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於張家口市,北靠泰頂山,南臨洋河水,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人稱“京西第一府”。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

概述

宣化古城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於張家口市。有“京西第一府”之譽,是中國北方歷史上重要的古城之一, 城池是中國古代城垣建築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處。古城北靠燕山山脈中的泰頂山,南臨永定河上游之流洋河,京包鐵路從城南經過,城北的京張高速公路與北城牆平行。

宣化古城至今已有126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軍城、皇城”,至今保存著眾多的文物古蹟。現如今是河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現有七大旅遊景區,共20處旅遊景點,大遼文化城——遼代地下的藝術殿堂、明清歷史文化一條街、城垣遺址公園、宗教文化、中國古葡萄園、碾溝生態景區等 。

歷史沿革

..

宣化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夏商時,宣化先後歸屬冀州、幽州,春秋時為燕國北境。由於地處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居溝通南北之要衝,故宣化歷來是漢族和東胡等少數民族聚集地。

戰國時燕國大將秦開率兵擊破東胡,拓地千餘里,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宣化屬上谷郡。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天下分為36郡,宣化仍為上谷郡。

宣化城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動工展築。

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橞被封宣化,也以封地為名叫做谷王,建成規模宏大形制近似都城的大邑。

道光年間,宣化府在天泰寺街東口建了一座木製單孔布瓦歇山頂的“古上谷郡”牌坊,以昭示宣化歷史的源遠流長。最早使用“宣化”名稱的是金代,後來行政建制和名稱又有過多次變化,再次使用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直隸巡撫郭世隆為改革地方稅政,上疏朝廷,廢除宣府鎮衛、所,設定宣化府,統領三州八縣,為表“宣揚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奏請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

..

1913年廢宣化府,存宣化縣,屬直隸省口北道。
1929年廢道,宣化縣直屬察哈爾省。
1939年日偽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在宣化設察南政廳。
1943年改置宣化省,為偽宣化省會所在地。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
1946年1月設立宣化市,為察哈爾省會。當年10月,國民黨政府占領宣化,置宣化縣。
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恢復宣化市建置,屬察哈爾省。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為察南專區宣化鎮。
1950年2月仍恢復市建制並於1952年底改隸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銷宣化市,置宣化城區為宣化鎮,屬張家口市。
1958年11月,宣化縣、鎮合併。
1959年6月,改合併後的宣化鎮為宣化區,仍屬張家口市。
1960年7月,撤宣化區,改置宣化市,屬張家口地區,由張家口市代管。
1961年6月,恢復宣化縣建制,仍市、縣分設。
1963年3月改宣化市為張家口市轄區至今。

主要景點

宣化古城牆

..
宣化古城牆始建於明洪武27年(1394年),周長12120米,正方形城堡,為明長城九鎮之首,比同時代西安城、太原城還要大。宣化古城原來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門,北有廣靈、高遠二門,東有定安門,西有大新門。城門森嚴威武,每門墩台上建有城樓,四門外築瓮城,瓮城之外有月城,月城外挖護城河,設吊橋,南城門外有一周長四里的關城。城外四角築高台,建懸樓;四周建有護城台,士卒守衛,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鎮朔樓

鎮朔樓又名鼓樓。位於清遠樓南200米。建於明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得名於鎮守宣府的總兵官所掛“鎮朔將軍”印。是一座重檐九脊歇山頂建築,通高25米,占地面積1052平方米。北面頂層檐下懸掛著一塊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視塞北,途經宣化時親筆手書的“神京屏翰”大木匾,長6.6米,高2.4米的,字蒼勁有力,與框線雕刻出姿態各異的龍紋渾然一體。樓內置巨大更鼓一面,為報時之用,是宣化城內重要的標誌性建築。

清遠樓

宣化古城宣化古城

清遠樓又名鐘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木結構建築,是宣化的標誌性古建築之一。二樓懸掛明嘉靖十八年鑄八卦銅鐘一口,鍾高2.5米,口徑1.7米,重約萬斤,乃宣府鎮城之鐘,鐘聲宏亮,方圓40華里之內皆可聞其音,樓北的匾額“聲通天籟”四字,確切地形容了鐘聲的遼遠 。

拱極樓

永樂年間,宣化修建了四座城樓、四座角樓,其中的昌平門樓即現在的拱極樓,系宣化古城防建築的一部分,拱極樓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兩層通高24米。下有南北走向券洞,與古城牆連為一體,是宣化南城門樓,又稱昌平門樓,明代稱著耕樓,為重檐歇山頂布瓦小式建築。

五龍壁

五龍壁位於張家口教育學院宣化分校(原宣化師範)院內。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原為彌陀寺中一處藝術建築,為座山式影壁,坐東向西,磚雕仿木結構,通高5米,寬4.15米。五龍壁除五條巨龍外,另有能獨立成畫的小型圖案61幅,飛禽走獸、花鳥魚蟲與五龍圖相互襯托,非常壯觀。

古城牆不斷遭人為破壞

宣化古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2013的)當地政府正在進行北城牆修復工程。這座經歷了600多年風雨的宣化古城牆,在現代文明中不斷遭遇“黑手”:牆體開口、人為鑿洞、拉網架線……甚至修好的城牆又遭破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