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華中路第一國小

安慶市華中路第一國小,屬於教育機構,該學校的類型是國小。現有28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為1637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安慶市華中路第一國小創建於1950年。現有28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為1637人,一個幼稚園3個班128人。學校總建築面積為7405平方米,教職工90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45人,中學高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1人,市、區級骨幹教師20多人。50餘年的辦學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辦學經驗,培養了優秀的教師群體,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道德教育示範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中央電視台“大風車--我看見”俱樂部會員學校、中國特色教育項目學校、中國教育電視協會中國小校園電視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全國中國小百佳校園電視台、安徽省紅領巾示範學校、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安徽省少年科學院會員單位、安徽省少兒曲藝培訓基地、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等。

學校特色

學校堅持“以創新育特色,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深化教育科研,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研實驗課題研究任務,紮實開展實驗活動,多項成果獲國家、省級獎項。1999年率先創辦了全省第一家校園電視台——“小紅花電視台”,並建立起了校園網路系統。以校園網、校園電視台為依託的信息技術特色創建工作已全面展開,校園管理、課堂教學、藝體科技園地,社會實踐校本課程開發領域,充滿了生命活力,散發著勃勃生機。
小紅花電視台的編創人員多次應邀做客央視“大風車”、省視“七彩路”欄目,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菊萍姐姐來我校參觀並題詞。同學們自己拍攝製作的電視DV片多次在央視播出,《春播》一片獲得“全國首屆百佳校園電視優秀節目”評選安徽省唯一一名金獎。
2006年我校與市青少年宮強強聯手,成立了小荷花藝術團,並聘請了著名的黃梅戲藝術家韓再芬為名譽團長,2008年6月24日,小荷花藝術團被省曲藝家協會命名為省內第二個少兒曲藝培訓基地。小荷花藝術團編排的黃梅大鼓《紅色班會》在首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中獲新苗獎,並被參加央視《曲苑雜談》特邀演出,黃梅大鼓《數風流》在第三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中獲得三等獎,並在央視少兒欄目全程播放。同年,又應安徽省電視台《相約花戲樓》欄目特邀演出。《輪椅上的微笑天使》在第三屆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展演活動中獲銅獎。
信息技術更是成果輩出,在不斷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同時組織學生參加省、市級計算機競賽,從98年至今,在歷次國家、省、市青少年信息學編程比賽中,獲得團體市級第一名7次、團體第二名3次;獲得個人國家級一等獎1人次等。
我們將繼續發揚敬業、勤業、創業的優良傳統,創建信息技術特色,構建和諧發展的教育體系,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讓這顆宜城基礎教育的璀璨明珠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為安慶教育的均衡發展,實現追趕跨越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學校榮譽

“小紅花”電視台榮獲第五屆全國中國小百佳校園電視台
華中路一小為中國教育電視協會中國小校園電視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
黃梅大鼓《數風流》節目在第三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中獲得三等獎
華一小在迎江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集體成果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
《輪椅上的微笑天使》在第三屆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展演活動中獲銅獎
2005屆畢業生張雅莉同學中考中以759分的優異成績成為今年全市中考狀元
教育部重大課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套用”設立的“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道德教育研究與實驗”子課題結

安徽省少兒曲藝培訓基地
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
安慶市衛生先進集體
安慶市中國小校園集體舞大賽國小組二等獎
【中國石油杯】安慶市第六屆青少年航模錦標賽道德風尚獎
【中國石油杯】安慶市第六屆青少年航模錦標賽團體總分第四名
安慶市勞動競賽先進集體
迎江區第二屆教師論壇評比榮獲團體二等獎
2008年首屆迎江區中國小陽光體育運動會團體總分第六名
迎江區教育局迎春桌球比賽女子組第七名
全國少年兒童“我心中的北京奧運”活動優秀組織獎
安慶市中國小跳繩比賽(國小組)第五名
2007年度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立項研究課題一等獎

校長寄語

六十載的歲月更替,寒暑易節;一甲子的風雨同行,春華秋實。回眸昨天,我們充滿感動;攜手未來,我們寄予希望。
在不斷的追求中,我們凝聚起了鮮明的華一精神——求特色、重創新、謀發展、鑄名校。在一次次聚合與提煉中,向品牌學校邁進成了我們不懈的追求。
是各級領導的關懷厚愛與教育同仁的精誠合作為我校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是一批批學生、一張張笑臉為我校注入了勃勃生機與無限活力; 是歷任領導、教師的辛勤耕耘,造就了我們美好的今天; 是家長及社會各界友好人士的支持與信任樹立起我校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不懈信念;
面對這一切,我們唯有努力——讓我們共同愛著的這個集體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樂園;成為教師成就事業的搖籃;成為傳播文明、鑄就未來的殿堂。讓我們共同攜手,朝著創建品牌學校的目標邁進,用智慧與汗水去創造華中路一小更加燦爛的明天!

小紅花電視台簡介

安慶市華中路第一國小“小紅花”電視台於1999年10月正式建成並開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定位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採訪、主持、撰稿、編輯、播出全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自開播以來,全體編創人員多方借鑑、不斷剖析電視台的工作情況,開闢了“華一新聞”、“學習園地”、“音樂之聲”、“創建熱點”、“小眼睛看大世界”、“科普亮點”等欄目。在老師的組織、指導下,學生們根據自己學習、生活實際自己動手編排更為精彩的課本劇、生活劇,並利用每天下午上課前20分鐘的時間向全校學生展播,擴大交流。千禧年元旦,“小紅花”電視台全體編創人員受省科委邀請,代表我市赴合肥參加省科技館開館聯歡,時任省教委副主任金漢傑欣然題詞:“小紅花,朵朵開;沐春分,浴朝暉;紅遍大地,紅遍未來。”2002年,“小紅花”電視台全體編創人員又央視大風車欄目組進行現場錄像,同年11月,由我校牽頭的“央視兒童原創節目安徽地區研討會”在我市召開,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鞠萍姐姐”於會議期間親臨我校指導電視台工作並題詞:“寄語華中路一小‘小紅花’電視台:用你們自己的眼去看,用你們自己的手去寫,用你們自己的話筒,說出自己的心裡話。”2004年,在“首屆全國中國小校園電視優秀節目評比”頒獎會上,中國教育電視協會宋成棟會長為我校校園電視題詞:“祝小紅花電視台越辦越好。”2005年時任省教育廳陳賢忠廳長來安慶調研時,接受了我校小記者的採訪。2006年省教育廳程藝廳長來宜時也欣然接受了我校電視台小記者的採訪,並題詞:“快樂學習”。2009年5月23日,省教育廳金燕副廳長蒞臨我校考察工作,參觀校園電視台後題詞:“勤學 立志,樂學 立德,善學 立人”,陪同考察的市教育局江興代局長題詞:“精細 精緻 精良 精美”……。十年磨一劍,一份份題詞既是領導對我校校園電視台工作的肯定與高度評價,同時也是對我們的工作寄予了太多的期望與祝福。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我們依託校園電視台,依託校內外豐富資源,將信息技術、文化學習、個性養成、實踐創新有機整合,採取學生自采、自編、自拍、自製的方式,興起並運作著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近年來,我們不斷拓寬制片空間,適當、適時地將學生領進家鄉的人文風俗、家鄉歷史、工農業生產等社會領域,鍛鍊師生的交際交往、拍攝製片、生產實踐、採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並養育著學生優良的個性品質。《春播》、《收穫》、《捉河蟹》、《鴿子》、《棉花·棉被》等多部DV短片在央視“大風車——我看見”欄目播出。
2003年,被命名為“中央電視台‘大風車--我看見’俱樂部會員學校”;2004年11月,首屆全國中國小校園電視優秀節目評比頒獎會在江蘇無錫召開,我校報送的DV節目《春播》獲得安徽省唯一一名金獎;2008年11月,第五屆全國中國小校園電視頒獎會在江西新余召開,此次大會上,我校又榮獲“全國中國小百佳校園電視台”稱號,並成為中國教育電視協會中國小校園電視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
電視台自建成開播以來,先後接待了各級領導、各界同仁來人參觀計三千餘人次。原省教育廳陳賢忠廳長、胡平平副廳長,現省教育廳程藝廳長、金燕副廳長等分別接受過我校小記者的採訪,省、市電視台曾多次在多個欄目對我校小紅花電視台進行報導。
歷經艱難,小紅花電視天走到今天,我們感受著創業的幸福,也享受著成功的喜悅,電視台網路系統的建成,大量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為我校師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實踐、交流的空間,促進師生的雙向發展,同時構建起學生綜合素質養成的寬闊平台,更重要的市給予我們的學生一顆堅定的心,一份執著的情,給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開掘了一塊豐腴的樂土。

小荷花藝術團簡介

2006年秋季,我校與市青少年宮強強聯手,成立了小荷花藝術團。它以“開發潛能、培養興趣、全面發展、學有專長”為辦學宗旨,以“小班授課、專業規範”為特點,並聘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為藝術團的名譽團長。小荷花藝術團開辦三年來,累計招生140餘人。在確保文化課教學質量的同時,著重加強藝術專業內容的培訓,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提升綜合素質,努力打造一支年輕、活潑的安慶市少兒文藝骨幹隊伍。
目前,小荷花藝術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後參加了央視、省、市級演出和比賽達40多場次。黃梅大鼓《紅色班會》榮獲首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新苗獎,並在安徽省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藝術表演類節目一等獎;《數風流》節目在第三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中獲三等獎,並參加省第四屆曲藝節演出;《輪椅上的微笑天使》在第六屆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展演中獲銅獎,同時獲省“四進社區”優秀文藝節目銀獎;少兒舞蹈《詠荷》參加2009年“我愛我的祖國”全省慶“六一”少兒文藝調演……
小荷花藝術團雖成立僅短短三年的時間,但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得到了學生的青睞、家長的關注、社會的讚譽,並於2008年6月被安徽省曲藝家協會授予安徽省少兒曲藝培訓基地,這也是我省第二家少兒曲藝培訓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