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二中

安陸二中

安陸二中位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第二故鄉——安陸市東城區,門臨316國道,背靠漢渝鐵路,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學校占地面積40020平方米,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書香校園”文化氣氛濃郁,是莘莘學子學習的理想場所。在校學生近5000人,專任教師21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45人。安陸二中全稱是安陸市第二高級中學,創辦於1987年,原名府城高級中學,1996年更名安陸市第二高級中學,簡稱“安陸二中”。

安陸二中安陸二中
安陸二中位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第二故鄉——安陸市東城區,門臨316國道,背靠漢渝鐵路,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學校占地面積40020平方米,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書香校園”文化氣氛濃郁,是莘莘學子學習的理想場所。在校學生近5000人,專任教師21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45人。安陸二中全稱是安陸市第二高級中學,創辦於1987年,原名府城高級中學,1996年更名安陸市第二高級中學,簡稱“安陸二中”。

簡介

安陸二中安陸二中
學校狠抓教學教研,成績斐然。聯考成績,年年突出:連續4年獲取“安陸市文科聯考狀元”,連續8年登頂“孝感市體藝類聯考領先學校”,連年獲取“孝感市普通高中聯考上省線領先學校”和“體藝類聯考上省線領先學校”雙獎牌,1998年至2006年,共獲得18塊獎牌,成為孝感市普通高中獲取聯考獎牌最多的學校。課賽競賽,頻頻獲獎:僅2005—2007年10月,教師獲孝感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以上21人次,其中3人獲湖北省一等獎,1人獲湖北省二等獎;學生競賽全面豐收,學生獲各級各類獎項達1000多項。課題研究,卓有成效:校本課題研究成效顯著,《教科研通訊》《安陸二中報》兩刊一報成為廣大師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省級課題“非重點高中學生學習數學困難的成因及解決途徑”進入驗收結題階段;2006年7月,學校申報的國家級課題“普通高中學生資源的調查研究”圓滿結題並榮獲一等獎和“先進試驗校”稱號

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外圓內方、大道中行”的治校方略,形成了“正品行、精學業、健身心”的良好校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良好教風和“勤學善學、求實求精、成人成才”的良好學風。為實現“創一流學校,育世紀英才”的辦學目標,學校適時提出並實施“三大工程”建設,即從獎牌到品牌的學校“雙牌”工程建設、從良師到名師的教師“雙師”工程建設和從成人到成才的學生“雙成”工程建設,確保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安陸二中正以新的姿態去迎接新的挑戰。高舉“科研興教、特色立校、全面育人”的大旗,小科做大、文科做強、理科做好,將迎來安陸二中更加美好的明天!

學校概況

安陸二中安陸二中教育論壇
學校在大力建校的同時,學校實行科學治校,制定了“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的治校方針,實行黨總支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行政機構設有“二室”,即校長室、財會室;“四處”即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勤管處,和四個年級。校級領導分線管理,責權分明。校總支下設四個黨支部,把黨之支部直接建立在年級組、處室中,突出了黨的領導,加強了黨和民眾的聯繫。學校重大問題由校總支校行政集體研究決定,充分發揮了領導集體的作用,此絕非個人說了算,與此同時,學校還定期召開教代會團委會婦代會等,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監督作用。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完善,學校發展規劃與構想,讓每個教師都參與進來,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

在完善領導機制的同時,學校還十分注重學生管理,探索出了一條成功之路,全封閉管理是中國的一大特點,為了讓這種模式不只停留在關注學生的人的淺層次上,學校把它當成一項系統工程,以留住學生的心來留住學生的神等方面,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管理見愛心,規範學生的行為。學校建立四級值日制,即校級-年級-政教處-學生會,對學生實行全天候立體式管理,特別是進餐午休晚自習課外活動等特殊時間段,加大巡查力度,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校注重德育鑄靈魂,淨化學生的心。學校利用封閉管理條件下廣闊的正麵塑造空間,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了“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和“團委會學生會——團總支學生分會——團支部班委會”雙線結合的育人系統;建立了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社區實踐教育和科技活動等育人基地。定期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開辦家長學校,實行家長開放日制度,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定期開展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法制教育,創辦青年黨校、團校,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狀況調查和諮詢活動;建立學生品質檔案,開展紀律督查月活動,定期通報“流動紅旗班級”、“流動紅旗寢室”評比情況,等等。這種一元化、立體式的思想教育,維護了校園的聖潔,保持了學生的純真,促進了學生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知識添活力,收住學生的神。實行全封閉管理後,學生在校時間大幅度增加,學校除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外,注意引導學生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到吸取知識的營養上來。開展讀書、讀報活動,指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根據老師要求到圖書室、閱覽室查找資料,寫讀書、讀報心得,利用每天的讀報時間在班上交流;建立校園網咖,選擇健康網站,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上網;開闢周末影院,每周組織一次電影放映活動;辦起了校園廣播站,成立了新星文學社、管樂隊、合唱團等眾多學生社團,開設音樂美術奧賽詩詞欣賞興趣班,舉辦“鄖子杯”足球賽、元旦文藝匯演、聖誕英語晚會、書畫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一般由學生自己組織開展,既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又開發了學生的潛能,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充實。優美的環境,嚴格的管理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要想讓學校再上新的台階,就必須狠抓教學質量,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為此,學校著力實施“三個工程”,打造優秀教師隊伍。

辦學理念

安陸二中安陸二中領導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發展”,辦學目標是“建一流學府,創教育品牌”,為此,學校一是制定了科學民主的人本管理機制,依法治校,民主管校,建立了“校黨總支—年級支部—團委會”和“校長室—年級組—工會”雙線結合的教師管理系統;二是美化校園環境,完善教學設施。為了突出環境育人功能,給學生的成長撐起一片綠陰,學校狠抓校園的綠化、美化建設,先後投資近三百萬元,聘請華中農業科技大學的專家設計方案,精心打造園林式學校。樓群之間,綠草如茵,錯落有致地點綴著鐵樹雪松大理石碎片鋪就的甬道貫通其間,古樸典雅的迴廊石桌散落四周,假山噴泉荷花池小橋流水等景點分布校園,走進安陸二中,仿佛走進了一所鍾靈毓秀的人間花園,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薰陶。為了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方便,學校還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先後建起了高標準的語音室、微機室及千兆光纖區域網路,使學校步入了現代信息高速公路。此外,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環形跑道等體育設施一應俱全,為學生鍛鍊身體、豐富課餘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三是堅持走改革活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之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聯考成績捷報頻傳,一年一個新台階。學校屢獲殊榮:教育部“邵氏基金贈款第十四批中國小項目優秀工程一等獎”、省級“安全文明校園”、“質量、誠信、服務滿意率三優學校”、孝感市級“文明單位”、“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孝感市重點高中應屆生上省線率第一名”、“孝感市重點高中應屆生升重點大學上線率第一名”等。

師資力量

培養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師。學校是由武大,華師兩校的離退休教授聯合在寧重點高校的教師共同創辦的。學院的師資力量十分雄厚。系主任都是來自於南京各個大學的碩士生或博士生導師,在他們自己的學術領域中大都屬於權威,有的還是領軍人物,其中來自華中師範大學、東南大學等著名學府的占2/3。在他們的帶領下,有大批的高層次教師前來安陸一中任教。現有教職工800餘名(包括外籍教師),多來自南京大學,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52%。在青年教師中,博士生碩士生占有大半,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科(專業)結構日趨成熟。

校園風景

安陸二中安陸二中風采

中心廣場雕塑《希望的田野》

這個雕塑名為《希望的田野》,由花崗岩和綠色不鏽鋼製作。運用象徵性的雕塑語言,以抽象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將象徵著綠色田野的造型樣式,呈階梯式不斷鏇轉向上騰起,以此表現中國農林科技事業在緬懷歷史中繼往開來、不斷進取,蓬勃發展的美好明天。

粗曠的花崗岩,作為雕塑造型的基礎和起點,象徵著遠古農耕文明的發祥;綠色不鏽鋼條塊分明的組合形式,象徵著學校的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同樣也代表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高速發展。

雕塑造型鏇轉向上的形式語言,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學校師生充滿激情,熱情質樸,永不停息的青春活力和對外開放、海納百川的科學精神。

主體雕塑由大門右側的雕塑《耕》和大門左側雕塑《耘》共同襯托,形成具有獨特風貌的人文景觀。

校園大門西側草坪雕塑《耕》、《耘》

這兩組雕塑的名稱分別為《耕》、《耘》,由花崗岩製成。兩組石刻雕塑,表達學校所在地特殊的歷史人文環境和特定的職業背景,表達教職員工兢兢業業,辛勤耕耘,不斷為祖國培養人才的象徵性含義。

大門右側的《耕》運用原始石材的特有材質,以極富象徵性的現代設計理念,概括性地將獨特的地理風貌展現出來。正是這一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著東方的農耕文明。三個用原始石材組合的空間造型,既象徵東方文明的博大與廣闊,又象徵古老三秦大地如堅忍不拔的磐石相連,同時,這一獨特的造型中還寓意著廣大師生的團結進步。

大門左側的《耘》的造型則將雕鑿後的石材,重新構成組合,展現出一個新的天地,以此象徵著人類延綿不斷的創造與發展。

本設計通過兩組石刻作品,藉以《耕》與《耘》遙相呼應,共同襯托著中心廣場《希望的田野》主題雕塑,成為獨特的校園景觀。

校園正門兩側雕塑《繼往開來》

安陸二中安陸二中
校園大門兩側的浮雕,展示了遠古時期的農耕文明,又表現了現代農林科技的發展和變化。

大門南側浮雕為歷史部分,表現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畫面採用散點透視的方法,運用寫實加寫意的藝術表現手法,將中國古代農耕生活場景概括性地展現出來。主要包括農耕、水利工程、畜牧、收穫、紡織、釀造、桑茶等。以具有代表性的“授時指掌活法”為中心背景向兩面展開,上面重疊顯現出象徵十二個月時辰的怪異神像。右上部是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鄭國渠,向下是興修水利、耕田、播種、採茶等場面。左上部是與之相對應的古代梯田和龍骨水車的引水灌溉,再向下是古代農民育種、追肥、拾糞和採桑,紡織、家畜等場面。畫面中,后稷神農大禹的典型形象,以較大比例安排在不同的顯著位置,集中體現出中國古代農耕時期的代表人物。

大門北側浮雕為現代農業部分,從農業、林業、水利、節水、生態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等各個領域來展現現代農業的特點。畫面以生命科學、轉基因雙螺鏇符號、農林水利科研為中心向兩邊展開,以象徵學校為全國農林科研中心的地位。右上部是與古代都江堰相呼應的三峽水利樞紐場面,以此向下是節水灌溉、大棚種植等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左上部為現代化的以退耕還林為代表的農業梯田,左下方表現為現代食品加工以及具有學校代表性科研成果的克隆羊場面。整個浮雕著重體現了現代農業科技的研究成果和宏偉景象。

浮雕設計採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語言,既有概括和寫實性的一面,又有典型和集中的一面;既有細膩的刻畫,又有抒情式的寫意。通過欣賞並解讀浮雕《繼往開來》的內容,不僅對中國農林科技事業的歷史和現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從事這一事業的專家、學者、學子們產生由衷的敬佩。激勵學校師生為自己能夠從事這一崇高事業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對未來充滿無限的遐想和希望。

讀書長廊

校園內建有讀書長廊3處。其中南校區2處,分別建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和2005年,廊亭總長上百米。周圍有假山秀水、茂林修竹、綠蔭如毯,呈現出一派花園式景觀。北校區1處,呈弧形一體式布局。內有花壇,奇花異草,珍稀喬灌樹種羅列其次。每逢晨曦傍晚,鳥語花香,令人流連忘返。

噴泉廣場

坐落於北校區校園中心。四周花壇圍繞,芳草滴翠,綠樹成蔭,伴隨著噴泉淙淙水聲,讓人耳目清新,宛如步入林間幽深之地。無論何時,總能在噴泉周圍看到同學們讀書的身影。

英語角廣場

位於南校區東南側。這裡是英語愛好者的交流場所,每天都可以聽到朗朗的讀書聲。特別是到周末晚上,這裡的學習氛圍更是濃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