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民說

官話民說

習近平一路走來“花絮”不斷,每到一地都會用最樸實的民間語言講述一個故事或闡述一個複雜的道理。 在當天友好團體午宴上,習近平不惜濃墨重彩用了相當長的時間講述了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到場的美國人。 17日,為了說明兩國地方交流的源遠流長和重要性,習近平在洛杉磯會見中美省州長時舉了自己父親習仲勛的故事。

定義

在闡述官方觀點時,用最普通的民間語言、平常故事來說明問題,達到更容易令人接受的效果。

由來

2012年2月13至17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應邀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為期五天的美國行“官話民說” 話語方式充滿故事性與人情味。
習近平一路走來“花絮”不斷,每到一地都會用最樸實的民間語言講述一個故事或闡述一個複雜的道理。其“官話民說”“有話直說”的風格凸顯了他極富故事性和人情味的獨特話語方式。面對敏感問題,習近平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面問題、闡明立場、化解分歧,“太平洋兩岸足夠容納中美兩國”。

圖為習近平與老朋友敘舊場景圖為習近平與老朋友敘舊場景
15日,習近平在華盛頓講述了一個動人的“鼓嶺”故事,一美國加州大學物理教授臨終前一直念叨著兒時生活的中國故園“KULING”,教授夫人為圓丈夫之夢多次到中國尋訪未果,後在一留學生幫助下確認就在福州鼓嶺。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報上看到這個故事後,立即將教授夫人請到鼓嶺,圓了夫婦倆一個中國夢。在當天友好團體午宴上,習近平不惜濃墨重彩用了相當長的時間講述了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到場的美國人。
17日,為了說明兩國地方交流的源遠流長和重要性,習近平在洛杉磯會見中美省州長時舉了自己父親習仲勛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大拉近了洛杉磯與中國的聯繫,也拉近了習近平與美國民眾的心理距離。
16日,習近平在拜會美國國會領袖時就曾遇到了“刁難”,參議員麥凱恩向他提出了人權、朝鮮、敘利亞等一系列問題。習近平從容應對,他的一句:“麥凱恩參議員,你的直言不諱在中國也很出名”引發現場哄堂大笑,一下緩和了緊張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