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米芾春山瑞松軸

宋米芾春山瑞松軸

宋米芾春山瑞松軸,文物,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此畫石渠寶笈題為宋人春山瑞松圖。此書初版仍之。惟此畫顯為宋高宗以前之作(詩塘有宋高宗題詩)。筆墨高超。米芾以前殆無人能為“米家雲山”而臻此境。茲故改定為米芾之作。該幅左角下。有米芾二小字。此款則為後人所添。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主題與關鍵字:春景、松、江河、湖海、亭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1152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63

故宮書畫圖錄,第一冊,頁281-282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著錄

詩塘 宋高宗題雲。天鈞瑞木。得自嶔岑。枝蟠數萬。乾不借尋。怒騰龍勢。靜奏琴音。凌寒郁茂。當暑陰森。

封以腴壤。邇以碧潯。越千萬年。以慰我心。後有太上皇帝之寶。御書之寶。二璽。

鑑藏寶璽 五璽全。御書房鑑藏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宣統鑑賞。無逸齋精鑒璽。

收傳印記 興霞殿寶。殿寶。半印。玉堂柯氏九思私印。黃琳。另半印不可識。

此畫石渠寶笈題為宋人春山瑞松圖。此書初版仍之。惟此畫顯為宋高宗以前之作(詩塘有宋高宗題詩)。筆墨高超。米芾以前殆無人能為“米家雲山”而臻此境。茲故改定為米芾之作。該幅左角下。有米芾二小字。此款則為後人所添。

作品賞析

該畫表現的是雲霧中的山色。畫的上半部,大片的雲霧已經遮住了山腳,突兀的山峰在雲霧的烘托下顯得生動而有靈氣,呈現著典型的江南風貌。山巒用青綠暈染,再用大小不一、渾圓凝重的“落茄點”皴出層次。畫面的下端,有幾株蒼勁的松樹,筆法細膩嚴謹,筆力強勁;近處的幾株樹形很清晰,而後面被霧靄遮掩著的幾株已經是若有若無了。松樹下有一個簡易的小亭,亭中空無一人,顯得冷冷清清,使原本空寂幽靜的春山又多了幾許淒清的韻味。

作者簡介

米芾(1051—約1108),字元章,號襄陽漫土、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史傳說他個性怪異,喜穿唐服,嗜潔成癖,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他六歲熟讀詩百首,七歲學書,十歲寫碑,二十一歲步入官場,確實是個早熟的怪才。在書法上,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蘇東坡盛讚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獨創山水畫中的“米家雲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雲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世稱“米點”。為後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致使“文人畫”風上一新台階,為畫史所稱道。米芾究竟以書為尚,還是以畫為尚,史家各有側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