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心病

官心病

官心病,官員遭受焦慮、抑鬱、失眠、多病的折磨。在權力光鮮的表面背後,一些扭曲的官場怪現象扭曲著官員的心靈,給他們帶來巨大壓力,而官場環境又決定了他們的“心病”難為外人道,壓力無法紓解。許多案例和研究都證明,中國的“官心病”已相當嚴重,從中央到地方,從科級至部級,皆難以倖免。

簡介

官員自殺官員自殺

2011年10月6日下午,紹興市計生委主任葉錦茹,從紹興國際大酒店14層縱身跳下身亡,年僅50歲。自殺不是稀有事件,但鑒於自殺者的不同身份,像葉錦茹這樣的官員自殺,應有更沉重的社會警示意義。近年來媒體披露的官員自殺,已非個案。從級別上看,從普通科員到廳局長,還有主政一方的首腦;從誘因上看,或仕途受阻,幕僚爭鬥,腐敗事發,或家庭失和,病痛緾身,情感失落;自殺方式則五花八門,上吊,溺水,跳樓,臥軌。

相比於龐大的幹部隊伍,官員自殺的絕對數微乎其微。但有調查表明,自殺官員的背後,緊跟著為數不少的精神抑鬱、心理有疾者,如果得不到有效調適與救治,他們很可能步其後塵,走上絕路。經驗證明,自殺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鬱積的暴發,病態的極致。

《南方周末》將官員心理疾患稱之為“官心病”,很形象,很貼切。所謂心病,主要不是生理上而是心理上的,是精神世界而非物質世界出了問題。但不論是肉體還是靈魂,心有疾,輕則痛苦,重則奪命。

表現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曾透露,在該院就診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務員約占10%,比其他任何一種職業的患者都要多。心理問題給官員們的影響,重則罹患心理疾病、尋短見,輕則帶來生活上的許多困擾。

失眠是困擾很多官員的大問題,而“失眠又是不少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不少官員有疑病傾向和強迫傾向。前者是總懷疑自己身體有病,害怕在工作中猝死,保持高度戒備的心理,吃了不少冤枉藥,消耗了不少滋補品;而後者是要求做事萬無一失,行事風格謹小慎微,事必躬親,活得很累很辛苦。

就官員的級別而言,處於“夾心”層的中層幹部心理健康狀況最差,由壓力導致的心理枯竭程度最嚴重。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對3500餘名幹部的調查結果則顯示:越往高層,心理壓力越小;處級以下幹部比處級以上幹部感受到了更大的家庭與工作平衡的壓力;30至50歲的幹部壓力感受,大於30歲以下和50歲以上的幹部。

導致原因

官員壓力大導致的官心病官員壓力大導致的官心病

一名中央機關幹部的經歷便是證明:他在處級時工作出色,提到副局級一年後就開始生病,身體難受,無法工作。他跑遍北京各大醫院,卻發現各項指標都正常,很難找出生理上的病因——事實上是心理壓力導致了他的疾病。

藉助心理學研究,“黑手”漸漸被廓清——壓力。在今天的中國,當官面臨的壓力超過許多職業。壓力來自五個方面:工作責任重大,民眾期望值高,工作量大,升職困難,目睹腐敗現象。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龍立榮的分析認為,官員自殺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官場人際關係微妙複雜,官員晉升壓力大;二是責任政府之下,官員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三是受腐敗牽連。

無論高級官員還是基層幹部,“向上爬”時都會遇到壓力。在升遷體系下,有限的崗位滿足不了很多人的職業追求,關係、人情等潛規則又令升遷規則不明晰。未被提升的一些人會因為感受“不公”而情緒低落,出現很多心理反應。就算順利提升,也不能一勞永逸。一位專家提及,有一名廳局級女幹部,能力很強,提拔速度很快,但到廳級後,發現工作複雜,開始失眠。尤其令她困擾的是,有幾個處長她管不了,想換人也不可能。她感覺茫然、無奈,無法突破行政體制的牽制,漸漸出現心理問題。

分類

觀察不同個案,官心病似有良性、惡性之分。

良性官心病

官員面臨諸多壓力官員面臨諸多壓力

良性者,體現為工作壓力大,力不從心之感愈來愈濃,深陷被問責的愧疚與憂慮而難以自拔;職務升遷方面,執著於以正當路徑追求仕途上進,但往往機遇不佳,空間逼仄,由此而抱怨不公,灰心喪氣。這樣的人,多是理想主義者;而理想主義者的官心病,主要是一個自我調適的問題,怎么想,怎么比,很重要。職位就那么多,給別人你認為不公,給你也未必眾人都服氣。你羨慕別人仕途順達,在更多人眼中或許你就是幸運者;何況官位之外,生命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惡性官心病

惡性官心病則表現為,身在體制內,卻蔑視體制所系的一切正當約束;享用著體制賦予的權力和諸多福利,卻肆意踐踏這個體製得以存在的道義基礎。攫取權力,不齒於買官賣官也不憚雇凶剷除攔路者;貪占財富,敢取民脂民膏也有膽挖國家牆腳;道德淪喪,不講廉恥更不怕千夫所指。可以說,如此官心病已名副其實病入膏肓,指望其自我救贖而自愈是不現實的。

解決方案

日趨嚴重的官員心理問題已經受到中央和各地密切關注,各種有關幹部心理健康的講座、書籍風靡一時,浙江等地還開展了公務員心理健康促進試點工作,省委書記幾度批示。組織部門亦與時俱進,在幹部考核中愈發重視心理健康指標。

重拾信仰(不是那種宣誓於大庭廣眾而是內心遵循的行為準則),能使人於困境、逆境中保持淡定平和、樂觀進取之心;平抑欲望,能引人寧靜致遠,拒絕誘惑,情趣乾淨,胸懷廣闊。只是人們必先設法滿足兩大前提:創造一個健康的官場生態,讓官員可以且樂意保持健康的信仰,而不是徬徨搖擺、進退失據;以健全、剛性的制度,敦促所有官員都能守住健康人格的底線,而不是身陷囹圄才有遲到的懺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