,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
其中蕨類植物34科66屬143種;裸子植物4科11屬24種;被子植物109科472屬1225種,野生食用菌238種。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6種,其中兩棲類1目3科5種;爬行類1目4科12種;鳥類10目27科100種;哺乳類8目8科57種。察隅慈巴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使其豐富的山地生態系統,生物物種以及其所含眾多的遺傳基因得以保存與發展,為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保存了無比珍貴的生物資源。

慈巴溝自然保護區基本上和長沙、南昌等地在同一緯度上。可是這裡山體高低相差懸殊,在水平距離幾十公里的範圍內,相對高差三、四千米,最能反映這種自然特點的莫過於包括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的植物垂直帶譜了。如二千三百到二千五百米以下是山地常綠闊葉林帶和雲南松林帶,三千二百米以下是山地闊葉混交林帶,四千二百(四千五百)米以下是歪高山暗針葉林與灌叢帶,四千五百(四千八百)米以下是高山灌叢草甸帶,在此以上為冰雪帶。每個森林帶上分有:山地常綠闊葉林,山地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山地雲南松林、針闊混交林,亞高山景針葉林。常綠櫟樹林,高山疏林,高山灌叢等八個森林植被型。其中又可分為幾十個類型即:冷杉林、雲杉林、鐵杉林、雲南松林、高山松林、高山櫟林、水青樹林、樟樹林、芭蕉林、旱冬爪林、槭樹林、樺、杜鵑灌叢等。在眾多的森林植被類型中,據不完全統計,常見的高等植物有一千多種,其中木本植物達六十多科,一百四十多屬,三百多種。現已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星葉草長蕊木蘭、雲南黃蓮、紅椿、瀾淪黃杉、木青樹、長苞冷杉、黃著黃牡丹天麻錫金海棠紅花木蓮、楠木、南方鐵杉的同屬雲南鐵杉、八角蓮的同屬西藏八角蓮假人參桃兒七延齡草厚朴等一十九中;古老的種類有:水青樹科、樟科、木蘭科、五味子科、金縷梅科、松科、柏科;經濟樹木有:山龍眼胡桃薔薇科、漆科等。總之,從南方的芭蕉、桔子、樟、桂、栲、楠,到北方的楊、柳、槭、樺,在這裡聚親會友,共茂一林,真可謂南北松杉竟秀、東西柏榧爭榮。

管理狀況

慈巴溝自然保護區以保護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
亞熱帶珍稀動物種類,雲南松高產林為目的,是西藏東南角氣候溫暖濕潤、物種豐富、森林生態系統比較完整的地區。在保護區內,森林原始景觀十分完整,珍稀野生動物活動頻繁,其中有孟加拉虎、熊、穿山甲、金雕、緋胸鸚鵡等。在未建保護區之前曾有少數獵人入溝狩獵,使珍稀野生動物數量有所下降;建立保護區後,狩獵現象基本被杜絕,區內野生動物數最大量增加。察隅曲(河)大致呈南北方向。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食源是動物良好的棲息場所,所以雲集著南來北往的動物種群。據有關資源表明,它們屬於東洋界古北界兩大界動物區系。

這裡的慈巴溝曾於1982年被察隅縣人民政府劃為以保護羚羊為主的保護區,採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珍禽猛獸迅速增多,羚牛已達七百多頭,老虎已有五至七隻,棕熊了來此地安家。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資源“基因庫”,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價值。2004年10月,國家林業局批覆同意建設西藏察隅慈巴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修建保護設施、科研宣教設施、局站址基礎設施,核定項目總投資465萬元。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預算內專項投資安排解決。林芝地區林業局已委託國家林業局西南林勘院開展項目工程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工。

旅遊資源

1、阿扎冰川:阿扎冰川屬海洋型冰川,

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阿扎冰川
位於察隅保護區內,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朝向西南,長20公里左右。其中,冰川的前沿部分深入到原始森林區長達數公里,猶如一條銀色巨龍穿行於“綠色海洋”之中。所以,阿扎冰川又被稱為“綠海冰川”。由於從溝末端到溝頂海拔高差6000米以上,所以同在一條溝,十里不同天,具有亞熱帶到寒帶的所有氣候特徵。

2、溫泉和冷泉:保護區的溫泉不象西藏其他地方的溫泉,察隅溫泉最美的時候是每天清晨,由於空氣還比較冷,溫泉一帶總瀰漫著白色霧氣,巨大的蒸氣團從水面冒起,如人間仙境。這裡的溫泉水對多種慢性疾病都有治療作用。為此,廣東在此援建了一座設施一流、服務一流的星級賓館。賓館內設有兩個露天游泳池,周圍遠遠可以看見雪山,十分浪漫愜意。另外察隅還有西藏獨一無二的冷泉。冷泉位於下察隅鎮洞沖村附近,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民族文化獨特。冷泉水質甘洌甜美,對治療皮膚病有著神奇的療效。

3、清水河:察隅縣城東南方約30公里處,有一條神奇的河,當地人尊奉為“神河”的清水河。清水河神就神在河水無論春夏秋冬,還是河水漲落,河水總是清澈見底,礫石點點,游魚如梭,兩岸青山倒映水中,令人心曠神怡、美幻絕倫。據說,清水河的河水有美容的作用,每天都有許多年輕姑娘來此沐浴,以求得到“神河”的垂青眷顧,希望獲得仙女般的美貌。

4、羅馬桃花村:在察隅縣古玉鄉政府駐地東南方向約20公里的羅馬村,有一片天然野生桃林。是保護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四季綠化的觀賞材料,果實、核仁可食用與藥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