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於1926年。1949年回響黨和政府號召,隨校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再遷至合肥市。經過80多年的發展,醫院已成為國家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安徽省文明標兵單位,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醫院。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所屬地區:安徽省-合肥市

郵政編碼:230022

等級:三級甲等

醫院年門診量143餘萬人次

學校概況

醫院目前占地面積225畝,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現有在職職

醫院遠景醫院遠景

3500人,開放病床2700張,設臨床科室39個,醫技科室19個,臨床教研室26個。醫院是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並擁有皮膚性病學、老年醫學、內科學(含8個三級學科)、神經病學4個博士科學學位授予點和1個臨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點復蓋所有的臨床科室。

醫院隊伍

醫院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家隊伍,其中博士生導師42人,副高職稱以上專家650人,博士和在讀博士200餘人,碩士300餘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120人,擔任省級以上醫學學術團體負責人60多人,有5人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廳以上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骨幹教師107人,位居安徽省醫療機構第一醫院年門診量143餘萬人次,年住院病人6.9萬人次,年手術近2.5萬台次,年教學工作量約1.7萬學時,年接收實習生、進修醫生1000餘人。

科室設定

醫院學科齊全,重點學科數在安徽省醫療機構中最多,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學科7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發展學科16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扶持學科2個,安徽省教育廳認定的重點學科3個,安徽省教育廳重點扶持學科1個,安醫大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

發展戰略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戰略,學科技術水平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受國家衛生部委託建立第一個中國人腦庫,填補國內空白;銀屑病的遺傳學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鹽裂皮膚免疫螢光技術診斷表皮下大皰病,國內領先。同種異體肝臟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異體幹細胞移植、異體腎臟移植、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心腦血管介入治療、胸腔和腹腔微創手術、輔助生殖技術、斷指再植和顯微外科等專業技術水平處國內先進水平。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大面積燒傷、微粒皮移植、顯微輸卵管復通手術、眼移角膜移植、人工晶體植入術和眼雷射治療、小兒腦癱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處省內領先地位。

科研成果

近四年,醫院承擔包括中國人銀屑病易感基因研究、大別山隔離人群遺傳資源調查等國家863計畫和97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200餘項,其中2004、2005年、2006年、2007年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項;獲省部級以上獎項30餘項,其中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2005、2006連續兩年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都填補了安徽省醫療行業獲國家級獎項的空白。國家發表論文2137篇,出版專著103部,主辦5種國內外公開發行雜誌:《肝膽外科雜誌》、《臨床骨科雜誌》、《臨床眼科雜誌》、《臨床護理雜誌》、《臨床肺科雜誌》。醫院與美國、荷蘭、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科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關係。

該院在《2007全國醫院排名》中內分泌科排名名列第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