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馬麟荷香消夏圖

宋馬麟荷香消夏圖

宋馬麟荷香消夏圖是一幅中國古畫,創作於宋代。稷山興比寺壁畫位於山西稷山縣西南小寧村。創建於隋開皇十二年(600)。寺內除前院無壁畫外,中院和後院均有大量壁畫。中院南牆原來有七佛像,居中一尊大佛,兩旁各有一菩薩侍立,次為二佛像,又次為二女立像,又次為二佛像,又次為二女跪像,又次為二佛像,最後為二女立像。

基本信息

宋馬麟荷香消夏圖 

 【名稱】宋馬麟荷香消夏圖
【類別】中國古畫

..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文物現狀】拍賣

 【簡介】

卷,絹本,淺設色。
此圖卷描繪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山水景物。畫中以寬闊的湖面為主體,林中雲霧縈繞,茅庵空落。左岸上亂石嶙峋,柳蔭蔽日,樹上群鳥翔集。在廣闊的湖面上,微波輕盪,碧葉蓮蓮。湖的對岸,遠山逶迤,柳林如煙,小橋曲折,雲霧飄動如練。畫中構景,平遠開闊,布置簡潔。畫中筆法細秀,描物具體,尤其柳樹變化多姿,樹葉絲絲勾出,又如煙動。其用墨以淡為宗,又濃淡相間,著色亦淡雅,更加烘托出了其境界的祥和安靜。
馬麟 ,(生卒年不詳,活動時間約十三世紀),河中(今山西省永濟)人。為南宋畫院祗候。馬遠子。畫學得自家傳,山水、人物、花鳥均極擅長,畫名幾與父齊。

《荷香清夏圖卷》描繪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山水景物。畫中以寬闊的湖面為主體,林中雲霧縈繞,茅庵空落。左岸上亂石嶙峋,柳蔭蔽日,樹上群鳥翔集。在廣闊的湖面上,微波輕盪,碧葉蓮蓮。湖的對岸,遠山逶迤,柳林如煙,小橋曲折,雲霧飄動如練。畫中構景,平遠開闊,布置簡潔。畫中筆法細秀,描物具體,尤其柳樹變化多姿,樹葉絲絲勾出,又如煙動。其用墨以淡為宗,又濃淡相間,著色亦淡雅,更加烘托出了其境界的祥和安靜。
目前正在浙江博物館展出的“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的多數書畫珍品可謂遼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中有一幅南宋馬麟的傳世力作——《荷香清夏圖卷》。
《荷香清夏圖卷》作者:馬麟,麟已作驎,生卒年不詳,活動時間約十三世紀,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南渡後三代居錢塘,遂為錢塘(今杭州)人。為南宋畫院祗候。馬遠子。畫學得自家傳,山水、人物、花鳥均極擅長,畫名幾與父齊。。馬麟畫承家學,擅畫人物、山水、花鳥,用筆圓勁,軒昂灑落,畫風秀潤處過於其父。
馬麟是馬派畫風的主要傳人,其父馬遠與李唐、劉松年、夏珪並稱南宋四大家。《荷香清夏圖卷》是馬麟的重要作品之一。畫家以傳神之筆再現了南宋時杭州西湖的夏日盛景。畫中以寬闊的湖面為主體,林中雲霧縈繞,茅庵空落。左岸上亂石嶙峋,柳蔭蔽日,樹上群鳥翔集。作品採用平遠散點式構圖,雖是長卷,畫面重心卻在右半部。用墨極盡濃淡乾濕變化,並以落點表現荷葉,山石為斧劈皴,遠處煙靄出沒,山巒樹木,隱約可見。畫人物中鋒用筆,瘦硬爽利,畫面用色以汁綠為主,其他如胭脂、石綠、赭石、白粉等用以刻畫細部。此卷構圖較其父更為多樣,獨具匠心,用筆清勁秀潤,設色豐富,顯示出畫家高超的藝術技巧。卷後有高士奇題跋。

相關詞條:

宋馬麟靜聽松風圖 宋馬麟秉燭夜遊圖 宋馬麟樓台夜月圖 宋馬麟橘綠圖 宋馬麟層疊冰綃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