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於1926年。1949年回響黨和政府號召,隨校內遷至安徽懷遠縣,1952年再遷至合肥市。經過80多年的發展,醫院已成為國家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安徽省文明標兵單位,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醫院。

基本信息

醫院規模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院目前占地面積224.9畝,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現有在職職工2100人,開放病床1890張,設臨床科室39個,醫技科室19個,臨床教研室19個。有皮膚性病學、老年醫學、內科學(含8個三級學科)、神經病學4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臨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點覆蓋所有的臨床科室。

醫資力量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院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家隊伍,其中博士生導師16人,副高職稱以上專家555人,中級職稱人員738人,博士和在讀博士120餘人,碩士270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114人,擔任省級以上醫學學術團體負責人60多人,有4人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被衛生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廳以上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骨幹教師107人,位居安徽省醫療機構第一。
醫院年門診量143餘萬人次,年住院病人6.9萬人次,年手術近2.5萬台次,年教學工作量約1.7萬學時,年接收實習生、進修醫生1000餘人。

臨床科室

兒科
婦產科幹部呼吸內科
風濕免疫科麻醉科幹部內分泌科
神經內科泌尿外科幹部外科
消化內科口腔科幹部心血管內科
皮膚性病科
心臟外科幹部三樓
腎臟內科骨科重症監護室
普外科神經外科乳腺外科
心血管內科耳鼻咽喉科
血液內科內分泌科
醫學心理科
燒傷外科
感染病科呼吸內科
中醫科急診內科
急診外科血透中心
腫瘤內科腫瘤放射科
整形外科普胸外科
康復醫學科眼科
理療科器官移植中心

科研成果

醫院學科齊全,重點學科數在安徽省醫療機構中最多,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學科7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發展學科16個,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扶持學科2個,安徽省教育廳認定的重點學科3個,安徽省教育廳重點扶持學科1個,安醫大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
醫院堅持科教興院戰略,學科技術水平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受國家衛生部委託建立第一個中國人腦庫,填補國內空白;銀屑病的遺傳學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鹽裂皮膚免疫螢光技術診斷表皮下大皰病,國內領先。同種異體肝臟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異體幹細胞移植、異體腎臟移植、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心腦血管介入治療、胸腔和腹腔微創手術、輔助生殖技術、斷指再植和顯微外科等專業技 術水平處國內先進水平。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大面積燒傷、微粒皮移植、顯微輸卵管復通手術、眼移角膜移植、人工晶體植入術和眼雷射治療、小兒腦癱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處省內領先地位。

醫療新技術

超聲引導下房缺微創封堵13歲患兒成功“補心” 

該院採用自體骨髓間充質乾細胞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 

關節外科中心開展幹細胞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 

細胞移植長出骨頭“補鼻”成功唇齶裂小伙重新“抬頭做人” 

骨科四病區成功施行50餘例髕股韌帶重建術 

新增國際專利TK1的項目介紹 

關於開展2011年度新技術新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重度勃起功能障礙可治癒手術治療成新趨勢 

年度新技術新項目獎的通知 

改良式肝血流阻斷和肝切除的實驗與臨床研究通過成果鑑定 

人體成分分析儀讓健康評估更準確 

腹腔鏡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補術 

關於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2009年醫院新開展醫療新技術項目 

關於申報新技術項目獎的通知 

腫瘤細胞室在全省率先開展液基細胞沉降式技術 

鈉尿肽BNP/鈉尿肽前體NT-proBNP 

逐搏體表希氏束電圖的臨床套用 

降纖治療防治頸動脈粥樣硬化及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復發 

兒童喘息性疾病的門診吸入治療

醫院榮譽

近四年,醫院承擔包括中國人銀屑病易感基因研究、大別山隔離人群遺傳資源調查等國家863計畫和97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200餘項,其中2004、2005年、2006年、2007年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4項;獲省部級以上獎項30餘項,其中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2005、2006連續兩年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都填補了安徽省醫療行業獲國家級獎項的空白。國家發表論文2137篇,出版專著103部,主辦5種國內外公開發行雜誌:《肝膽外科雜誌》、《臨床骨科雜誌》、《臨床眼科雜誌》、《臨床護理雜誌》、《臨床肺科雜誌》。醫院與美國、荷蘭、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科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關係。

領導風采

朱啟星
安徽醫科大學黨委委員,安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院長,安徽醫科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安徽省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1982年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安徽醫科大學學報》副主編、《疾病控制雜誌》、《熱帶病與寄生蟲學》等雜誌編委。近五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廳級和國際合作課題多項,主編學術專著2部,參編學術專著3部,主編和參加編寫全國規劃教材5部;榮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二項,省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各一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職業衛生與職業病、皮膚毒理。
余永強
安徽省醫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核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放射學分會常務委員、安徽省醫學會生物醫學工程分會主任委員、省醫院協會醫學影像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放射學分會磁共振學組委員、中國斷層影像解剖學會神經組委員,中國影像技術研究會委員,《中華放射學雜誌》編委、《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編委、《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誌》編委、《中國CT與MR雜誌》、《安徽醫科大學學報》編委、《解剖與臨床雜誌》編委、《實用醫學影像雜誌》編委、《中國臨床影像學雜誌》編委、《安徽醫學》雜誌編委。首批入選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一層次),安徽省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四等獎各一項。承擔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十餘項。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業學術論文110餘篇,其中SCI論文6篇。主編、主審著作兩部、參編專著10餘部、參編衛生部研究生規劃教材《醫學影像學》第六版部分章節。
梁朝朝
安徽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泌尿外科二病區主任,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泌尿外科雜誌》編委,《中華疾病控制雜誌》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誌》編委、《中國男科雜誌》編委,《安徽醫科大學學報》編委、《安徽醫藥》雜誌常務編委、《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誌》編委。安徽省醫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計畫生育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2007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2008年被評為“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是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一層次)及省高教系統骨幹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獲安徽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四等獎一項。
金小乾
1983年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醫學系,普外科主任醫師。現任民革安徽省委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政協委員、合肥市蜀山區人大副主任、安徽省政府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執紀執法監督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