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輩

吾輩,解釋:指:同一代的人,同輩,我輩,我們。

基本信息

【詞目】吾輩
【讀音】wú bèi
【釋義】指:同一代的人,同輩,我輩,我們。
【出處】《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況城中將士皆吾輩父兄子弟,吾輩一唱於外,彼必回響於內矣。” 明·陸粲《庚巳編·金華二士》:“君歸,於某月日驅家人盡出,堂中列三界諸神只位,一凳一索以待,吾輩當來,來自有說。”
【示例】《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吾輩今日雅集,不可無詩。”
近代至上世紀四十年代(包括解放初期),一些文人仍然在語句中使用“吾輩”一詞。較為著名的有李叔同作詞的《夕歌》(學童回家時唱的歌子)。
夕歌
光陰似流水,
不一會兒課畢放學歸。
我們仔細想一回,
今天功課明白未?
老師講的話可曾有違背?
父母望兒歸,
我們一路莫徘徊。
將來治國平天下,
全靠吾輩。
大家努力吧!
同學們明天再會。
網路用語
常用作自稱,有調侃意味。
另一出處
吾輩”該詞同樣也出現在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在1904年至1906年創作的作品《我是貓》中,開篇便是:“吾輩是貓,名字嘛還沒有。”吾輩是古代日本老臣對新帝的自稱,既有禮貌又略帶狂妄的口氣,相當於中國宦官口中的:“咱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