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鎮

密雲鎮

密雲鎮位於北京市密雲縣域西南部的平原地帶,距北京市區65公里,首都國際機場40公里,天津塘沽港160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達,是北京至承德以及東北各省的重要通道。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密雲鎮密雲鎮

密雲鎮位於密雲縣南部,距北京市區65千米,距首都國際機場40千米。面積13平方千米,人口0.96萬人(2006年末)。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南路110號。地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大多在海拔66-80米之間。潮河、白河流經境內。北(京)承(德)鐵路和京通鐵路、101國道縱橫境內。

一、自然環境:

密雲鎮位於密雲縣域西南部的平原地帶,距北京市區65公里,首都國際機場40公里,天津塘沽港 160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達,是北京至承德以及東北各省的重要通道。

氣候宜人:本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受地形的影響,冬季多東北風和西北風,夏季西南風。全年的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降雨量620MM左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氣溫11.3度,具有冬暖夏涼,空氣濕潤的特點。

地容地貌:密雲鎮坐落在白河的沖積平原上,地形基本平坦,大多在海拔66-80米之間,整個地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

二、密雲鎮規劃建設發展情況

密雲鎮坐落於密雲新城總體規劃中心,它的建設發展必將與密雲新城總體規劃協調統一,並服從於密雲新城中心總體規劃。同時,依託縣城中心這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加快河西六村舊村改造的步伐,發展適合密雲鎮的工業農業旅遊服務等第三產業,增強密雲鎮的綜合經濟實力,為創建國家生態縣建設做好各項工作。

歷史沿革

密雲鎮密雲鎮

1949年屬城關區,1953年撤區建城關鎮,1958年改公社,1964年建鎮,1971年改城關鎮公社,1972年改城關公社,1979年復建城關鎮,1987年更名密雲鎮。縣政府駐地。1996年,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7.6萬,轄長安、白檀、鼓樓、濱陽、小南門、南菜園、沙河、季莊、大唐莊、小唐莊、王家樓、戶都莊、李各莊13個行政村和長安、白檀、鼓樓、賓陽里、小南門、北源里、沙河、果園北區、果園中區、果園南區、賓河、西大橋、賓陽一、賓陽二、賓陽三、新北路、行宮、石橋、沿湖小區、賓陽里北區、賓陽西里、康居小區、果園新里北區、興雲小區、車站路25個居委會。

郵政編碼

101500 [2008年代碼]110228100:~001小唐莊社區 ~002李各莊社區 ~003大唐莊社區 ~205季莊村 ~206大唐莊村 ~207小唐莊村 ~208王家樓村 ~209西戶部莊村 ~210李各莊村 ~211長安村 ~212白檀村 ~213賓陽村 ~214南菜園村

氣候特點

密雲鎮密雲鎮
密雲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受地形的影響,冬季多東北風和西北風,夏季西南風。全年的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降雨量620MM左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氣溫11.3度,具有冬暖夏涼,空氣濕潤的特點。密雲鎮坐落在白河的沖積平原上,地形基本平坦,大多在海拔66-80米之間,整個地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

規劃建設

密雲鎮坐落於密雲新城總體規劃中心,它的建設發展必將與密雲新城總體規劃協調統一,並服從於密雲新城中心總體規劃。同時,依託縣城中心這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加快河西六村舊村改造的步伐,發展適合密雲鎮的工業、農業和旅遊服務等第三產業,增強密雲鎮的綜合經濟實力,為創建國家生態縣建設做好各項工作。 

綠色農業

密雲鎮密雲鎮
一是建立蔬菜園區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統一安排菜種,使用膜下滴灌方式灌溉,生物與物理相結合防治病蟲害。二是建立農藥殘留檢測系統,每15天檢測一次產品,禁用劇毒、高殘留化學農藥。三是修建標準化蔬菜大棚203個,對菜農統一進行技術指導,80%的菜農接受過蔬菜種植技能培訓,部分菜農還取得了綠色證書。四是統一使用“黍谷山”牌商標銷售,與小湯山地區地熱開發有限公司、綠色田野公司等企業簽訂了長期銷售契約,同時蔬菜園區積極申辦奧運蔬菜專供基地。

密雲鎮穩步推進生態農業發展,一是完成3000畝季節性裸露農田治理工作,高標準完成小麥播種1500畝、牧草1500畝,對小麥玉米種植戶糧食直補進行增補。二是加強對奧運蔬菜、葡萄基地的管理,提升蔬果品質;統一辦理農藥使用一卡通、為每戶菜農和果農配備打藥設備;完善李各莊農藥配送站,實現計算機管理,降低用藥成本。三是完善畜牧疫病防控體系,對養殖戶定期統一進行防疫和消毒。

密雲鎮大力發展設施化都市型農業,一是以小唐莊無公害蔬菜園區和李各莊奶牛養殖小區為龍頭,開發農業經濟,發展生態農業。二是以王家樓農業觀光園季莊村金地莊園和小唐莊聚緣湖休閒垂釣園為依託,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採摘、餐飲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三是重點研究鐵路西4000畝農用地的利用問題,引導農民發展觀光農業、設施農業。

密雲鎮充分發揮養殖合作社作用推動奶牛產業發展。一是建立黨員服務隊,為社員提供一條龍服務。二是改造奶牛廠的污水處理設施,配套建設8座擠奶平台,自辦精粗飼料加工廠,以成本價向社員銷售飼料。目前,合作社共有入社養殖戶150戶,現存欄奶牛3000頭,年產牛奶9000噸,戶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

密雲鎮四項措施提升蔬菜種植科技含量,一是建立蔬菜園區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統一安排菜種,使用膜下滴灌方式灌溉,生物與物理相結合防治病蟲害。二是建立農藥殘留檢測系統,每15天檢測一次產品,禁用劇毒、高殘留化學農藥。三是修建標準化蔬菜大棚203個,對菜農統一進行技術指導,80%的菜農接受過蔬菜種植技能培訓,部分菜農還取得了綠色證書。四是統一使用“黍谷山”牌商標銷售,與小湯山地區地熱開發有限公司綠色田野公司等企業簽訂了長期銷售契約,同時蔬菜園區積極申辦奧運蔬菜專供基地。

北京金地莊園葡萄種植場始建於1999年底,地處密雲縣城北白河公園西岸。總面積320畝,總投資400萬元。自2000年起先後引進國內外優秀葡萄品種80餘個,產量10餘萬公斤,產值100萬元。2005年初,金地莊園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計畫用兩年時間,建成以有機果品生產基地為中心的集觀光旅遊、度假休閒為一體的新型都市農業。現已完成30畝水面的高標準垂釣小區建設,500平方米的水上接待中心及500平方米湖崖別墅即將完工,同時,在政府的幫助下建立農民培訓中心。2006年建設完成了80KWA變壓器配電室、有機肥製造場、藥泵廠(有機果品規定可以使用的)、冷藏庫等配套設施。實施土壤培肥改造工程,計畫每年每畝施入10立方米以上的優質有機肥,儘早達到土壤有機質含量5%~6%的國際標準,為有機農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北京金地莊園將不斷擴大投資規模,加大有機食品加工製造的資金投入,發展有機食品,成為全縣乃至全市一流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閒、教育培訓的新型都市農業展示園。

黨建工作

密雲鎮密雲鎮
密雲鎮“三抓”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是抓黨員幹部自身建設。組織農村黨員86名,參加“綠色證書活動”,開展“學黨章徵文”、“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等知識競賽,提高黨員綜合素質。二是抓模範帶頭作用的發揮。黨員幹部帶頭執行政策、為民辦實事、參加公益事業,全力推行雙承諾活動,承諾事項985件。三是抓責任制的落實和驗收。投入資金3100餘萬元,落實年初制定的6大類、40項重點摺子工程。截至目前,已落實45件,受益民眾16554人。

密雲鎮大力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在有關領導和基層各村的大力支持下,發動村民參加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的開放式網路教育農村區域發展大專班,已完成入學測試工作,共有26名學員全部合格,順利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名正式學員。這次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的開放式網路教育大專班全部是在網路上學習,在電腦上聽課,做作業,考試,學制兩年,到2010年暑假畢業。

經濟發展

密雲鎮密雲鎮

一是抓好區域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進一步整合資源,創造就業條件,引導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

二是加強農民就業指導,廣泛收集、發布就業崗位信息,開發保潔、保全等公益性就業崗位。

三是建立就業技能培訓網路,開展手工編織、電腦套用等技能培訓,計畫全年培訓360人。

四是加強就業服務站建設,力爭年內所有行政村全部建立村級就業服務站,做到“場地、人員、工作”三落實,為農民就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環境建設

密雲鎮採取措施推進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一是加大監督指導力度,建立四級督查網路。包村幹部每周不少於一次的督查,環衛所的同志每日一次的巡查,包片幹部不定期的巡查,村書記全天候的巡查,從中發現問題,巡查人員當場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二是建立三級責任機制。“線”上由鎮環衛部門負責;“塊”上以村為主,實行村書記負責制;“片”上由村幹部及保潔隊員負責,全面實行分包責任制。三是建立鎮村兩級信息網路管理,進行動態監控。在鎮、村設立環境衛生舉報電話,依靠民眾,建立環境整治動態監控體系。四是完善一套規範考評制度,將環境整治管理工作納入到村級班子百分考核和五好黨支部創建工作中。

密雲縣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