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棣

宋林棣

1938年10月,宋林棣邁出了革命生涯中重要的一步,奔向延安。 宋林棣任民政科長,袁澤民任縣工委書記、縣大隊政委。 聽到槍聲後,宋林棣手持短槍,衝出屋門,跑向院子正門。

1938年10月,宋林棣邁出了革命生涯中重要的一步,奔向延安。經在抗大學習的表哥王傳鼎介紹,宋林棣進入軍政抗日大學女生班學習,她刻苦學習,同時更加積極地要求政治上的進步。1945年9月中旬,宋林棣與愛人袁澤民被編入北上幹部團,該團近200名幹部從延安地區出發,歷經長途跋涉,於11月15日到達黑龍江省北安,經統一分配到綏稜縣開展工作。宋林棣任民政科長,袁澤民任縣工委書記、縣大隊政委。
1945年12月25日清晨,縣工委書記袁澤民帶警衛員騎馬去海倫,向海倫中心縣工委領導匯報工作。縣大隊長於蘭閣率部分騎兵去泰安縣,參加省軍區組織的攻打被尚其悅匪幫占據的泰安城的戰鬥,留在綏稜縣城的縣大隊一、二連卻在國民黨綏稜縣黨部代理書記趙中富等反動分子的策劃下,準備乘機叛變。26日凌晨二時許,以二連為主的叛軍300多人在孟憲久的帶領下,攻打縣政府工作人員宿舍,國民黨特務又糾集一連的叛亂分子合力攻打縣大隊部。
聽到槍聲後,宋林棣手持短槍,衝出屋門,跑向院子正門。可是,叛匪用猛烈的火力封鎖了縣大隊院子的一切出口。宋林棣想突出重圍與其他同志會合已經不可能,她只好一面還擊,一面撤。當她撤到院子的一角時,一排罪惡的子彈向她射來,宋林棣在與叛匪的鬥爭中英勇犧牲,時年35歲。
今天,在綏稜縣東城路上的東北湖公園內,沿著廣場路向里走百餘米,左側為高高佇立的烈士紀念碑,全國好多地方都有與天安門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一樣的建築,很容易辨認。而且題字也相差不多,正面書寫“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後有三座烈士墓,分別是王覲軍、栗本堂、宋林棣。
公園內的烈士紀念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