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內發育遲緩

4.NST及OCT檢測可出現胎心異常,如晚期減速及變異減速等,提示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幾乎所有成癮性的藥物都會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病因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指胎兒出生體重低於同胎齡平均體重的第十個百分位或兩個標準差。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系指胎兒體重低於孕周正常平均體重的2個標準差。一般分為三類:內因性勻稱型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外因性不勻稱型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外因性勻稱型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症狀體徵

1.病史中孕期可有營養不良,合併有妊高征、多胎、羊水過多、孕期出血、腎病、心肺疾病、糖尿病或感染等。過去有先天畸形或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分娩史。
2.產前檢查在孕28周后每周測量宮高,連續2次小於正常的第10百分位數,或孕婦體重連續三次不增長者,應懷疑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診斷檢查

1.病史中孕期可有營養不良,合併有妊高征、多胎、羊水過多、孕期出血、腎病、心肺疾病、糖尿病或感染等。過去有先天畸形或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分娩史。
2.產前檢查在孕28周后每周測量宮高,連續2次小於正常的第10百分位數,或孕婦體重連續三次不增長者,應懷疑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3.B超檢測胎兒的雙頂徑、胸圍、腹圍、股骨長度等指標。
4.NST及OCT檢測可出現胎心異常,如晚期減速變異減速等,提示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5.超聲都卜勒胎血流頻譜圖測定胎兒臍動脈的血流速,妊娠後期S/D比值>3為異常。
6.尿雌三醇(E3或E/C比值及胎盤泌乳素(hPL)測定。
7.查孕婦血糖,必要時作糖耐量度試驗。
8.抽羊水查肌酐、脂肪細胞計數,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與泡沫試驗並結合遺傳諮詢,必要時作羊水細胞染色體培養與核型分析。

判斷方法

可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但仍然有約一半的病例原因不明。導致胎兒偏小的常見原因有:①母體因素,如孕婦營養不良、偏食、妊娠劇吐、攝入蛋白質及維生素不足、吸菸、吸毒、精神壓力、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妊娠合併內科疾病等;②胎兒因素,如染色體異常及胎兒畸形、宮內病毒感染、多胎妊娠;③胎盤因素,如胎盤發育不良、胎盤功能下降、臍帶過長或扭轉打結等。此外,孕婦孕期接觸有害化學物品、X線照射、生活及工作周圍環境污染等,也有一定的影響。發生的原因,有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卻不太清楚,像“我”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就是由於妊娠合併紅斑狼瘡所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可能發生在孕期中的任何時間。孕早出現的發育遲緩通常與染色體異常、母親疾病或胎盤嚴重異常有關。孕晚期(孕周32周以上)則多為其他原因。

治療方案

1.左側臥位休息。高蛋白飲食,加強營養。
2.間斷吸氧,每次1h,2~3/d。
3.藥物治療
(1)舒喘靈2.4mg口服,3/d。7d為一療程。
(2)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及丹參注射液8~16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靜滴,l/d,7d為一療程。以疏通微循環,改善胎盤功能。
(3)複方胺基酸溶液100ml,靜脈注射,1/d。7d為一療程。
4.加強監護
(1)觀察胎動,3/d。
(2)胎兒監護,NST至少每周1次,NST無反應型應做OCT。OCT為陽性者酌情終止妊娠。
(3)超聲監測,羊水指數或羊水池最大深度,每周1次。
(4)尿E3,或E/C比值測定,每周1次。
5.產科處理
(1)經治療胎兒生長情況及胎兒胎盤功能均良好,可繼續妊娠,但不能超過預產期。
(2)經治療無效而且胎兒胎盤功能測定有異常者,則在分娩前1~2d給潑尼松或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後,應儘快終止妊娠。
(3)有下列情況應立即剖宮產結束分娩:①NST為無反應型,CST為陽性者。②B超測定羊水過少,並有羊水Ⅱ度以上胎糞污染者。③胎兒生長遲緩的孕母並發其他高危因素,且病情嚴重或合併產科異常者。
6.宮內生長遲緩的新生兒處理
(1)分娩前做好各項急救準備。
(2)胎兒娩出後應立即在氣管插管下徹底清除呼吸道羊水、胎糞,預防呼吸窘迫綜合徵(RDS)。
(3)保暖。
(4)及早餵葡萄糖水或開奶。

預防

預防策略:有時即使母親身體健康也會發生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但某些因素確實可增加宮內發育遲緩的風險,例如吸菸或母親營養不良。以下5種是你可以做到的防範風險的辦法:
1.請立即戒菸。
菸草會損害胎盤,而胎盤是寶貝獲取“食物”的唯一通路。戒菸永遠不嫌遲。胎兒出生前一半的體重是在懷孕最後三個月里獲得的。
2.立即戒酒。
即使懷孕期間有一天喝酒都會造成寶貝發育遲緩。酒精還會傷害寶貝的大腦。在懷孕期間的任何時期都要防範酒精的危害。
3.立即戒掉成癮藥物。
幾乎所有成癮性的藥物都會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如果你戒除藥物出現停藥反應,請徵詢醫生的意見。
4.高質量飲食。
醫生可以告訴你最佳的食物。
5.保持定期檢查和就診。

病因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指胎兒出生體重低於同胎齡平均體重的第十個百分位或兩個標準差。如果胎齡已達37周,新生兒體重低於2.5千克,也稱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發生的原因有:
①孕婦因素:胎兒體重差異40%來自雙親的遺傳因素,且以孕婦的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與孕婦孕前體重、妊娠時年齡以及胎產次相關。如孕前體重低於54kg,妊娠時體重過小或過大,發生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機會均增高。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和能量供應不足,長期低氧血症或氧轉運能力低下,妊娠合併腎臟疾病,嚴重貧血、嚴重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慢性高血壓等各種慢性血管疾病,影響子宮及胎盤血流及功能,導致胎兒營養不良,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時均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此外,孕婦吸菸、酗酒、濫用藥物等不良嗜好以及社會狀態、經濟條件較差時,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發生機會也增多。
②胎兒因素:胎兒患有遺傳性疾病或染色體病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出現時間較早,如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以21、18、或13三體綜合徵,Turner綜合徵等較為常見。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時,如胎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弓形蟲、梅毒螺旋體等可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雙胎妊娠也可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③胎盤和臍帶因素:胎盤梗塞、炎症、功能不全,臍帶過長、過細、打結、扭曲等不利於胎兒獲得營養,亦可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