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林

九牧林

九牧林自唐代開基,歷經1200餘年,世遠支分,派衍閩、瓊、台、浙、贛、湘、桂、川、黔等省、區以及東南亞各國,子孫繁衍海內外,後裔遍及五大洲。東晉初年晉安林始祖祿公入閩,傳十世隋右丞林茂,由晉安遷居莆田北螺村。又五世而至萬寵,唐開元間任高平太守,生三子:韜、披、昌。韜公之孫攢,唐德宗立雙闕以旌表其孝,時號“闕下林家”。披公唐天寶間授太子詹事,贈睦州刺史,由北螺遷居澄渚烏石(今析出屬西天尾鎮龍山村),生九子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茛、皆官刺史,世稱“九牧林家”。“九牧林”開派始祖—林披,林披生九子,名葦、藻、箸、薦、曄、蘊、蒙、邁、蔇,兄弟九人皆官居州刺史(州牧),時稱“九牧林家”。“九牧林”派系之旺、繁衍之廣、人才之多,堪稱中華姓氏一大望族。

詳細介紹

長房林葦

字敏樹,唐建中初年(780年)明經及第,授朝議大夫,後遷西平太守、端州刺史。生三子:恕、應(前埭祖)、惠(出承林藻)。林葦兄弟九人死後合葬於莆田興化城西尊賢里福平山之原,即今楓林積翠庵後。明刑部尚書、裔孫林俊曾題詩曰:“林顯啟周,百葉彌盛。自晉徙閩,實首鉅姓。瀛高睦祖,三葉從政。篤生大宗,玄默允敬。作刺端州,憲憲有令。九侯並列,錫類衍慶。”

次房林藻

字緯乾,少時與諸兄弟及泉州名士歐陽詹,就讀於“靈岩精廬”(今莆田縣工業區北興教里福平山下)。唐貞元初年(785年),林藻與弟弟林蘊上泉州九日山旅遊,看至高士秦伴名相姜公輔游時留下的一首題刻。林藻很有感慨,後來林藻在度梨嶺參加應試時,他寫下《合浦還珠賦》:“彼鵠彼鵠,睨在堅目。取乃得速,公試合浦還珠。”他寫後睡了一會兒,夢見神人告訴他:“何不敘珠之去來。”醒來後,就修改為:“珠之去兮,山無色兮。氛霧冥冥,海無光兮。空水浩浩,珠之來兮。川有媚兮,糧站風習習。地有潤兮,生物振振。”主考官杜黃裳看了後稱讚說:“敘珠之來去象有神助。”因此題點了林藻。唐貞元七年(791年)登尹樞榜進士(與歐陽詹同榜),為閩中破天荒第一人。哥哥林葦、弟弟林蘊也明經及第,題詩:“昔向嶺頭題姓字,不穿楊葉不言為。而今各折一枝桂,同向梨嶺聯影飛。”林藻初授容州支使,後遷殿中侍御史、嶺南節度副使、江陵府使。林藻善文,著有雜文一集。其嗣子林惠的後裔散居莆田、仙遊、福州、長樂、連江、福寧(霞浦)、泉州、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廈門、漳州、龍巖和廣東省潮州、梅州。地方志為其立傳:“藻幼知書嗜文辭,恥為遐服農民。遂戒其弟蘊曰:男子窮達在人,豈有常耶!今所重者,明經進士而已。遂使其弟明經而自以進士取科。貞元七年中尹樞科進士及第。蓋閩中在貞元前,未有文進者。初李公奇為是邦始興庠序而獨孤及為新學記云:曼胡之纓化為青衿。藻兄弟與其友歐陽詹聞而恥之。於是刻意進取。後十年藻登第,名動京師。閩中言進士第者始於藻也。初藻試《合浦還珠賦》成,燭下假寐若有人謂之曰:何不敘珠之去來。寤而修之,其辭甚麗。及第後謝恩,杜黃裳揖之曰:敘珠去來,如有神助。時論多美之,官至御史。”

三房林著

字友直,唐貞元六年(790年)明經及第,授歸州巴東令,後遷任邕州經略推官、橫州刺史。無嗣,隨任宗族之人後代為紀念尊其為始祖,居橫州。

四房林薦

字擢升,唐貞元十二年(796年),登入贅榜進士,初授衢州文學、守郊社令,後遷任北陽縣令、韶州刺史。生二子:憑、總(為石亭始祖)。

五房林曄

字若思,由明經擢第,授滄州、景州司馬,賜緋金魚袋,後遷任通州刺史。林曄有二子:愨(前街始祖)、志(雙石、坑邊始祖)。

六房林蘊

芳名碑芳名碑

字夢復,唐貞元四年(788年)明經及第,復應賢良方正科,入蜀為四川節度使劉辟推官。元和元年

(806年)劉辟反,林蘊切諫。劉辟謀反失敗後,林蘊被詔還京都,授予禮部員外郎,後又遷任邵州刺史。其子林願為莆田竹嶼、東井、馬院、後田坑和惠安南埔、永春埔頭、龍巖上杭、江西吉安、廣東諸派始祖。《莆田地方志》為林蘊立傳:“林蘊字夢復。曾祖玄泰瀛州刺史。祖萬寵饒陽太守。父披太子詹事。兄弟九人皆刺史,號九牧林家。蘊曾應賢良方正科。曰:臣遠祖比干忠諫而死,天不厭直,復生微臣。貞元四年,以明經及第,授四川節度使皋推官。皋卒劉辟代之,有謀反。蘊曉以義,辟不聽,復遣書切諫,辟械於獄且殺之。將就刑大喊曰:危邦不居,亂邦不居,得死為幸矣。辟也惜其直,陰戒刑人將抽刀磨其頸欲脅之。蘊叱曰:死即死耳,我頸豈礪石耶!辟知其不屈,舍之斥為唐昌尉。及辟敗,蘊名重京師,遷禮部員外郎、刑部侍郎。劉伯芻薦之於朝,出為韶州刺史。”

七房林蒙

字賢達,由林薦奏授孟陵主簿,遷任金吾衛長史、桐州刺史,終於循州刺史。其子林孫為閩縣始祖。

八房林邁

字大才,生於唐大曆十四年乙卯(公元775年),以經明擢第,授循州興寧縣主簿、同州長史,後遷任商州刺史、雷州刺史,累遷給事中。其子林愈,為漈坑始祖,其後裔播遷閩縣、龍溪、安溪虎丘等地。次子林會,

諱大郎,仕唐武宗會昌(841-846)中興右補充官差,充長莒銀山大使。生長子行誼;次子行謙,仕唐熙(僖)宗乾符三年(876)官至左武衛兵曹參軍。賜紫金緋金魚。行謙生長子林篆,小名萬羅(古田譜載是{萬羅}系林庥小名)?仕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官至信州(即今上饒市信州區)刺史。移居羅源。次子林符,仕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官至同(朝)散大夫,節度使。隨父與伯父從寧德六都後陽轉遷西鄉石壁嶺路旁。三子林休(庥),仕唐昭宗(昭宗無中和年號,應為僖宗中和二和)中和二年(882)明經及第。官至員外郎。遷居古田林洋(今改林峰村)。四子林彥彤,明經及第。後封銀青光祿大夫。遷居古田溫沙陽(今屬屏南縣長橋鎮高溪村)。林會後裔分衍閩東各地以及羅源縣、連江縣、順昌縣嵐下鄉新源村池墩村、建甌等地。

九牧林九牧林

九房林蔇

字延佐,四明處士。他有二子:長子林恩,次子林思(為仙遊、長泰始祖)。

莆田唐九牧

唐九牧祖祠位於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烏石。烏石古屬仁德里澄渚村,為唐九牧林氏發祥地。澄渚古稱“陳俞”,據明代名士俞釗(梯雲齋記)載:“自唐林蘊立券就陳暄市地,築讀書草堂於梯雲齋之北,遂改陳為澄,改俞為渚”。又因延壽溪支流澄溪流經此地,故地名澄渚。

與潮汕林氏

福建林氏開閩始祖林祿自晉代永嘉年間入閩開基以後,就以莆田為南方發祥地,在唐代和宋代,莆田林氏後代先後共有一門九兄弟登進士、任刺史,史稱前九牧、後九牧。九牧後代,很多散居潮州各地。不單林姓,其他各姓莆田籍潮州官吏,也有很大一部分落籍潮州。遷居福建的林祿,傳至十六代林披,已是唐玄宗年間(公元712-755年),林披生有9個兒子,他們是:林葦、林藻、林著、林薦、林曄、林蘊、林蒙、林邁、林既,傳說父與子任刺史(也稱“州牧”)。這時林披已定居莆田。宋代,闕下林家八世孫林伋因官為晉江縣尉,遂家霞州,生子林杞,歷任康、淄、泰、雅州知州,生九子:林景淵、林景佑、林景默、林景輝、林景泰、林景瑞、林景元、林景貞、林景亨分別為知州,稱“父子十知州”、“九牧林氏”“九牧傳芳”、“九牧流芳”。

而潮汕林氏,也喜歡以“九牧世家”炫耀門庭,常把這四個字鐫於門額之上,以此表明自己出自“九牧”派下。

那么,潮汕林氏和“九牧”到底之間有沒有直接的關係呢?

雖然早在林披之前,福建晉安林氏已有人入潮,但大量移居潮州還是在“九牧”之後,由於“闕下林家”聲名大震,出現了莆田林姓人紛紛外出為官的盛況。這時,家族系榮昌盛,人口也十分興旺,在莆田被看作平常之輩的,到了外地就成了鳳毛麟角。因此,這批人便“出仕為官,隨處落籍”。既沾了家族之光,又能到外地尋求發展,自立門戶,何樂而不為呢?

一般來說,現居潮汕的“唐九牧”後代的林姓人,大都是“二牧”林藻和“六牧”林蘊之後。如晉安林19世紀和義(林藻之季孫)生一子名大用,林大用生了7子,五子林華移居饒平縣。元代至正年間,世居福建莆田的林得實,攜眷來潮州做了一名小官,落籍海陽華窖鄉。其長子林呈雙,於明洪武年間到海陽縣(今潮安縣)鹽灶港頭創鄉,次子移居揭陽魯湖,三子移居海陽縣中外莆都。據考證,他們系“六牧蘊公之後”。在族譜上標自己是“六牧”林藻之後的還有泰國著名僑領林伯岐的先祖澄海南砂、董坑二姓林氏,至於明代以後由福建莆田直接移居為潮州者。他們自然也有資格稱“九牧世家”了。

自莆田遷居潮州的林氏另一支人馬,他們雖不是林披旗下的了孫,但有也資格稱“九牧世家”。因為福建莆田林氏後代也另有一支“九牧世家”。他們是晉安林氏的莆田開基祖林茂之後,傳至八代為林欑,為著名大孝子,派下稱“闕下林家”,為莆田林氏望族,林欑傳至林杞。林杞生有9個兒子,皆成進士,也分別擔任刺史知州。此時已是宋代,故稱“宋九牧”,以區別於“唐九牧”。今居潮安仙庭和揭陽東林、山下、秦厝頭、蛟龍、桐坑、東浦、北坑、三洲、霖田等地的林姓乃“宋九牧”之大牧,曾任惠州刺史的林景淵的後代。“宋九牧”的另一兒子名居安者,“官至清光祿大夫,移官來潮,占籍澄海蓬州”(饒宗頤《氏族志》手稿本)。

總之,潮州林氏如果不是“唐九牧”之後,便是“宋九牧”的裔派,這是毫無疑義的。因為現今居住潮汕的林姓人,當然有資格把“九牧世家”高鐫門額之上了。

傳說

唐天寶間,太子詹事兼蘇州別駕林披自北螺村遷居澄渚;唐大曆間,披公第六子林蘊與其兄弟林藻在澄渚草堂埔構築書堂,“為遊戲藏修之所”,並與晉江名士歐陽詹等在這裡切磋學問,勵志攻讀,澄渚書堂成為八閩第一私學。林披治州事十載,勤政惠民,志尚高潔。他辭官歸里後,專心興學育才,以詩禮傳家。披生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蔇九子,個個俱賢。“父子兄弟,恂恂家塾,鯉庭有義方之訓,雁行有禮遜之美。迨學業既成,出應大科,東堂折枝,折無虛歲;棣萼之輝,聳動閩區,萬古歆羨。”(宋王琳《梯雲齋記》語)。藻、蘊九兄弟先後擢明經,登進士第,俱官刺史(州牧),學問、人品聞於九州,後裔子孫播遷海內外,世稱“唐九牧林家”。披公即為唐九牧林氏之開基祖。林披與其兄弟林韜(闕下林祖)、林昌(游洋—霧峰林祖)去世後合葬“澄渚後壟之原”,即在今祖祠東北部坡地處。三墓並列,坐癸向丁,窀穸相連,故名“三台拱曜”。墓南原有《睦州刺史府君神道碑銘》,銘文為林蘊所撰,立石於唐敬宗寶曆年間,五十年後黃巢兵過被毀。

唐九牧祖祠原為唐九牧大宗葦公派下奉祀披公之墓祠。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前埭房知府林鳴盛、材行房知府林及祖主持重建,並繪睦州(披公)、九侯(九牧兄弟)像於其中。清同治十二年(1873),韜、披、昌後裔三房合心捐資追祀萬寵,合祀韜、昌。祠門前矗立清代重修祖祠碑記(今存)。祖祠歷經百年滄桑,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瀕臨圯壞。1986年烏石族人與莆林熱心人士發起重修,得到廣東宗親的鼎力贊助。至1990年,祠堂與東側里社均已修復。

地理位置

祖祠坐北朝南,寬20米,進深16米,建築面積320平方米,祠門與東側里社門毗連並立,歇山頂燕尾翅脊。祠貌古樸端嚴,為明代建築形制。祠門上方石額題祠名“九牧祖祠”,據考為明成化進士莆陽著名學者周瑛書跡。左右兩旁懸掛堂聯:“一門九刺史,三代五廷魁”。(按:“五廷魁”指唐九牧後裔元、明、清三代出了五個狀元,即仙遊籍元至元狀元林濟孫、元至正狀元林亨、莆田籍明永樂狀元林環,明嘉靖廣東潮州籍狀元林大欽,清道光廣東吳川狀元林召棠)。傳世堂聯為:“世業托三山,葉茂於今傳奕葉;宗祠開九牧,雲祁從古肇梯雲。”原有明代林茂達撰題祠聯:“派分九牧大宗,忠孝文章深啟佑;祠占烏山正脈,衣冠科第世聯綿”。堂上高懸主匾題為“澄溪毓慶”。原有一古匾題額“木分榆溯本”,為清光緒舉人林兆騏題撰。堂中供奉萬寵、韜、披、昌及九牧昆仲列祖畫像。廳堂左右上方各懸掛“狀元”、“探花”牌匾,廳牆上鑲嵌巨幅林氏《族范》(明刑部尚書林俊撰)以及九牧後裔林默(媽祖)、林環、林文(明宣德年間探花)、林俊、林潤(明萬曆年間鐵面御史)、林兆恩(即龍江先生,“三教合一”創始人)等列代名賢傳略豎匾。

祠堂簡介

祠堂內今存書題“烏山”(正面)、“種槐”(背面)橢圓形碑刻(高77厘米、寬60厘米、厚8厘米),碑為青石質,書楷陰刻,正面下方刻五言絕句一首,詩云:“烏石開靈境,白雲護草廬。徑中松菊在,解組賦歸歟”。落款為“端州”。(按:“端州”即唐九牧長房一世祖林葦,唐時曾任“端州刺史”。)

祖祠內現存一方唐代大石硯,硯長91厘米,寬54厘米。形制獨特,造型生動,硯邊沿開有水溝,硯池中雕刻一隻小龜。硯側有一出水孔。石硯刻工粗放,古樸大方。據《莆陽比事》記載,蘊藻兄弟以獨孤及《新學碑》“縵胡之纓,化為青衿”之語為憾,“因銘硯泉石,刻志業文”。晉江名士歐陽詹自泉山詣莆,初與藻蘊肄業於靈岩精廬,後於福平山築福平書堂,與藻、蘊兄弟共同研讀,此石硯為他們共用的文房四寶之一。今置於澄渚烏石祖祠內的大石硯為唐代原物。

祖祠前有一千年古井,泉水清冽,井台下方有墨池號“螃蟹迎湫”。井旁今存一石碑,上書“硯泉”二字,落款亦為“端州”。旁邊還有一宋代石孟,題款:“宋天聖間丙寅林穆之造”。

烏山詩碑、唐代大石硯,硯泉墨池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為唐九牧詩禮名家遺存的珍貴文物。

祖祠東側原為烏石里社,現奉祀天后林默娘。

九牧祖祠以其歷史悠久、人文積澱豐厚而聞名於世,世人美其名曰“丹鳳之穴,應龍之潭”。

祖祠附近有梯雲齋,為唐貞元間觀察使李琦在澄渚興學時所創辦之八閩首所公學。至宋代澄渚書堂和梯雲齋皆廢,後由林蘊九世孫林安中於南宋建炎改元之冬重建,林洵美、林仲仁等才美學碩之士則“自著書說”講授於書齋中,澄渚文教之風復盛。

祖祠西五里有唐林九牧墓,九丘並列作龜體,為福建省規模最大的唐代古墓葬,“大躍進”年代遭毀,現僅存墓址及附屬建築積翠庵、放生池,規劃重建為規模宏大的“九牧陵園”,以供海內外九牧林族裔瞻仰拜謁,寄託追本溯源之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