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位於合肥市風景秀麗的董埔水庫湖畔,是2000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高等職業院校之一,是在原省司法學校、省警官學校和省政法幹校的基礎上建立、隸屬省司法廳領導的一所高職院校。根據2015年11月學院官網顯示,該院占地面積309.07畝,建築面積14.97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396萬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76萬冊;開設18個高職專業,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近8000人,在職在編教職工359人。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大門大門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是2000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首批成立的高等職業院校之一,隸屬省司法廳領導,業務上接受省教育廳指導。學院西區坐落在合肥市風景秀麗的董埔水庫湖畔,毗鄰清溪公園景區。學院現有占地面積309.97畝,建築面積14.97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643萬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70萬冊。

學院教學單位設五系三部(法律一系、法律二系、警察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和警體技能訓練部、政治理論部、基礎部),開設刑事執行、司法警務、心理諮詢、安全技術與文秘、監獄管理、法律事務、法律文秘、計算機網路技術(安全管理方向)、新聞采編與製作(法制新聞方向)等18個高職專業,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8000餘人。學院在職在編教職工351人,其中專兼任教師212人,教授、副教授63人,講師102人,其它類高級職稱5人。全體在職在編教師和管理幹部均為警察身份,其中高級警官34人。學院實行警務化管理模式。

大門大門

學院重視對外交流工作,積極嘗試和開展聯合辦學。2002年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開展法律本科函授教育;2006年與天津理工大學合作開展國家職業資格項目管理師認證工作;與中南大學合作開展遠程網路學歷教育。2008年,與北大青鳥合作開展網路工程師培訓課程。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被譽為“當代福爾摩斯”的國際著名華裔刑事識別專家李昌鈺博士兩次應邀來院講學,並受聘擔任名譽教授;德國下薩克森州司法代表團、韓國韓瑞大學、瑞士聯邦監獄管理人員培訓中心代表團等先後來院訪問交流,進一步擴大了學院的國際影響。近幾年來,為更好地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相關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各專業積極開展課程改革與建設,推行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探索“教學實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善了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的狀況。一些專業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見成效,如刑事執行等法律執行類專業實行“校局聯盟、教學練戰”的人才培養模式,法律文秘等法律實務類專業實行“校局聯動、學做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計算機網路技術等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行“基技結合、警經相濟”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在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突出職業教育和就業教育的特色,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職業面向和職業資格證書為主線,突出培養目標要求,確定各專業的核心職業資格能力,並使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訓練條件儘量與相關職業證書考評內容對接;將就業教育全面納入課程體系,正確處理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三者之間的關係,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切實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學院法律事務專業為省級教改示範專業,刑事執行、法律文秘、行政管理、新聞采編與製作、心理諮詢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省級重點支持建設專業(群)3個。《法理》和《刑法》為省級精品課程,《刑事訴訟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另有院級精品課程33門。2011年,刑事執行專業、新聞采編與製作專業被批准為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

學院幹部教育培訓硬體完備,擁有集幹部教育培訓、大型會議和學術交流功能於一體的總建築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學術交流中心大樓一棟;擁有可容納400人的學術報告廳、可容納350人的模擬法庭各1個,可現場同步直播的網路化多媒體大教室6間、小教室124間,擁有網路教學的中控室1間、錄播教室1間、語音室6間,國語測試室4間,計算機機房9個,輕武器射擊訓練館1座,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1所;擁有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和六安市舒城縣萬佛湖兩個能力拓展訓練教學基地。

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增後勁,在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加強專業建設、教材建設以及監獄學、法學等專業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2004-2005年學院與武漢警官職業學院合作編寫出版的警官高等職業教育系列教材21門、2007年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合作開發出版14本警官高等職業教育系列教材,均受到了業內專家和學生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安徽警官業學院學報》作為安徽省政法系統惟一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期刊,多次被省新聞出版局、省教育廳評為全省高校優秀學報,並獲得“全國高職院校優秀學報”、“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等榮譽稱號。

學院成立以來,始終貫徹“以生為本、辦學為民”的辦學理念,圍繞“警”字特色,秉承“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統、服務社會需求”的辦學定位和學歷教育與幹部教育培訓“兩翼齊飛”的辦學目標,堅持以“政治建校”原則為首要原則的辦學五項原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主動切合行業和社會需求,推進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的轉變,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學院綜合辦學實力和整體辦學水平在全國同行業院校中處於前列,辦學類型也從高等職業教育的單一模式發展成以三年制高職學歷教育為主,兼有成人學歷教育、在職幹部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的多元化育人模式。2005年,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安徽省教育廳就業工作水平評估中被確定為“優秀”等次。2005年和2006年,學院先後通過安徽省教育廳組織的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獲得“雙優”。2006年,又被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聯合授予“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榮譽稱號;被法務部授予“04-05年度司法行政系統幹部培訓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7年,榮獲合肥市“雙擁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被省教育工委授予“全省教育系統紀檢監察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8年,被評為“民生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被中央政法委等中央十五部委聯合確定為“全國政法幹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院校”。2010年,被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確定為“省級重點支持建設高職院校”。

通過多年來的艱苦奮鬥,學院各方面建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學院僅向安徽省監獄勞教單位輸送的畢業生就達4000多名,其中絕大多數已成為安徽省司法行政部門、監獄勞教單位的中堅力量,為行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畢業生中湧現出了大批英雄模範人物,其中有:被法務部授予“一級英模”光榮稱號的監獄幹警吳其祥和烈士傅均;被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全國模範法官”光榮稱號的趙家忠;火海救人英雄、蕪湖市公安民警李平;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宿州監獄民警武玉東;冒死救人不留名的在校生黃維;“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青年五四獎章”、“革命烈士”繁昌縣公安局橫山派出所民警張磊等在全國都有較大影響的先進典型人物。

學院十分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設有專門的職能部門,擁有穩定的就業推薦渠道,並組織學生參加省內外招警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公務員、事業單位錄用考試,成功地向公、檢、法、司、民等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學院積極尋求多方支持,加強就業指導,促進就業服務,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率,學院平均就業率始終在90%以上。

今後,隨著國家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政策措施的出台和我省建設職業教育大省規劃的實施,學院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內涵建設與外延發展並重,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開拓創新,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歷史沿革

一、安徽省警官學校

1981年安徽省勞改工作乾訓班更名為安徽省勞改工作幹部學校

1983年安徽省勞改工作幹部學校更名為安徽省勞改工作學校

1985年安徽省勞改工作學校更名為安徽省勞改警察學校

安徽省勞改警察學校更名為安徽省勞改工作警官學校

安徽省勞改工作警官學校更名為安徽省監獄工作警官學校

1999年安徽省監獄工作警官學校更名為安徽省警官學校

二、安徽省司法學校

1982年安徽省司法學校創建

三、安徽省政法幹部學校

1984年安徽省政法幹部學校獨立建校

2000年安徽省警官學校、安徽省司法學校、安徽省政法幹部學校合併升格為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院系設定

警察系
警察系是2000年6月學院成立後以原安徽省警官學校業務教研室為基礎組建的專業教學系。成立之初,設定警察專業,並於2000年9月首屆招生。2002年,警察系設定治安管理和刑事偵查兩個專業,2003年設定司法執行專業,並均於次年招生。2003年9月,原政法管理系整體併入警察系,至此,警察系所屬專業包括警察、治安管理、刑事偵查、司法執行、勞動與社會保障、律師事務、行政法律事務七個專業。

為進一步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使專業布局趨於合理,打造專業群,2004年申報設立了特警專業和公共事務管理專業,2005年申報設立了行政管理、司法警務和心理諮詢(司法方向)專業,除特警專業外,均於次年招生。2005年,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專業設定管理辦法(施行)》,學院對有關專業名稱進行調整,警察系的警察專業更名為警察管理、刑事偵查專業更名為刑事偵查技術專業、司法執行專業更名為刑事執行專業、特警專業分解為安全保衛專業和安全防範技術專業,律師事務專業更名為書記官專業,行政法律事務專業更名為法律事務專業(行政法方向)。至此,警察系共有招生專業十一個。十一個專業的學科門類包括:刑事法律、監獄學、心理學、行政法律、公安警察類學科、管理類學科,開設課程門類100多門。

至2007年5月,警察系在編教職工人數40人,內設機構有辦公室、刑事偵查與治安管理教研室、刑事法律教研室、行政法律與行政管理教研室。

2007年5月,學院根據安徽省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印發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機構編制方案的通知》(皖編[2006]10號)檔案精神,進行“三定”工作,增設系、部,非警察類專業從警察系劃歸其他系,留在警察系的專業包括警察管理、刑事執行、司法警務和心理諮詢(司法方向)、刑事偵查技術。2009年6月,增設監獄管理、法律事務(基層司法行政事務方向)兩個政法幹警招錄體制改革國家試點專業。2009年7月申報設定安全技術與文秘專業,於次年招生。上述7個專業中,刑事執行專業是省級質量工程特色專業、省重點支持建設高職院校重點建設項目專業、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心理諮詢專業(司法方向)是省級質量工程特色專業,該專業教研室是院級教學團隊。警察管理專業是院級教改示範專業。

警察系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學生科、監獄管理教研室、刑事執行教研室、法律事務(定向)教研室、司法警務教研室、心理諮詢教研室。擁有一支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專兼職結合緊密、團隊協作精神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教學團隊。警察系現有教職工34人,專任教師30人,校內兼任和行業兼職教師18人。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專任教師隊伍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講師17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的教師13人,兼職律師、心理諮詢師等雙師素質教師20人。

為實現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學院和系裡一直十分重視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先後建立了模擬法庭、計算機房、語音室、駕駛訓練基地等各專業共用的實驗實訓場所,以及供警察類專業專用的刑偵實驗室、刑事照相室、輕武器射擊館、心理學實驗室等實驗實訓場所;在合肥監獄、蜀山監獄、未成年犯管教所、巢湖監獄、蚌埠監獄、安慶監獄、銅陵監獄、馬鞍山監獄、安徽省女子監獄以及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福田分局等單位建立有供警察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在各市司法局、司法所建立有供非警察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的基地。

廣大教師積極從事科研和產學研活動,承擔省級和院級課題30餘項,撰寫教研、科研論文100餘篇,其中,有20餘篇發表在國家一類和二類學術期刊上;主編、參編國家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試點專業規劃教材、全國司法警官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和其他各類教材50餘部,出版專著10餘部。廣大教師通過承辦訴訟案件、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參與國家普法工作、應邀到有關單位開設講座和授課、參與有關專題研討與論證,用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社會服務,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警察系始終緊緊圍繞以服務為宗旨、以高質量的就業為導向組織教學和管理。對刑事執行、司法警務、安全技術與文秘三個專業的教學,我們緊緊圍繞公務員和人民警察招錄的方案、考試大綱的要求,開設課程,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在每年的公務員暨人民警察招錄中,我系畢業生均獲得大面積豐收。對心理諮詢專業,則根據高等套用型人才培養特點、學生參加本科自學考試、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的需要,制定培養方案,設定課程和組織教學,與有關機構密切合作,聯合開展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試。該專業絕大多數學生在畢業時獲得了三級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

硬體設施

學院硬體設施完備,教學樓、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微機房、語音室、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多媒體教室、寬頻校園網、刑偵實驗室、模擬法庭、手槍射擊訓練場、機動車駕駛專用場所、學生公寓、食堂、浴池等設施一應俱全。其中,有滿足教學和社會培訓需要的、總價值1703.54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計算機台數為1184台,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共設有座位1040座;建有能夠滿足教學需求、覆蓋學院各部門、採用國際標準模式的校園網。學院正加緊實施校園改建、擴建工程,1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圖書大樓已竣工。之後,學院又投入600多萬元,興建學術報告廳。警體館也正在籌建中,進一步完善了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敬業、精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院教師總數達351人(含專任教師154人,兼職教師69人,兼任教師128人,在校生總數5735人,生師比為16.34:1(<18:1)。40歲以下青年教師139人(其中專任教師116人),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含在讀研究生)75人,占53.96%(>35%)。高級職稱教師48人,其中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41人,占專任教師的26.6%(>20%)。專任教師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99人,其中講師以上職稱73人,“雙師素質”教師28人,占28.3%(<50%)。兼職教師67人,其中高級職稱達35人,比例為52.24%,且專業結構與學校專業設定相適應。專業課教師與實踐指導教師計203人,實習指導教師(兼職教師)69人,兼職教師占專業課與實踐指導教師的34%(>20%),已畢業碩士研究生14人,在讀研究生57人。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增後勁,在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加強學科、教材建設以及專業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學院已有100餘人參加全國統編、通用教材的編寫工作,自編、參編教材近百本,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0篇。《安徽警官業學院學報》作為全省政法系統惟一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期刊,已連續兩年被省新聞出版局、省教育廳評為全省高校優秀學報。


辦學理念

學院始終堅持政治建校、以德治校,按照“以生為本、辦學為民”的辦學理念和“兩個能力(應試能力、套用能力)、一個素質(軍人素質)”的培養目標規劃和開展各項工作。堅持“立足政法、面向社會”,設立法學、經濟法律事務、司法執行、行政法律事務、法學英語、社區法 律事務、法律文秘、治安管理、刑偵、警察、社會保障,新設的特警、法制新聞、電子政務、網路套用與安全、司法會計、 國際貿易、公共事業管理等18個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發人民警察服裝,佩人民警察學員警銜。學院還聘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中有實踐經驗的同志來院兼職任教,擔任專業理論課或實踐課的教學任務。社會用人單位廣泛參與、指導和支持 學院的改革建設,並為學院提供實習實訓基地。目前,學院已在安徽省17個市的司法局和部分監獄、勞教單位、律師事務所、 法律援助中心、公證處等部門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25個。此外,學院還在合肥市建立了青年志願者服務基地4個。同時,學院對學生實行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訓練,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政治堅定、知識廣博、技能嫻熟、作風過硬、體魄強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法律人才和預備警官。

專業設定

學院在專業設定上做到“六個堅持”,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需要;堅持就業教育,“寬窄並舉”設定專業;堅持專家決策,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堅持行業和社會參與,走產學研結合之道;堅持正確定位,辦出高職專業特色。

學院始終堅持法學和警官教育必須為法制建設服務和司法警察隊伍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適應時代需求,不斷進行專業改造,合理設定專業。

依託較為成熟的法律類優勢專業,適度加大工學文學管理學類專業的建設力度,建立新的專業生長點。目前學院共有法、工、文、管類18個專業,初步形成了以法學、警察兩大類專業為主,公共事務管理、社會保障、國際貿易(商務法律方向)、會計學(司法實務方向)、套用英語(法律方向)、計算機套用技術(網路安全方向)、新聞采編與製作(法制新聞方向)、法律文秘專業占有一定比重,門類較為齊全,專業特色鮮明,基本覆蓋司法警官院校培養套用型人才的合理專業結構。

在專業設定上,學院密切關注社會形勢發展的新特點和行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適時合理地設定和調整專業。2002年,學院根據社會保障人才需求,增設了社會保障專業;2003年,根據警察隊伍建設的需要,學院增設了《刑事偵查》和《治安管理》專業;2004年,根據快速發展的城市社區對法律人才和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對法律文秘人才的特殊需要,學院增設了《社區法律服務》和《法律文秘》專業;特別是2005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套用,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趨向高智慧型化的發展趨勢和近年來暴力性案件、涉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犯罪案件的增多,使警察的培養和教育工作面臨嚴重挑戰和新的研究課題,學院積極創造條件,及時增設了教學成本雖高,但卻是司法機關工作急需的《計算機套用技術(網路安全方向)》和《安全保衛(特警方向)》兩個專業;為適應法制新聞工作的發展需要,學院增設了《新聞采編與製作(法制新聞方向)》專業;為適應國際貿易對實用性法律人才的需求,學院增設了《國際貿易(商務法律方向)》專業;為適應社會對公共事務管理人才需求,學院增設了《公共事務管理》專業;為了滿足司法機關對書記員人才的迫切需要,學院適時將原來的《律師事務》專業調整為《書記官》專業。

就業指導

學院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設有專門的職能部門,擁有穩定的就業推薦渠道,並組織學生參加全省招警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公務員、事業單位錄用考試,曾成功地向公 、檢、法、司、民等各級國家機關和企業單位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歷屆畢業生中現已獲得碩士學位的近百人,博士學位的7人,其中較為突出的有填補中國法學領域兩項空白的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宋功德。自1999年開始的各類人事錄用考試中,學院畢業生更是捷報頻傳,在社會被錄用人員比例中遙遙領先。2003年全省勞教系統錄取的10名人民警察中,有8名是警院畢業生;上海鐵路公安局在我省招錄10名人民警察,有7名來自警院。近期又傳佳訊,2004年全省招警考試,學院又有近500名同學通過了筆試,150多人被正式錄用。在肥東縣公安機關錄用的22名人民警察中,警院畢業生即占了12人。2005年,我院又有多名畢業生被地方政府以及公安、法院、人大等有關機關錄用,僅合肥市公安局就有我院68名同學被錄用為特警。還有部分畢業生通過了今年公務員考試被我省各級政府機關錄用。今後,學院還將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大投入,尋求多方支持,搞好 就業服務,加強就業指導,不斷提升畢業就業率。

警院大事記

2000年6月18日省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同意建立安徽警官職業學院的批覆》,同意在安徽省司法學校、安徽省警官學校和安徽省政法幹部學校合併的基礎上建立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8月29日中共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委員會成立;
9月24日學院舉行2000級新生軍訓匯操和開學典禮;
11月22日學院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幕。
2001年
5月31日學院組隊參加北京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新世紀之光”火炬傳遞活動。
6月6日中國數學建模領域學科帶頭人、美國楊伯翰大學計算機圖形實驗室博士後、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發來來院舉辦計算機圖形與藝術學術講座。
7月8日國際著名刑偵專家李昌鈺來合肥參觀、考察,學院聘請李昌鈺為名譽教授。
8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發《關於同意創辦<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等3種期刊的批覆》,同意創辦《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季刊,公開發行。
9月18日學院5號、6號學生公寓樓、教學實驗樓、教工住宅樓開工典禮舉行。
11月20日—22日學院舉辦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
2002年
5月29日學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討論總結大會在西區舉行。通過大討論活動,確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建校;以法、警教育為特色,堅持從嚴治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以生為本;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堅持從優待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持續發展”為內容的辦學五項原則。
11月6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司法代表團來學院考察、訪問。
2003年
2月25日安徽警官職業學院人民警察授銜儀式在東區禮堂舉行。原司法學校、政法幹部學校及新進學院的177名同志被首次授予人民警察警銜。
5月28日學院召開貫徹執行人民警察“五條禁令”和“六不準”動員大會。
2004年
3月17日學院召開“定編、定崗、定位”工作動員大會。“三定”工作全面啟動。
3月18日學院圖書館和行政樓工程破土動工。該兩項工程均於2005年5月20日竣工,總投資1400萬元。
5月7日—9月15日學院組織開展“以生為本、辦學為民”大討論活動,確立了“以生為本、辦學為民”的辦學理念和“兩個能力、一個素質”(應試能力、套用能力、軍人素質)的育人目標。
2005年
3月8日學院舉行8號、9號學生公寓開工奠基儀式。以上工程於2005年9月3日竣工並投入使用,總投資821萬元。
5月16日學院首屆“警苑杯”散打擂台賽閉幕。
5月25日“吳其祥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學院東區舉行。
6月20日學院召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總結大會。
6月《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高職院校優秀學報。
7月學院新聞攝影組照《超越師情的愛——英雄曹發貴之女在警院》獲教育部主辦的首屆全國師德建設徵文(攝影)大賽一等獎。
9月安徽省高校校報研究會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學院召開。學院被評為“安徽省高校校報工作優秀單位”。
12月18日省教育廳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一行9人來院檢查、評估學院人才培養工作水平。
2006年
1月院團委被共青團安徽省委授予“全省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
3月學院被國家法務部授予“2001年—2005年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4月28日學院首屆田徑運動會開幕式在西校區運動場舉行。
5月學院順利通過省直“三優”文明單位考評,被授予“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5月22日法務部一級英模吳其祥先進事跡表彰大會在學院舉行。
6月17日學院一屆一次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舉行。
7月4日學院被授予“全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稱號,學生處黨支部被評為“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9月29日國際著名刑偵專家、學院名譽教授、美籍華人李昌鈺博士來院舉辦專題講座,並為學院題詞:“教育司法人才,皖院世界第一”。
10月28日-11月12日,全省監獄、勞教人民警察崗位練兵技能大比武在學院舉行。
12月2日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一行4人前來學院考核驗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況。
2007年
5月30日學院“三定”工作動員大會在學術報告廳開幕,“三定”工作全面展開。
9月學院原大隊學生管理模式撤消,正式轉為系部管理。
11月12日黨的十七大代表、安徽省巢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趙玉中來院舉行專題報告會。
2008年
1月學院召開2007年考入省直監獄勞教系統優秀畢業生座談會。
6月11日,學院召開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總結大會。
8月,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榮獲“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抗震救災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10年
11月18日上午,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成立10周年慶典大會隆重召開。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瑞鼎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省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陳國強,省人大內司工委副主任委員蘇澤泉,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孫建新以及省人民檢察院、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監獄管理局、勞動教養管理局、全省各地市司法局、監獄勞教單位的領導,兄弟院校和校友代表出席慶典大會。

現任領導

院長、院黨委副書記胡來龍
院黨委書記張國昌
院黨委副書記虞耀華
副院長、院黨委委員胡愛國
副院長、院紀委書記、院黨委委員孔國荃
副院長徐偉
副院長、院黨委委員鄧生苗
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教務處處長周善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