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姓

密(mì)姓,來源有四,一是源於姞姓,出自商朝時期密須國,屬於以國名為氏。二是源於姬姓,出自周朝時期密國,屬於以國名為氏。三是源於党項族,出自西夏時期的党項族密納克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四是源於蒙古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一、姓氏源流

密(Mì)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姞姓,為周代密須國君之後,以國名為氏。商代有個小國叫密須國(今甘肅省靈台縣西),後被周朝西伯昌(周文王)所滅,其國君的後世子孫以國名中的“密須”為姓,稱為密須氏,後又簡為“密”“須”姓,分別稱為密氏、須氏。

二、遷徙分布

(缺)密姓出自姞姓,以國名為氏,商代有密須國,其後人以密須為氏,後又簡為密氏。密須國在甘肅省靈台縣治西50華里之百里鎮。密須國在商末時為周原西北部的一個強悍部族。公元前1057年為周文王所滅。武王克商後,封同姓諸候,建立密國,後又為周共王所滅。今百里中學後院據說是原密須國宮殿的遺址。離遺址東2里許的爛泥灣有密須公墓,洞山有一龐大的西周墓葬群,甘肅省最大的西周銅鼎就出土於此。密姓望出太原郡(秦代置,漢為太原國,後又改為太原郡,治所晉陽,即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三、歷史名人

密佑:南宋廬州人,鹹淳年間官江西都統,在進賢坪迎戰元軍,率眾逆戰進賢坪。元兵呼曰:“降者乎?斗者乎?”密佑曰:“斗者也。”麾其兵突進,至龍馬坪,元軍圍之數重,矢下如雨。密佑身被四矢、三槍,猶揮雙刀,率死士數十人斫圍南走,前渡,橋板斷,被執。宋都木達曰:“壯士也!”元軍欲降之,系之月余,終不屈。罵萬石為賣國小人,使我志不得伸。宋都木達又命劉盤、呂師夔以金符遺之,許以官,密佑不受。復令佑子說之曰:“父死,子安之?”密佑斥曰:“汝行乞於市,第雲密都統子,誰不憐汝?”怡然解衣請刑,遂死,元兵皆泣下。密佑之先,密州人,後渡淮,居廬州。
密定:明初金築安撫司人,洪武四年歸附明朝,詔賜文綺三匹,置金築長官司,秩正六品,隸四川行省,授予密定為安撫使,世襲。洪武十四年敕勞密定曰:“西南諸部雖歸附,然暫入貢而已。爾密定首獻馬五百匹,以助征討,其誠可嘉,故遣特使往諭,俟班師之日,重勞爾功。”升金築長官司為安撫司,仍以密定為安撫使,予世襲。十六年,密定遣使貢方物。十八年,密定遣弟保珠來貢。二十九年以金築安撫司隸貴州軍民指揮使司。永樂初年,金築安撫得垛來朝,賜絨錦文綺。洪熙、宣德改元,皆貢馬。十年,直隸貴州布政司。正統五年,安撫金鏞貢馬。成化、弘治、隆慶時歷朝貢。萬曆四十年,吏部覆巡撫胡桂芳奏:“金築安撫土舍金大章改土為流,設官建治,欽定州名,鑄給印信,改州判為流官。授大章土知州,予四品服色,不許管事。子孫承襲,隸州於貴陽府。”遂改金築安撫司為廣順州。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2、堂號(缺)
============================================================
【密姓宗祠通用對聯】
〖密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宋季都統;
漢代尚書。
——佚名撰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密佑,官江西都統,與元兵戰,被執,不屈而死。下聯典指漢·密忠,官至尚書郎。
-----------------------------------------------------------------
〖密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安撫歸洪武;
都統抗元軍。
——李文鄭撰密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初金築安撫司人密定,洪武初年歸附明朝,被授予安撫使。下聯典指南宋廬州人密佑,鹹淳年間官江西都統,在進賢坪迎戰元軍,身中四箭三槍後被俘,不屈被殺。

當前分布地:山東臨沂(2009.4.4清明節登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