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散文研究

《宋代散文研究》,作者楊慶存,於2011年出版。本書是一部斷代分體文學史研究著作,著者用縱橫交叉、既論又考的方法,對宋代散文體性及散文作家作了論述、品評,爬梳這一時期散文的脈理軌跡,立意高遠,視野開闊,敘次井然。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宋代散文研究

定 價:¥45.00

作 者:楊慶存

出版時間:2011-3-1

頁 數:377

字 數:260000

印刷時間:2011-3-1

開 本:大32開

I S B N:9787020073832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斷代分體文學史研究著作,著者用縱橫交叉、既論又考的方法,對宋代散文體性及散文作家作了論述、品評,爬梳這一時期散文的脈理軌跡,立意高遠,視野開闊,敘次井然。尤對宋文體裁樣式的開拓與創新的闡發和剖析,更有獨到的見地。對研究和學習宋代文學狀況提供了幫助。

作者簡介

楊慶存,中國古代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1993年師從王水照教授,1996年獲博士學位。現在國家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工作。中國宋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兼職研究員。在《中國社會科學》(中文版、英文版)、《文學遺產》、《文學評論》、《中華文史論叢》、《新華文摘》、《中國文化研究》、《文史》、《?會科學戰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宋代散文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黃庭堅與宋代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傳承與創新》(復旦大學出版社)、《宋代文學論稿》(復旦大學出版社)、《詩詞品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合著《宋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宋代文學通論》(河南大學出版社)、《中國古代文學通論宋代卷)》(遼寧人民出版社)、《唐詩宋詞》(山東文藝出版社)、《歷代文話》(復旦大學出版社)、《晁氏琴趣外篇晁叔用詞》(上海古籍出版社,與劉乃昌師合作校注?等。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散文發生與散文概念新考

第一節 文學史研究中的一個怪圈與散文文體的始源形態:散文的產生並不晚於詩

第二節 內涵的撲朔迷離與出處的似是實非“散文”概念辨析與淵源新考

第二章 古代散文的研究範圍與音樂標界的分野模式

第一節 散文範疇與文本確定之討論

第二節 學人對賦與駢文的直觀認識

第三節 詩、文的原生屬性與音樂標界的分野模式

第四節 駢文屬性

第五節 賦之歸隸

第三章 古代散文的演進與宋代散文的定位

第一節 古人對前代散文發展軌轍的巨觀審視與階段?分

第二節 古代散文的演進分期與特徵簡述

第三節 宋代散文的歷史定位

第四章 宋文繁榮的表象景觀與深層底蘊

第一節 作家投入與作品產出:數量統計及其圖表顯示

第二節 運行機制:多元並存與整合驅動

第三節 發展模式:群體式創作與流派型衍傳

第四節 社會環境:崇文意識與文化氛圍

第五節 創作主體透視:知識結構與群體意識

第五章 北宋前期散文的流派與發展(上)

第一節 宋初駢散兩派的並峙

第二節 五代派:“沿泝燕許”與華實並重

一、後進宗師徐鉉

二、五代派的重要代表作家

三、五代派的歷史貢獻

第三節 復古派:宗經尊韓與垂教尚散

一、復古派的理論主張

二、文風復古的首倡者柳開

三、復古派的重要作家

四、“雄文直道”的王禹傅

?、主張文風復古的重要作家

第六章 北宋前期散文的流派與發展(下)

第一節 時文古文對壘相埒的時代氛圍

第二節西崑派:崇尚駢麗與盛世風采

一、西崑派的中堅作家

二、西崑領袖楊億

三、西崑派重要作家晏殊

第三節 古文派:力滌排偶與獨高古文

一、古文派的創作主張

二、古文派的重要代表作家穆修

三、古文派的其他重要作家

第四節 文風新變與“有愧於古”

第七章 北宋中葉的散文演進與體派鵲起(上)

第一節 時間斷限、古文一統與總體特徵

第二節 歐陽修時期的散文成就

第三節 體派共生的多元複合群體:歐、蘇古文派

第四節 一代文章宗師歐陽修的歷史貢獻

第八章 北宋中葉的散文演進與體派鵲起(下)

第一節 文章派、經術派與議論派

一、文章派

二、經術派

三、議論派

第二節 蘇門派、太學派與道學派

一、蘇門派

二、太學派

三、道學派

第三節 黃庭堅散文的藝術境界

一、現存山谷散文數量統計

二、前人視野中的山谷散文

四、山谷散文的藝術特徵及其人文精神

第九章 南渡前後文采派與抗戰派的崛起

第一節 “窮極華麗”的文采派

第二節 “文采第一”的李清照之散文

一、易安傳世的散文作品及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抒寫性情,廣寓識見:易安散文的立意與旨趣

三、含納豐富,意蘊深厚:易安散文的儲存信息與潛在意識

四、靈活交化,跌宕多姿:易安散文的結構方法與布局安排

五、典贍博雅,精秀清婉:易安散文的語言文采與藝術風格

第三節 “剛大憤激”的抗戰派

第十章 南宋中興諸派的聯?與踵武

第一節 事功派與“文中之虎”陳亮

第二節 愛國詞人辛棄疾的散文成就

一、人格與文格的統一:稼軒散文的立意與境界

二、抗戰實踐的藝術結晶:稼軒散文的針對性、現實性與社會性

三、兵法與文法的融合:稼軒散文的結構與層次

四、學養與筆力的造型:稼軒檄文的語言與節奏

第三節 理學派與一代賢哲朱熹的散文創作

第四節 永嘉派與道學辭章派

一、永嘉派與葉適

二、道學辭章派與真德秀

第十一章 宋代散文的終結與愛國派的絕響

第一節 宋室的衰落與散文的式微

第二節 民族愛國派與文天祥的慷慨悲歌

第十二章 宋代散文體裁樣式的開拓與創新

第一節 “記”體散文的勃興與新領域的開拓

第二節 書序的美學變化與長足發展

第三節 題跋的創製及其趣韻風神

第四節 文賦的脫穎與文藝散文的誕生

第五節 詩話、隨筆的創造與日記範式的確立

第六節 宋文體式創新的時代基因與宋代文人的體裁意識

附錄一 主要引用書目

附錄二 文話

附錄三 宋文品鑑

附錄四 專家評語

Abstract

後記

修訂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