咼姓

咼姓

咼姓,漢族姓氏,較罕見。有幾種出處:一,源於風姓,出自女媧氏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去部首為氏。二,源於外夷,出自在秦、漢之際西域咼國,屬於以國名為氏。三,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楚國玉人卞咼,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基本信息

讀音

咼姓咼姓
咼(咼)音Guō(又音Gē,廣東話發音wa,少數地方發音wo)

《姓氏考略》云:音“戈”,又與“和”同。

《淮南子》咼氏璧,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媧氏之後,去女以咼為姓,明代公安多咼姓。

《中國姓氏大全》(北京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中“咼”姓條目注釋:咼Gē,罕見姓(又音Guō)。南唐有咼拯,宋代有咼輔,明代有咼文光。

咼,《辭海》、《現漢》皆注音Guō,簡化為“咼”。

新編千家姓》注音為“Gē”,本字未簡化,此從《新編千家姓》。

來歷和起源

關於咼(咼)姓之起源,歷代姓氏著述都語焉不詳。大致有以下三種可能:

(一)女媧氏之後裔,去女為姓氏。媧氏應為遠古母系氏族時期最強大最顯赫的部落,後來逐漸分化演變為大大小小許多支部落,成為華夏各民族之濫觴,包括父系氏族時代的北方黃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後世稱“中華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後世有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即各族都尊女媧為華夏創世之祖,與伏羲、神農並稱“三皇”,女媧因此有“媧皇”之名。在氏族發展和分化的過程中,始終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媧”氏名號,直到後來去“媧”字之女旁為“咼”姓。這也與現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與咼姓同樣罕見的“軒轅”姓氏的形成相同。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帶有女旁,留下了明顯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痕跡,而“軒轅”是一直以軒轅黃帝的名號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發展成為姓氏。

(二)咼國的後裔。在漢代左右西域地區有一小國,名為咼國,現在的萵苣原名為“千金菜”,即是漢朝花了大量白銀從咼國買來種子,在中原地區種植的。宋代陶觳在其《清異綠》云:“咼國使者來漢,隋人求得菜種,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現在的萵苣,由於當時為了引進這一新的品種時曾不惜千金代價,故得此美名。晉代葛洪《肘後方》已經稱它為萵苣菜,可見在魏、晉之時,人們已經正式將它列入菜譜。由此可知,萵苣是在晉代以前從咼國傳入中原的。雖然咼國具體建國何地,存亡時間現在仍待考證,但咼國的存在為咼姓的起源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

(三)和氏璧的發現者。戰國有名的“和氏璧”在《淮南子》中作“咼氏璧”,說明“咼”作為姓氏在戰國即已形成。不過,也有姓氏書籍把“咼”注音為he(二聲,同“和”),作為另外一個姓氏列出,顯然是受了“和氏璧”的影響。

不過,上述三種“咼”姓起源並不存在衝突,可能殊途同歸,即咼國可能由女媧氏部落發展而來,而和氏璧的發現者為咼國人或者是咼國後裔。據考證,商代初年,中國大地上有國三千餘,周初一千餘,到春秋就只有一百多個國家了,到戰國更只剩下屈指可數的戰國七雄了。因此咼國可能是漫長先秦時期的一個小國。不過,由於歷史久遠,民間傳說詭異模糊,咼姓起源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歷史與分布

南唐有咼拯(曾任官於歙州),宋代有咼輔,明代有咼文光。

目前咼姓聚集最集中的地區在洞庭湖流域,具體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監利以及湖南的華容、安鄉、臨澧等地。元代動亂時期,一個名叫菜頒的咼姓人從外地遷移至此定居下來。菜頒的後人歷經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代時在公安等地頗為顯赫。當時中國文壇性靈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為咼氏家族寫過家繩,現仍見於三袁文集。目前約有兩三萬咼姓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

湖南邵陽有地名咼家園,南京六合縣的新集鎮有地名路咼、中咼,東莞市常平鎮橋有大咼村,湖北石首調關鎮有咼家台……這地方都是或曾經是咼氏族人聚居的地區。

咼姓後裔主要分布在湖北和湖南等地區,在四川江蘇等地區均有較多的分布。洞庭湖流域咼姓排行用字:“家人同履泰,鼎壯晉升中,臨豫師謙益,復觀大有豐”,目前四川的咼姓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岳縣,拒傳是在明朝末年“湖廣填四川”時,有咼姓二兄弟由湖南邵陽地區遷往安岳的拱橋鄉繁衍而來,排行最初為“明”字。目前大約有一萬人上下,咼姓人在四川曾官至重慶知府。

郡望

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

琅琊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山東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祝茲侯國治於境內。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諳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時期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琅琊國起,琅琊台及秦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千餘年。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的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

豫章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鍾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

長沙郡:周朝時期即有該地,戰國時期楚國始建郡,秦國滅楚國後承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區。西漢改郡為長沙國,並築城。東漢仍改回為郡。隋朝初期廢黜,隋大業年間及唐天寶、至德年間曾改潭州為長沙郡,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明、清兩朝為長沙府治。直到民國時期,長沙歷經了國、郡、州、府、廳治。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亦稱揚越堂。

家譜文獻

華容咼氏族譜,著者待考,明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華容咼氏族譜,著者待考,現代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歷史名人

咼 拯:(生卒年待考),五代時期南唐人。
南唐保大年間(公元943~957年),曾任歙州縣令。
咼 輔:(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
據《續資治通鑑》記載,咼輔先為一進士,在宋紹興四年(金天會十一年,公元1134年)農曆12月壬午,武翼大夫、吉州刺史、統制鼎州軍馬杜湛為湖北路兵馬副都監,修武郎、閤門祗候、添差統制軍馬鼓筠充東南第八將。馬鼓筠本與劉超合流,有進士咼輔者,為張用所略;後咼輔入馬鼓筠軍中,與進士路居正勸馬鼓筠立功歸朝廷。時劉超據澧州,程昌寓遣兵擊之,不勝。咼輔等令馬鼓筠以藥紙為書,陳破賊計,密遣安鄉縣監稅劉汝舟持詣湖西,乞掩殺劉超,程昌寓亦遣使臣齎蠟書報之。劉超為馬鼓筠所襲,敗走,馬鼓筠以所部詣昌寓降。程昌寓有戰士、鄉兵合九千餘人,用湛為總帥,至是程昌寓奏湛屢立奇功,馬鼓筠臨敵宣力,故皆擢之。既而錄咼輔之勞,亦以為連州文學。後升任縣令。
咼文光:(生卒年待考),湖北公安人。著名明朝巴縣縣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