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歷史

與古遺址的形成截然不同,古墓葬不是歲月無意識的積澱。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墓葬就是定格的歷史,它所蘊藏的文化內涵不可窮盡。 ·發表過《山東龍山文化大型墓葬分析》(《考古》2000.1)等論文30篇。

內容介紹

生命是短暫的,而死亡是永恆的。早在幾十萬年以前,人類在對死亡的恐懼中開始重新審視死亡,人門不再像其它生靈那樣任自己故去的親人曝屍荒原,而是有意識地埋葬親人的遺骸,於是墓葬就出現了。
與古遺址的形成截然不同,古墓葬不是歲月無意識的積澱。人類比照現實生活,刻意經營未來的長眠之地,有很多墓葬甚至是死者本人生前親自主持經營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墓葬就是定格的歷史,它所蘊藏的文化內涵不可窮盡。正是由於墓葬形成的這一特殊原因,日前考古所得的絕大部分珍品都來自於墓葬,而盜寶賊也把目光集中在這裡。不管是僅能容身的貧民墓穴,還是高聳入雲的皇帝陵寢,都是我們破解紛繁複雜的墓葬意識和墓葬制度,乃至破解整個古代社會的鑰匙,這是先人留給我們彌足珍貴的遺產。
每一座即將打開的墓門外都有我們的期待。穿越時光,凝固的歷史會因為我們的執著而解凍。

作者介紹

·于海廣教授(博導),1948年5月生。
·山東大學學士(1974)。
·山東大學博物館館長、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分黨委書記、考古與博物館學系主任。
·發表過《山東龍山文化大型墓葬分析》(《考古》2000.1)等論文30篇。
·出版過《田野考古學》(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山東大學文物精品選》(齊魯書社2002)等著作。
·主持教育部課題一項、中美合作課題一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