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姓

完姓

源於子姓,出自西周時期宋國締造者微子,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⒈最早記錄為宋代,羅泌《路史》,完氏是桓魁的後人。鎮江重慶堂完氏,回族人。謹慎遵祖善,福聚志克立。順保金壁體,嘉祥遂汝業。重慶堂完氏和漢姓完無關。⒉回族和女真完顏的關係,據《萬姓宗譜》,金亡後,曲阜的完顏一族為避禍,分為完、顏兩姓逃難,後入回回人。⒊漢姓完,出於周大夫微子,微子封於完,今河北完縣,其後人以完為氏。

基本介紹

完姓完姓

完[完、寬,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亦可讀作huáng(ㄏㄨㄤˊ)或wáng(ㄨㄤˊ),就是不可讀wán(ㄨㄢˊ)]

完姓起源

⒈最早記錄為宋代,羅泌《路史》,完氏是桓魁的後人。分布於隴西等地區。與女真的完顏沒有關係。

鎮江重慶堂完氏,回族人。排行共30字:永大盛國士,長守恩定利。謹慎遵祖善,福聚志克立。順保金壁體,嘉祥遂汝業。重慶堂完氏和漢姓完無關。

⒉回族和女真完顏的關係,據《萬姓宗譜》,金亡後,曲阜的完顏一族為避禍,分為完、顏兩姓逃難,後入回回人。是為完姓女真入回說。

⒊漢姓完,出於周大夫微子,微子封於完,今河北完縣,其後人以完為氏。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西周時期宋國開國君主者微子啟,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據史籍《希姓錄·十四寒》記載:“完氏,微子之後。”微子,名子啟,後世為了避漢景帝劉啟之名諱,改稱“子開”,朝歌人(今河南淇縣),微子啟的原封地在微(今山西潞城),爵為子爵,所以被尊稱為“微子”。微子啟是商王帝乙之長子,紂王的庶兄。他曾多次親諫紂王,見“紂終不可諫”,便問謀於太師箕子、少師比干。箕子認為“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微子認為有理,便遠離紂王回到自己的封國微,後來微子又遷到今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西北部一帶臨湖山地,所以那一帶也稱作“微”,其山改稱微山,其湖改稱微山湖。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微子持祭器造於武王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周武王說明自己遠離紂王的原因。周武王很受感動,乃“親釋其縛,復其位如故”,仍為上卿士。約在周成王姬誦三年(公元前1100年)左右,周公姬旦在平滅了紂王之子武庚祿父的叛亂之後,以周成王姬誦之命封微子啟立國於宋地(今河南商丘),負責管理殷商王朝的遺民。微子啟遂成為宋國國君、始祖。微子啟壽終之後,葬於今山東微山湖中間的微山島西北部高崗上。至聖先師孔子稱微子(宋國始君)、箕子(朝鮮國始君)與比干(殷商終君)為“世之三仁”。微子墓前有古碑四通,主碑上有漢朝名相匡衡所書的“殷微子墓”四字,碑額為“仁參箕比”。“箕”指箕子,“比”指比干。微子啟為官屢屢諫正,為君持仁以恆,為政賢能,為殷民所愛戴,所以被後世之人稱作“完仁之君”。

“完”,在古代是“恆久”之意,讀音為胡官切。故爾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完氏,為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正確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古女真族完顏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完顏氏,滿語為Wanggiya Hala,以部為氏,為滿洲鑲黃旗之核心。完顏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稱白號之姓(貴族之姓),源於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金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擊敗大遼國創建金國後,為金朝國姓,後來金國滅了北宋王朝。完顏氏分宗室和非宗室兩支,即明朝時期稱謂的“王甲部”。完顏氏世居完顏(今黑龍江哈爾濱阿什河流域)、訥圖(今遼寧瀋陽)、喀拉沁(今內蒙古喀拉沁旗)、英額(今遼寧通化)、佛阿拉(蘇克素滸河支流加哈河與首里口河之間三角形河谷平原的台地上)、新京(今吉林長春)等地。在金國滅亡之後,皇族完顏氏主要聚居在中國南、北兩個不同地方。當時跟隨皇帝左右的宗室,大部分集中在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不肯南下的宗室,仍集居於上應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經歷了元、明、清、民國至今近八百年的滄桑變化,幾乎全部被漢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所同化。後所冠漢字單姓甚多,有完氏、汪氏、王氏、鄢氏、張氏、顏氏、趙氏、顧氏、瀛氏、魁氏等。此外,在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中也有完顏氏,皆為金國人在元朝時期加入元籍者,亦有稱漢字單姓完氏者,同宗同源。

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之完氏,正確讀音為huáng(ㄏㄨㄤˊ),為“完”的古讀音,即雨方切,亦即“皇”之音,以念先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創金國之王的功績,後世有省音為wáng(ㄨㄤˊ)者。

第三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金國時期古女真族完顏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民完氏,據文物《重修朝真寺碑陰題名》記載:“‘完’,源出完顏氏,金人裔也。金大定年間,禁女真人勿得混漢姓,故去完而為顏氏,惟在曲阜不敢與兗國之姓,特稱完氏。”

該支回族完氏實際上就是宋、金時期女真族人的後裔,祖上曾經是金國的王族貴胄,因此沿用“完顏氏”為自己的姓氏,後避諱先賢顏回之聖稱,省改為漢字單姓完氏,與第二個淵源一致,但其姓氏的正確讀音作huáng(ㄏㄨㄤˊ),取“完”的古讀音,即胡光切,亦即“皇”之音,以念先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為金國之皇的功德。

得姓始祖

微子啟、完顏旻(完顏·阿骨打)。

遷徙分布

完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四十九位,以洛陽、桓州、恭州為郡望。

今雲南省的昆明市波羅村,河南省的洛陽市、鹿邑縣、平頂山市汝州市,甘肅省的涇川縣,江蘇省的鎮江市、睢寧市、揚州市,山東省的曲阜市、微山湖市,重慶市的萬州區等地,浙江省衢州 地區,均有完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洛陽:亦稱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該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的曹魏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故城轄地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周王朝的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於新莽、唐朝、五代後粱、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桓州:桓州城是金國西北邊境的軍事重鎮,城址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俗名四郎城。金國為了抗擊蒙古軍南下,在北部邊境地帶挖掘了壕塹,派兵沿壕築堡屯守,並在沿線設定了三處招討司,即東北路招討司、西北路招討司、西南路招討司。這些招討司設定在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後的天會年間(公元1123~1134年)。《金史·耶律懷義傳》記載他於天會初年任西南路招討使,金國天會十年(壬子,公元1132年)改任西路招討使,說明至少在公元1132年時就已有了西北路招討司。西北路招討司所在地桓州城,為金代興築,以其地為漢朝烏桓族世居之地,所以命名為桓州。桓洲所在地為灤河上游,為遼代皇帝夏“捺缽”的地方。灤河發源於今河北沽源縣境,河水發源的山遼代稱為炭山,炭山北面稱為涼陘,為避暑勝地。灤河上游為自南向北流,流經今正藍旗政府所在地附近折向東流,河床兩岸為廣闊的沖積平川,金世宗仿效遼代皇帝的“四時捺缽”,選定灤河上游的平川為夏“捺缽”地點,原名為局裡滸東,由於河岸的川地上盛產金蓮花,便將這一帶川地更名為金蓮川。金蓮花在夏秋時節盛開,花色金黃,嬌艷誘人,金世宗尤其喜愛,說是“蓮者連也,取其金枝玉葉相連之義”。現今這一帶仍生隊著這種著名的野花,成片地復蓋在夏秋季節的河旁綠色草原上,別有一番情趣。西北路招討司最先設在燕子城,為皇帝常在此設宴和賜賞各部族而得名,為宴賜的意思,後改設撫州,城址在今河北張北縣境。金世宗多次來到金蓮川避暑,並築有景明宮、揚武殿等宮殿。金世宗大定年間(公元1161~1189年)移刺子敬考慮到皇帶的安全,西北路招討司又在皇簾行宮範圍的內側,便請求將西北路招討司北遷至壕塹附近,以便護衛皇帝的夏“接缽”。於是金世宗使命西北路招討使斜里虎北遷至壕塹附近,在金蓮川上興築起桓州城,軍額為威遠軍節度使,西北路招討司移至桓州城,成為金國在西北邊境的一處軍事重鎮。移刺子敬於金國大定二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致仕退休,故築桓州城當應在金國大定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182年)以前,金國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以後的這段時間裡。金章宗明昌三年(壬子,公元1192年)改桓州為刺史州,在舊桓州之北約十五公里另築新桓州,即今正藍旗四郎城。金國設定的招討司,除了管領其界內壕塹沿線的防守外,而且是管領當地少數族的政權機關。它有著固定的轄區,既要管領其轄區內的女真族猛安謀克村寨,又要管領境內的契丹、奚、渤海、汪古等部族,甚至負責與邊境以外的部族交往。在各部族地區設定部族、群牧三級政權,設定部族節度使、詳穩、么胡、司吏、習尼昆、撻馬等官吏。部族節度使為部族最高長官,下設詳穩等官職,通常各部族立為一紮,每設詳穩為最高長扎,此以下分設若干么胡。因此稱各部族為縱人,由各部族人組成的軍隊通稱為規軍。西北路招討司境內的契丹族人口較多,因此有些時候用規人來代表契丹人。西北路招討司下屬的扎,已查明有蘇漠(速木)典扎、胡都(胡睹)、霞馬(轄木)、失魯(石壘)扎等。紙字原來是契丹大字,後來混入漢字內使用,一般人都瀆音為糾,也有人讀作右的,出土文物上又寫作風,多了一“人”旁。金國正隆五年(庚辰,公元1160年)西北路招討司的譯史撒八抗海陵王徵調各地兵卒征宋,殺死了西北路招討使,取出討司庫藏兵甲造反,遺八在戰爭中死去,由窩斡繼立為都元帥,又自立為帝,改元天正,率眾與金兵抗爭,輾轉於臨州、泰州、濟州、韓州一帶,並曾攻下過意州,直到金國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兵敗身亡,這一次反金戰爭才被平息。桓州城址(四郎城)平面呈方形,城牆用土夯築,殘高五米,南北向,東西長約一千零五十二米,南北寬約一千一百三十六米,城外例加築有馬面,而馬面間距離約六十米,現有東、西兩城,並加築有瓮城。城內東北角築有子城,長寬各約二百九十米。中部及西南隅,有大型建築台基。城內主重街道遺蹟,可大致辨認出來。金世宗從金國大定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開始,每年或隔年到金川避暑,以仿效遼代皇帝的夏“捺缽”大多是在農曆4、5月從中都出發,農曆8、9月返回中都,往返時間四~五個月。金世宗在金蓮川的主要活動是狩獵和宴賜各部族首領。金大定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185年)趙秉文賦有“金蓮”詩一首,詩云:“一望金至五色中,離宮風月滿雲龍;向來蒸苫香銷盡,何許薔薇露染濃。秋水明邊羅襪步,夕陽低處紫金容;長陽獵罷回天丈,萬燭煌煌下翠峰。”描述了金世宗在金蓮川狩獵的情況早出晚歸邀游於秀麗的景色中。金世宗到金蓮川的更重要活動是宴賜各部族首領,當時蒙古部已經倔起,用宴賜方式羈磨各部族首領,並在燕子城、羊城、狗爍等處開設榷利用“按缽”之名,巡邊耀武,安撫北邊部族,以鞏固邊防,才是他真正的意圖。所以在章宗時,北邊戰事頻繁,皇帝也沒有閒情逸緻去坐夏打圍,取消了到金蓮川的夏“捺缽”。只能在中都附近搞起象徵性的“捺缽”。涼陘上的離宮別墅也隨之而荒廢。

恭州:亦稱巴郡、楚州、渝州,即重慶。距今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十一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極盛時期巴國疆域以原重慶市為行政中心,管轄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自秦漢以來的歷朝歷代,這一區域多數時期為一個統一的行政轄區,其行政中心設在原重慶市。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隋朝開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因重慶地區有渝江(長江支流從江津到巫山的五百七十二公里重慶段,包括嘉陵江、烏江、綦江、大寧河、涪江等各支流沿線),遂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宋朝淳熙十六年(己酉,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清朝光緒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民國二十六~三十五年(公元1937~1946年),日寇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國民政府移駐重慶,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陪都,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仍為直轄市。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畫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闢為沿江開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1997年3月14日,經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准,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

桓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四郎堂。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慶堂,這是今江蘇省鎮江市完氏宗祠的堂號。

歷史名人

完繼文:(公元1930~今),廣東番禺人。著名口腔科醫學專家。1950年10月參加工作。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三醫院、廣西中醫藥研究所、南寧市工農兵牙科診所等單位工作,現在南寧市二輕醫院退休,曾任口腔科主任。寫有論文《如何在口腔科門診中施行保護性醫療制度》、《牙科手術後感染及出血的防治》、《祖國醫學對周病的認識與治療》等,其中《中藥黃蓮治療牙槽膿漏》、《中藥治療頜骨骨髓炎》、《面神經周圍麻痹中藥療法》三篇論文獲得“南寧市人民委員會”獎狀,市長授獎。1981年、1982年、1983年被評為南寧市先進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