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薛濤》

《寄贈薛濤》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之一。

作者

元稹

詩詞正文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
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注釋

①錦江:在四川省境內,也稱流江、汶江、府河、走馬河,為岷山別流,發源於郫縣,至華陽縣入郫江。傳說古人織錦濯於此江,較他水鮮艷,故得名。滑膩:光滑、油膩。

②幻:奇異的變化。文君:指西漢卓文君。

③偷:竊取。鸚鵡:也稱鸚哥,其能仿人說話。舌:一作“色”。

④分:分享。鳳凰:古代謂之神鳥,百鳥之王,羽毛美麗,雄為鳳,雌為凰。

⑤公侯:公子、王侯。夢:指益州夢。

⑥煙水:同雲水,謂其遠意。

⑦五云:祥瑞之雲,呈五種顏色。

作品注釋

元稹極富詩才,然而第一次與薛見面,便令他敬佩不已,並主動為薛捧持筆硯,薛濤賦詩作畫,筆走龍蛇,其不世之才華,使元稹大為吃驚,便引為知己。這是他後來寫的讚美薛濤的詩。元稹深愛薛濤,唱酬往來,情深意切。後來元稹到了浙江,遇到了劉采春,便忘了與薛濤舊情,薛濤寫了一首《柳絮》以自嘲:“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作者簡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中唐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唐代詩人。幼時家貧,十五歲舉明經擢第。貞元進士,曾任監察御史、授校書郎、左拾遺等。他直言勇諫,敢於同惡勢力做鬥爭。遭貶謫,後轉與宦官妥協,遂拜相。文學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人物。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反映了民生疾苦,但詩的廣度和深度均不及白居易。作品有《鴛鴦傳》和《元氏長慶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