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繼鵬

宋繼鵬

宋繼鵬(?一1863年9月),文賢教起義軍領袖,山東省鄒城市白龍池村人。曾任鄒縣田黃社社長,粗通文字。以誦經書符為人治病取得鄉民信任,創立文賢教。以郭鳳崗為教師,李八、李九、李奉鈞、張樹德、王存芳等為教友,從事傳教活動。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太平軍北伐過魯,捻軍的活動也波及到山東。清廷乃於鹹豐三年(1853年)命各地辦民團,宋繼鵬遂以辦民團的名義購買兵杖火器,建武裝、授官職,定年號為“天縱”,秘密準備起義,附近州縣民眾紛紛來歸。
鹹豐十年(1860年)八月,鄒縣知縣林士琦上書山東巡撫文煜,稱宋繼鵬“反狀已著”,請派兵鎮壓。清政府忙於防捻,無暇顧及。十一月底,林士琦自率地方民團和縣署衙役2000人分道進擊,被教軍打敗。兗州鎮守雙齡、守備張鵬志率300人增援,亦被教軍擊退。十二月初六,敗滕縣民團於城前莊,敗清兵於官莊,擊斃守備姜長清、把總李佐清。起義由秘密轉為公開。
次年春,清欽差大臣僧格林沁派都統西凌阿、副都統舒通額等大舉來攻,並調泗水、曲阜、滋陽、濟寧諸縣民團助戰。宋繼鵬率3000教軍,轉戰至鄒西、濟寧境,所至重創清軍及地方民團。四月末,教軍戰敗清軍。清廷以魯西長槍會聲勢大張,恐相聯結,不得已許降。清軍退去,教軍出山割麥,並以防捻為由,西至點燈山,東至雨山一帶,修牆浚濠,築防禦工事。八月,捻軍人山東,宋繼鵬乘勢復起,聯絡幅軍近萬人,活動於曲、泗、滕三縣之間。曾包圍鄒縣、進逼兗州,與敵周旋二年,互有勝負。
至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清廷抽調部分軍隊監視直魯邊境降眾向東昌轉移。教軍乘機占據鄒境大部村寨,攻打鄒城未克。適逢捻軍李成率部北上入濟寧境與教軍聯合,幅軍首領劉雙印、程四虎兵敗,由嶧縣來投,一時聲勢大振,勢力北至泰安西南之婁德鎮,東人平邑、蒙陰境。但不久捻軍又北上,餘部李成二系李帛被攻滅,劉雙印被捕犧牲,程四虎叛降清軍,餘部教軍仍孤軍奮戰。
在此以前,有鄒縣舉人董乾儒與宋繼鵬聯合,接納教軍據守嶧山七大寨。此時南華觀寨王朝棟被清政府誘降,開門放清軍占嶧山,教軍稍挫。清廷又調淮軍黃國瑞、郭寶昌部由嶧縣北上。僧格林沁亦由淄川開到。教軍收縮在寶泉崮、鳳凰山等處據險固守。激戰月余,諸山次第失陷,郭風崗、李八等被俘。教軍南奔靈山、分距崗山、大步頂等處,至七月二十四日,教軍萬餘全部戰死,血染山谷,宋繼鵬死於亂軍之中,時年60歲余。先前詐降時見其形象者,說其老態龍鍾且有一目失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