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無恙

安然無恙

安然無恙(ān rán wú yàng),漢語成語。安然:平安的樣子;恙:疾病,指傷害之類的產生憂傷的事。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未遭損壞或人身並無損傷。宗教學中的安然無恙:“陰陽學中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無論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會影響未來的命運,緣分締結就不會消失。世界貌似很大,其實很小隻限於自己看的見的,手摸得到的。”

基本信息

成語信息

出處

安然無恙安然無恙
《戰國策·齊策》:“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29卷:“按院照舊供職,陸公安然無恙。”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示例

經歷了這么危險的事,看到你~,我就放心了。
只求處士每歲元旦,作一朱幡,上圖日月五星之文,立於苑東,吾輩則安然無恙矣。(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四卷)
但是奴隸們依舊安然無恙-------選自《死海不死

近義詞

安然如故、安然無事、平安無事、完好無損

反義詞

九死一生、在劫難逃、危在旦夕、不堪構想、四面楚歌、傷痕累累、山高水低

歇後語

甘露寺里的劉備------安然無恙。

英文

safeandsound

典故

安然無恙安然無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於趙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后處理,素以精明強幹聞名,對國家政治的清明有著最樸素的理解,在歷史上贏得一片讚譽之聲。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后。趙威后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齊國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 趙威后笑著說:“不是,如果沒有收成,怎么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么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捨棄根本而只問枝節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原文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這也就是後來演化出的“安然無恙”這個成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