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華菱重型汽車有限公司

安徽華菱重型汽車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份華菱以最新研發的星凱馬重卡參加了在德國舉辦的漢諾瓦車展,向世界最高的商用車舞台上展現了自身的實力。 據了解華菱星凱馬駕駛室是全新開發的,採用了眾多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是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駕駛室。 華菱汽車是一家極具創新意識的企業,先進的技術,各種發明創造,不斷地湧現出來。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安徽華菱重型汽車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十大重點企業集團之一,國內重要重型卡車生產研發基地。公司現有淨資產5億元,固定資產8億元,員工1200人,現擁有建築面積達8萬平方米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廠房,擁有先進的汽車檢測設備。公司重型汽車產業系引進日本三菱技術平台開發的華菱重卡系列車型,已形成1萬台重型汽車生產能力。

公司介紹

安徽華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現有淨資產5億元,固定資產10億元,總資產15億元以上。公司擁有員工20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300人以上,設有國家批准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日本三菱FUSO卡客車株式會社、五十鈴汽車株式會社有長期的技術合作關係,並與三菱FUSO簽訂了長達10年的技術引進協定;與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具有很強的技術開發能力。公司擁有先進的工藝裝備,現已形成年產20000台重型汽車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重要的重型汽車生產研發基地,是國家重點支持企業,被國家評為60家“中國製造·行業內最具成長力的自主品牌企業”之一,成為國家倡導發展自主品牌、堅持自主創新的典範。

生產流程

公司擁有建築面積達100000㎡以上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生產線,擁有先進的汽車試驗檢測設備,建成了先進的ERP信息管理系統。公司從日本進口了5000T大型縱梁壓機,保證了車架縱梁的一次衝壓成型,另由10台600-1500噸大型壓機組成A、B兩條車身衝壓生產線,所有車身模具均由日本、台灣開發製造。焊裝車間擁有一條由13台日本進口焊接機器人組成的全自動化焊接生產線,選用進口夾具、檢具,保證了駕駛室總成焊接質量的穩定可靠。公司從法國進口了一整套自動噴塗設備,車身車架塗裝全部採用陰極電泳生產工藝,可使車身噴塗效果達到轎車水平。總裝車間由230米的總裝線和120米的駕駛室裝配線組成,機械化程度很高,是採用日本三菱汽車裝配工藝建成的國內最先進的重卡裝配車間。

設計特點

華菱重卡是在日本三菱技術平台基礎上開發的重型汽車產品系列。駕駛室豪華、大氣、穩重;內部設計人性化,空間寬敞,視野開闊,內飾件布置豪華,採用了電動門窗,駕駛室裝有電動翻轉機構,操作簡便可靠。電氣系統採用電腦集成技術,故障可自行診斷。主要總成均選用國內外成熟的配套總成,發動機配置可選裝日本三菱、美國康明斯ISM、卡特比勒C13、C9、國產康明斯、斯太爾(包括濰柴、杭發和中國重汽三家發動機,同屬斯太爾平台)和玉柴等發動機系列。整車產品經過汽車試驗場3萬公里可靠性試驗並通過AUDIT評審,產品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符合國家法規要求和環保標準,已達國際同類汽車產品先進水平。

企業文化

公司注重尊重客戶、服務客戶、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尊重人才,提倡創新,形成了“以人為本、科技為先、創新為魂、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追求“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企業創造效益、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員工創造機會”的經營宗旨,形成了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具有華菱特色的企業文化。

產品譜系

按照華菱目前的產品譜系劃分,卡車主要分為三大類:華菱重卡、華菱之星、華菱星凱馬:

華菱重卡是華菱最早上市的車型,在日本三菱技術平台基礎上開發的一代重型汽車產品系列。主攻自卸車與專用車市場,可匹配濰柴康明斯等發動機。
華菱之星目前產品系列比較全,是華菱企業2010年重點推薦的三大產品系列之一。從180馬力到310馬力,牽引車、貨車、自卸車都有。牽引車系列有4x2、6x2、6x4;載貨車系列有8x4、8x2、6x2;自卸車系列有6x4、8x4、8x2。而華菱之星產品的市場適應面也很寬,如專用車領域的油罐車、車載泵、隨車吊、環保垃圾車等等。
星凱馬的駕駛室是由義大利博通汽車設計公司全權設計。這是一家國際頂級汽車設計公司,斯堪尼亞等歐美眾多名牌汽車都是由他們設計。星凱馬的流線型設計和厚重的車型透出濃厚的現代氣息和歐洲文化的底蘊。主要目標市場是海外市場和國內沿海等高端市場。

年度重卡

2009年12月7日,由中國汽車報社主辦、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承辦的“2010年中國卡車年度車型”評選活動揭曉,華菱第二代重卡產品“星凱馬” 摘得 “2010年年度重卡” 桂冠,華菱公司董事長劉漢如上台領獎並作了重要發言。


“華菱星凱馬”作為本次評選的入圍車型,在經歷了“最高車速”、“最低穩定車速”、“滿載等速油耗”等4大類18項試驗檢測後,以其突出的安全性能和耐用性、卓越的操控性和經濟性,從眾多同級別參評車型中脫穎而出,受到了評測專家及參觀用戶的一致好評。據評選組委會負責人介紹,本次評選活動以十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評判依據,依照經濟性、可靠性、先進性的原則將評選規則分為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兩個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孔輝、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宋健,中國汽車報社社長李慶文等眾多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審委員會對參評車型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最終所有評審一致認為:華菱汽車公司生產的星凱馬重卡車型各項參賽指標均表現突出,尤其在直接檔最低穩定車速、45%坡道起步時間、65km/h等速行駛百公里消耗量等12項測試項目中表現突出,全票通過華菱星凱馬當選為“2010年年度重卡”。
隨著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商用車的經濟性成為選購車輛及評價車輛性能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活動組委會將各參評車輛的經濟性作為評選的重要原則。“華菱星凱馬”採用了國際先進的整車匹配技術,對整車的經濟性進行專項最佳化匹配設計。國內首次採用的CAN匯流排整車數位化控制系統,能使發動機排放達到最佳狀態,實現了歐Ⅳ排放標準,還可以自動檢測故障,給維修帶來極大的方便。在安全性方面,車身結構在國內首次採用全鋼結構,強度更強,增強了駕駛室抗撞能力,進一步保證了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此外星凱馬全新駕駛室有超低的風阻係數;對發動機的萬有曲線進行了最佳化,既擴大了經濟轉速範圍,又保證發動機的輸出扭矩;同時通過對變速箱各檔速比與後橋主減速比在各工況下的最佳化匹配設計,使速比分配更加合理、經濟。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卡車節油大賽上,華菱公司參賽的星凱馬4×2牽引車榮獲節油冠軍,便是華菱重卡燃油經濟性強有力的見證!

據了解華菱星凱馬重卡是華菱公司與國際頂尖級研發機構聯合打造的高端重卡,主要目標市場是海外市場和國內沿海等高端市場。星凱馬的駕駛室是由義大利博通汽車設計公司全權設計。其流線型設計和厚重的車型透出濃厚的現代氣息和歐洲文化的底蘊,內飾配件由國際知名企業義大利立達公司按照歐美標準選材和製作,從材料選用、製作工藝到各項功能,無不綜合歐美高端車的優點,進行了全面的革新。全新的設計理念,瞄準歐美市場標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新技術的套用,使星凱馬真正躋身到國際高檔車的行列。在舒適性上,星凱馬重卡率先採用了氣囊全浮式減振座椅。整個駕駛室減震系統採用德國薩克斯四點空氣彈簧減震系統。更重要的是在底盤系統上,後懸架系統採用四個氣囊(也可以選裝八個氣囊);前鋼板彈簧,按照歐洲的發展趨勢,選用變截面的少片簧(三片簧)。強度更強,舒適性更好。另外,可伸縮式轉向、多媒體顯示和免提電話通訊系統、預緊式安全帶、可翻轉結構豪華臥鋪、天窗、自動空調、GPS導航、行車記錄儀、自動排擋、ABS、車門窗遙控等高端配置均已在“星凱馬”系列車型上廣泛標配與套用。整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等各方面堪比豪華轎車。

年輕的華菱汽車有限公司,在5年前的起步階段就引領著中國的卡車製造潮流,不斷摸索創新,相繼研發生產了包括 “華菱重卡”、“華菱之星”與“星凱馬”在內的一系列重卡產品,開拓出一條以“自主品牌、替代進口”為代表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商用車發展之路。

華菱星凱馬高端重卡

隨著高端重卡產品產銷量的遞增,我國重卡高端化趨勢日漸明朗,高端重卡漸成主流,並且正逐步改變

著重卡市場的產品結構。
2010年10月份華菱以最新研發的星凱馬重卡參加了在德國舉辦的漢諾瓦車展,向世界最高的商用車舞台上展現了自身的實力。如果說2004年華菱參加漢諾瓦車展是一鳴驚人的話,此次參展,更是通過6年的進步和歷練,展現了自己的成熟。
中國卡車市場的需求在往高端重卡方向發展,而這也是華菱一直都致力於占據制高點領域的原因。其實,星凱馬重卡剛剛投放市場時,許多用戶都因其過高的市場售價而持觀望態度,市場的接受程度並不高。但是近幾年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尤其是公路運輸管理不斷規範,計重收費制度的全面實施,這就要求物流運輸行業通過提升運輸效率,減輕車身自重,降低單位貨運量的燃油消耗水平等措施來實現理想的盈利水平。車主對於車的要求也向高速重載、輕量化、燃油經濟性強、出勤率高等高端化方向轉變,而不再單純地計較價格。
據華菱行銷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透露,華菱的第二代重卡星凱馬,以其駕駛室最具代表性。據了解華菱星凱馬駕駛室是全新開發的,採用了眾多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是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駕駛室。歐洲風格的外觀造型,頗具時代感和視覺衝擊力;豪華現代的駕駛室內部空間布置充分考慮了人體工程學原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駕駛員的疲勞程度;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性同時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華菱星凱馬駕駛室結構和功能,具有如下一些新特點:
駕駛室本體採用歐洲流行的籠式骨架,高強度鋼板蒙皮結構。與湖南大學汽車學院合作,對車身強度、剛度進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並展開最佳化設計,有效地解決了車身強度問題,經有限元分析,整個車身強度分布合理,完全符合碰撞時對司乘人員的保護要求,駕駛室第一階模態32.5HZ,遠高於行業保守安全值22.5HZ;為增加駕駛室行車的平順性,和可靠性,與德國SACHS公司合作,全盤解決駕駛室舒適性問題。為滿足高端用戶對駕駛室舒適性的要求,開發了空氣彈簧懸置系統,駕駛的跳動量選用德國WABCO感載閥控制和調節;採用歐洲流行的上下一體式空調,方便維修,給儀表台區更多的空間,製冷量達到4500大卡,可滿足嚴酷工作環境及苛刻用戶的需求,分電動和自動兩種;臥鋪寬大、舒適 採用可翻轉結構,可增加下層空間, 面料高檔、質量輕、舒適可靠的臥鋪系統,給休息者踏實安穩的感覺(臥鋪左右兩側有臥鋪燈,衣帽鉤,前部有防護網,拉簾等人性化設施,給駕乘者以家一樣的溫馨與舒適);厚重、豪華、氣派的組合式短柄後視鏡:為防止後視鏡在行車過程中撞到行人、後視鏡鏇轉中心均距車身安裝點採用近距離設計,清晰逼真,為用戶提供全方位視野無盲區。
面對十二五,華菱也有自己的規劃,目前位於馬鞍山開發南區的三萬輛重卡基地廠房已經封頂,湖南星馬的車橋廠也在穩步推進中。可以說在新一輪的規劃投資中,華菱的產能將得到明顯擴大,困擾已久的產能瓶頸有望被打破。面對力爭進入國內重卡第一梯隊的艱巨任務,華菱人正在努力忙碌著,我們也將一同見證華菱的成長。

華菱重卡新基地

2010年12月26日上午9時整,馬鞍山市三匹馬廣場,伴隨著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王三運按下水晶球,安徽星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劉漢如正式宣布:華菱重卡十二五年產十萬輛項目啟動。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華菱重卡將投入50個億,建成年產能10萬輛重卡及5萬輛重型專用車生產基地,屆時,安徽星馬汽車集團年產銷將突破500億元。
據了解,2010年,華菱重卡銷售31000輛,實現年產銷120億元,2011年,華菱重卡將在確保4萬輛的,年銷售增幅35%基礎上,挑戰5萬輛的銷售目標,爭取實現年銷售增幅為65%。

相關休息

選華菱LNG重卡走綠色物流之路
位於魯西平原的古縣茌平,總面積1117平方公里,轄6鎮8鄉2個街道辦事處,810個行政村,56萬人口,現屬山東省聊城市,系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亦是中國百強縣。因為商貿繁榮,該縣物流運輸也較為發達。在茌平,如果你是跑運輸做物流的,沒人不知道萬和通公司運輸有限公司。五年前,這裡有“一運”(茌平縣第一運輸公司)、“二運”、“三運”、“四運”,那時,萬和通還只是一家剛註冊不久的小公司,運輸實力也排不上號。然而五年的時間,萬和通改變了這裡的市場格局,不僅將這些老國企遠遠甩在身後,更是成為當地最大的運輸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名列前茅。對於這樣的成績,萬和通總經理王士民頗為自信地告訴筆者:“腳踏實地,踐行夢想”。
CAMC的忠實擁躉
萬和通運輸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註冊資金4000萬元,下設茌平縣萬和通運輸有限公司、茌平縣環宇煤炭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茌平縣安泰危險品運輸有限公司、茌平縣新能源公司、山東萬和通物流有限公司修理廠、山東萬和通物流有限公司加油站等多家分公司,擁有大型車輛千餘台。而這些車輛中,CAMC品牌占了絕大多數,這其中又以LNG重卡居多。筆者了解到,繼2013年該公司採購華菱LNG重卡百餘輛後,2014年又計畫採購百餘輛華菱LNG重卡,目前首批五十台已經順利交付使用。問及緣由,王士民是這樣說的,“大批量定購LNG重卡,是考慮到天然氣重卡的特殊性,尤其是車子電器系統的可靠性,我們公司經過長期的考察和對比,加上公司以前批量採購華菱重卡的表現,最後我們才選擇了華菱。我們充分信賴華菱重卡的產品品質,同時此批產品是完全根據我公司的實際使用工況量身打造的,我也很幸運能成為華菱LNG重卡的批量客戶”。
走綠色物流之路
走綠色物流之路是萬和通近年的發展重心,在緊鑼密鼓擴展LNG車運輸隊伍的同時,公司自己的LNG加氣站也在建設中,一如當初看好華菱重卡那樣,從華菱LNG重卡推向市場以來,王士民就對華菱新車型投以極大的關注,並成為華菱LNG重卡茌平縣首批客戶。他告訴筆者,“天然氣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首選的汽車替代燃料,使用天然氣每替代一噸柴油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88噸,屬於低碳交通。從環保性能來看,其綜合排放比燃油汽車低85%左右。我們萬和通公司作為茌平縣物流龍頭企業,應當為行業做好表率。下一步我們將全面啟動推行油車替換天然氣車的更新工作。回響國家‘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的號召,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王士民還表示,LNG車在節能減排、成本節約、安全可靠方面優勢明顯,推廣LNG運輸,不僅節能環保,還能切實為廣大運輸客戶帶來經濟效益。由於天然氣價格比柴油低,經過實踐計算,購車時多出的成本能在一年之內收回,雖然購買成本增加但是後期運營可以節約30%左右的成本還是很值得的。
“萬和通”品牌之路
筆者在萬和通物流新園區看到,三座現代化大型加油站、加氣站;山東省內規模一流、設備一流、質量一流的大型修理車間,規模甚是壯觀。王士民告訴筆者,我從93年開始跑車,從第一輛老解放開始創業,老解放、老黃河、新解放、新黃河,每五年一個變化,到今天已經20年的歷程。06年3月,“萬和通”公司正式註冊成立,而“萬和通”這一運輸品牌的打造之路則是從2008年開始的。他說:“企業和人一樣,在成長中需要不斷轉型,不斷升級,不斷發展進步,個人的進步才能促進企業進步發展,企業領導者每時每刻考慮的是怎樣使企業發展壯大,如果沒有一個發展的、前沿的思維,企業是難以發展”。在這樣的企業發展理念下,短短的幾年時間,萬和通已成功成為茌平縣運輸行業標桿。據了解,萬和通公司現有員工近五百人,2013年,實現銷售十四億元,繳納各項稅費三千萬元。目前公司已擁有大量穩定的客戶群,與信發集團下屬各電廠、晉中晉煤炭銷售有限公司、長治公司、陝西神木煤炭集團、內蒙古烏海各煤礦、山東魏橋集團、魯西化工集團等多家公司簽訂了長期的煤炭、礦石、鋁材等貨物運輸契約;與新疆、內蒙、陝西各液化氣廠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
踐行夢想
打造了一支忠誠於公司、有夢想、責任心強、執行力強、團隊精神強、業務精湛、紀律嚴明、敢於創新的高素質團隊是王士民的夢想。他說:“企業發展模式不斷創新,企業人才隊伍也要不斷成長壯大,這樣才能持續推動企業發展壯大。”他還有三個五年計畫,第一個五年計畫已經實現了,那就是讓萬和通在茌平縣打響,成為當地的物流運輸品牌;第二個五年計畫是打造成山東地區的萬和通物流運輸品牌;第三個五年計畫是讓萬和通成為全國地區的知名物流運輸品牌。筆者還了解到,為延伸汽車物流產業鏈條,將成立山東萬和通濾清器製造有限公司。項目總用地160餘畝,總投資4億多元,年產1000萬套汽車濾清器,可實現年產值36億元,利稅4.7億元,建設高標準化生產車間、科研樓、倉庫及辦公樓、職工宿舍等,生產設備由德國引進,是山東省唯一一家汽車濾清器製造企業,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目前“萬和通物流”已被評為山東省物流行業著名商標,公司也在為茌平創建“中國大型車輛運輸城”貢獻著力量!新園區的建成是萬和通物流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相信後期的工程建設也會繼續創造各項新輝煌。
不畏競爭華菱打造自主精品
近幾年,中國商用車企業為了升級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同時強大自己品牌的競爭實力,紛紛與國外企業合作。而國外廠商也通過技術輸出、投資股份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在行業風起雲湧的合資潮面前,重卡行業幾家為數不多的自主品牌,在質量及基本性能方面與其他合資重卡企業相比沒有太大差別,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和日益提高的技術水平,使自主品牌重卡繼續保持市場優勢地位。
中國商用汽車網近日推出重卡企業自主系列,為大家盤點中國重卡行業中的幾家堅持打造自主品牌的優秀企業,看他們在中國商用車行業里是如何成長、如何發展的?
不畏競爭堅持打造自主品牌
一直以來華菱星馬堅持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並於2012年底通過利用全球汽車零部件資源,自主研製開發出了重型發動機——漢馬動力和變速器,為自主創新之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在接受中國商用汽車網專訪時闡明自己一直堅持打造自主品牌的理由。
他認為商用車行業因為市場化競爭充分,產能過剩、價格低。國外的重型卡車在中國沒有競爭力,而在競爭的過程當中,中國商用車企業也加快了技術升級的步伐,也能夠滿足國內需要,而抵禦了外國產品的入侵。部分國內的商用車企業因為技術的缺失也逐步走上與國外合資的道路,所以現在像華菱一樣堅守自主品牌、堅持自主創新的企業,更應該堅定自己選擇的道路,因為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有技術、有資金實力、有人才、有話語權、發展權。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劉漢如表示,這對於商用車行業是個契機,必然會推動和促進商用車行業技術進步、轉型升級。所以商用車企業應該儘快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加強科技進步,能夠生產滿足國家排放標準的產品。
產學研結合技術模式打造自主精品
技術先進,引領市場,這是品牌產品必備的條件。劉漢如以他超前的意識,站在戰略的高度,把握未來,帶領自己的企業打造出一個又一個處於行業領先、技術先進的產品,應該說,華菱創立品牌的路不會很長。
華菱在創建之初就提出:“以企業為主體,大學、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互動”的產學研相結合,以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充分利用大學、科研機構的智力資源,合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他們把研發資金的三分之一投入到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試驗,共同開發併合作培養人才,三分之二的資金用在產品項目的開發上。
華菱開展產學研結合的技術模式,給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帶來了多贏的局面。不僅為企業克服了諸多技術難題,為企業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同時,帶給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不僅僅是一筆研究資金,對大學智力資源的出路,對大學融入社會進入市場,對大學人才的培養模式,甚至對當今教育的改革,都有著一定的意義。
積極與與國內高校、研究機構開展多種方式的合作。1萬台重卡生產線和廠房設計,就是華菱和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在重卡自主開發過程中,華菱還與清華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開展了技術合作。華菱公司第二代新產品星凱馬車身就是與義大利博通設計公司、湖南大學國家車身試驗室等研發機構聯合完成的。開發車橋,將生產線的規劃和設計、設備的採購和現場的布置,全部委託合肥工業大學承擔。
提升市場競爭力堅持自主創新
華菱汽車是一家極具創新意識的企業,先進的技術,各種發明創造,不斷地湧現出來。
為了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打造品牌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華菱汽車適時啟動了專利戰略。專利戰略的核心內容就是鼓勵和獎勵員工鑽研技術、發明創造。不僅對獲得批准的技術專利開發人員給予現金獎勵,對申報了但沒有批准的技術開發人員也給予現金獎勵。
據統計,截至到2010年12月,其下屬星馬股份公司,累計申報專利179項,批准148項;華菱股份公司申報201項,批准136項。星馬集團,包括湖南星馬、天津星馬,合計員工5000人,就是說平均每20人,就在國家專利局獲批了一項技術專利。
歸根到底,一家企業沒有產品,就談不上參與市場競爭;沒有新產品,市場競爭力難以持久。進入21世紀以來,星馬集團下屬的星馬股份和華菱股份,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調整和最佳化產品結構,不斷推出新產品、新品種,不斷地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讓企業始終保持著充沛的活力。
華菱重卡從2004年正式投產到現在,以細分市場、差異化經營的戰略,連續推出了華菱重卡系列、星凱馬系列和華菱之星系列三大品牌數十個品種的產品,適應了不同層次的市場和不同層次的客戶群的需求。
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在接受中國商用汽車網專訪時表示,汽車企業現在堅持自主品牌為時不晚。但如果放棄做自主品牌,完全依靠外資,後果不堪構想。商用車企業95%都是自主創新,而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僅有40%,但是銷售額卻不到總體額度的30%,利潤不到10%,中國自主品牌企業依然任重而道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