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博通汽車設計公司

義大利博通汽車設計公司

義大利博通汽車設計公司1912年11月,28歲的吉奧瓦尼·博通(Giuseppe Bertone)帶領著三個工人在都靈開辦了馬車修理作坊,成為了博通公司的前身。號稱世界三大汽車設計公司之一,誕生了喬治·亞羅和馬賽羅·甘迪尼的這家著名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公司。

基本信息

義大利博通汽車設計公司1912年11月,28歲的吉奧瓦尼·博通(Giuseppe Bertone)帶領

(圖)博通公司LOGO博通公司LOGO

著三個工人在都靈開辦了馬車修理作坊,成為了博通公司的前身。號稱世界三大汽車設計公司之一,誕生了喬治·亞羅和馬賽羅·甘迪尼的這家著名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公司。

博通公司曾長期占據汽車設計領域的霸主地位,並多次引導汽車設計潮流,

也有很多成功的作品。博通公司每年都會在日內瓦車展展出一款概念車,著名的有阿爾法·羅米歐BAT系列概念車、Carabo概念車、Bella概念車等作品。許多大型汽車廠商都長期委託博通設計新車,雪鐵龍的XM、Xantia以及ZX都是由其設計。世界上很多出色的汽車設計師,如喬治亞羅和甘迪尼都出自博通公司。這也是博通及其創始人吉奧瓦尼·博通受到眾人敬佩的原因。吉奧瓦尼·博通是汽車設計界德高望重的人物,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從事造型設計,1997年去世。有評論說,吉奧瓦尼·博通去世後,博通公司開始失去了“靈魂”。

博通雖以汽車設計著名,但其還擁有較大規模的汽車生產能力。

(圖)博通 Alfa-based B.A.T. 11概念車博通 Alfa-based B.A.T. 11概念車

據了解,該公司年生產整車能力達7萬輛。要維持基本收支平衡,該公司每年需至少生產3萬輛轎車。然而從2005年12月開始,該公司就開始停止整車的批量生產。

危機

2006年年初,博通失去了繼續為歐寶生產Vauxhall Astra敞篷版跑車的訂單。原因很簡單,歐寶的上司通用汽車希望獨立生產該車型。這個昔日養尊處優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公司,必須為生計著想。

努西奧·博通的遺孀——麗勒·博通(Lille Bertone),作為現任博通董事會主席兼CEO,當然不希望看到丈夫創下的基業會在自己手中毀掉。“為了能使博通生存下去,我們已經做好了投資的準備”,麗勒·博通說,“努西奧留給我們的,是要讓公司能繼續運轉下去,因為沒有公司,就沒有這一切”。

努西奧·博通於1997年2月25日去世,享年82歲。他的繼承人—麗勒·博通和他們的兩個女兒控制了博通集團的65%的股份。其餘的股份由努西奧的姐妹們所擁有。

麗勒·博通的大女兒瑪麗·若娜·博通(Marie-Jeanne Bertone)2006年38歲,是博通子公司stile Bertone的副總裁。

麗勒·博通的小女兒芭芭拉·博通(Barbara Bertone)由於對公司未來發展方向與其母親見解不同,已於2006年4月和44歲的丈夫Michele Blandino從博通辭職。

近來,唯一列入博通工作計畫的就是為寶馬設計生產一款與眾不同的兩座Mini Cooper S量產車。該項工作將於2006年7月展開,產量僅為2000輛。

2006年,為爭取義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的一份生產契約,博通公司正準備投資1.5億歐元,為藍旗亞(Lancia)開發一款名為CC的車型。

麗勒·博通對這樣巨大的數額並沒有感到十分驚訝。“我們從來不亂花錢”,她說,“所以我們有能力承擔此類項目的費用”。當前世界汽車行業的一個流行趨勢是汽車設計公司自己承擔新車型的設計研發的費用。而在此前,汽車研發的費用是由整車廠來負擔。

“以往我們對汽車製造商的投資收預付款,但是如果新的遊戲規則讓我們自己承擔投資風險,我們也勇於迎接挑戰。”麗勒·博通對於新的形勢頗為自信。

麗勒·博通的自信並非空穴來風。博通最近的引人矚目作品——Alfa GT,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正像該款車外型主設計師尤利亞諾·比亞西奧(Giuliano Biasio)對外宣稱的那樣:“我們的這款作品,是非常運動的,非常義大利的,非常阿爾法·羅密歐的,非常博通的。”

博通,應了那句老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2006年2月,麗勒·博通新任命大衛·維爾基(David wilkie)為博通設計總監。這名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設計師有著豐富的經歷: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取得交通工具設計碩士學位,曾就職於PSA和著名的義大利吉亞(Ghia)設計公司,而其代表作品——福特ka小型車便是在吉亞誕生的。

2003年轉投博通後,大衛·維爾基擔任汽車內飾設計師直到升任設計總監。15年在都靈的生活工作經歷讓他深諳這裡的汽車設計公司的管理運作模式,也讓大衛·維爾基始終站在設計潮流的前沿。

在大衛·維爾基的手下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團隊。僅僅內飾設計部門,博通就擁有200名訓練有素的員工,其中包括15名世界一流的設計師。

這支團隊負責著從概念創意市場調研,到草圖設計數字模型製作、油泥模型等一系列汽車設計研發程式。在這支團隊下,誕生過無數優秀的作品,像阿斯頓·馬丁、歐寶雅特、阿爾法·羅密歐GT等等。

但是強大的競爭對手也讓博通絲毫不敢怠慢。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投資將近7億歐元,用於開發生產阿爾法·羅密歐的Brera 和新款Spider、福特的福克斯(Focus), 三菱的Colt CZC和沃爾沃C70車型。

設計師搖籃

1912年11月,28歲的吉奧瓦尼·博通帶領著三個工人在都靈開辦了他的馬車修理作坊,成為了博通公司的前身。憑藉良好的技術,這個小作坊很快就在都靈的修車作坊中脫穎而出。

1914年吉奧瓦尼的次子努西奧·博通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來到了這個世界。一戰結束後,博通公司開始了其發展歷程中最關鍵的一步——進入汽車製造領域。很快,博通便迎來了第一份重要的生產契約:基於Fiat Spa 23的基礎上生產Fiat 501 運動型汽車。這款車於1921年正式投產。

進入20世紀20年代,博通已經在義大利汽車中心都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與當時都靈最大的兩個汽車製造商Fiat與Lancia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並在此時,博通開始由汽車整車的生產,轉而專注於車身的設計製造。

在經歷過苦痛的經濟大蕭條之後,1933年,博通劃時代的人物,19歲的努西奧·博通,正式走進博通公司的歷史舞台。1934年,博通公司新的設計產品Fiat 527S Ardita 2500,徹底顛覆了舊的汽車設計理念。Ardita 2500以其前臉與大燈的精緻統一,車身飽滿圓潤的線條,讓這款車成了汽車設計的不朽經典。憑藉這款車的問世,博通也正式成為了當時汽車設計的領袖。

1945年二戰結束後,這間家庭式的企業開始由努西奧·博通掌管,他的領導才能也逐漸顯露出來。在他的努力下,博通與菲亞特和蘭西亞等車廠更加鞏固了以前良好的關係,業務蒸蒸日上。1940年代後期,努西奧設計了幾款風靡一時的賽車,如菲亞特500及菲亞特100等。

1953年又設計製造了阿爾法·羅密歐Giulietta Sprint。該車原計畫產量只有1000輛,但在1954~1965年10年間該車的累計產量幾乎達到了4萬輛。在這段時間裡,博通還誕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品:阿斯頓·馬丁DB2/4及瑪莎拉蒂3500GT等。

1977年日內瓦車展上展出的沃爾沃262C則標誌著博通徹底轉型為以設計為基礎,業務範圍涵蓋汽車設計製造以及自主品牌等等。

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努西奧·博通展現出了其過人的用人才能。在執掌博通的半個多世紀中,博通很少真正執筆進行設計,努西奧·博通的主要才幹表現在充分發揮設計師的能力與靈感。喬治·亞羅這樣評價努西奧·博通:“我十分感激努西奧,努西奧·博通有膽量僱傭我這個只有20歲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並委以重任,讓我得以施展所長”。

當喬治·亞羅從都靈美術學院畢業後進入博通公司,努西奧·博通的教誨便深深地影響了喬治·亞羅。博通為其創造環境,充分地讓喬治·亞羅的能力得以發揮,同時造就了喬治·亞羅驚人的想像力。後來,喬治·亞羅離開博通公司,自己成立了ITALDESIGN。這家公司很快成為了世界最著名的設計公司,而喬治·亞羅本人也被評為“世紀設計大師”。一時間,喬治·亞羅的名氣蓋過了其師努西奧·博通。

從博通走出的還有另外一名人物馬賽羅·甘迪尼。甘迪尼因設計了蘭博基尼而聲名大噪,後來他離開博通後自己成立了設計公司。公司經過甘迪尼的精心打造,已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設計公司之一。而甘迪尼本人,也成為了屈指可數的設計大師。

博通最關鍵的兩個發展階段都是汽車工業蓬勃發展的兩個關鍵時期:第一次是1920年代到1940年代,而第二次是在二戰之後直到1980年代。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誕生了無數的優秀作品,而都靈更是成為了世界汽車設計的中心。

當歷史進入1980年代,世界各個大的汽車廠逐步建立起來自己的設計部門,有的設計部門實力甚至可以與博通這樣的專業公司相比。義大利——都靈,這個世界汽車設計之都其光環就顯得越發暗淡。生存在這裡的汽車設計公司,也要為自己的生計而發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