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院校後勤協會

後勤協會成立以來所開展的工作,多次受到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和中國高校後勤管理分會的肯定,中國高校後勤管理分會連續兩年把重要活動放在安徽舉辦,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支持。 2008年7月,後勤協會承辦了中國高教學會後勤管理分會系統2008年秘書長工作會議。 2010年5月29日,安徽省高校後勤協會和安徽省教育廳在合肥工業大學斛兵禮堂隆重集會,紀念安徽省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十周年。

安徽省高等院校後勤協會(以下簡稱“後勤協會”)於2008年4月12日經省民政廳批准正式成立。後勤協會成立以來,在省民政廳的指導和各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參與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的辦會方向和全心全意為高校師生服務的宗旨,積極履行行業自律、服務職能,為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提高我省高校後勤管理水平、服務保障能力和維護高校安全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就我會成立以來開展的主要工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安徽省高等院校後勤協會是在原安徽高等學校後勤學會的基礎上籌備成立的。2007年7月經省教育廳同意,報省民政廳審核批准同意籌備。2008年4月11日,安徽省高等院校後勤協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在合肥隆重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後勤協會章程、會費收支管理辦法等主要檔案,選舉產生了由170餘名理事組成的第一屆理事會、33人組成的常務理事會,選舉中國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李國棟為後勤協會首任會長,副會長有:周軍、李仁群、余淑珍(女)、李西才、熊健、孫義祥、孫學斌、陳潤、閔永新、徐世昌等10人。秘書長由徐世昌同志兼任。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省教育廳、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中國高教學會後勤管理分會等部門領導出席了後勤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年會。
安徽省高校後勤協會,是由省內高校後勤管理者和經營者等自願組成的行業協會組織,在政府指導下,履行行業自律管理職責,開展行業協作與交流。協會的業務主管單位是安徽省教育廳,接受業務主管單位安徽省教育廳、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安徽省民政廳的指導、管理和監督。後勤協會實行單位團體會員制,首次申請加入的會員單位86個,117人當選理事,33人當選為常務理事。截止2010年底,後勤協會共接收申請註冊的會員單位117個,增補理事40人、常務理事13人。秘書處為後勤協會的辦事機構,負責協會日常事務的處理,地址設在合肥市屯溪路435號省人大902室。後勤協會秘書處聘請了兩名專職從業人員,省教育廳高校後勤管理服務中心還專門委派兩名中心的工作人員(其中副處級幹部一名)負責後勤協會的日常具體工作實施。後勤協會下設餐飲、學生公寓、後勤管理等三個專業委員會,各機構配有專(兼)職工作人員。
二、後勤協會成立以來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制定出台行業規範,履行行業自律職能,推進規範化管理。
1、在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不斷深入推進,高校後勤服務市場穩步開放的新形勢下,為進一步規範餐飲服務市場,完善監管體系和辦法,由後勤協會秘書處組織制定了《安徽省高校餐飲行業準入管理辦法》,作為行業的規範性檔案印發各會員單位實施。該《辦法》從餐飲企業準入條件、準入程式、日常管理、經營企業的退出、監督管理等方面,全過程地進行了規範,受到會員單位、經營企業及有關方面的普遍關注和好評,在全國高校後勤系統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中國教育報》、《江淮晨報》等數十家全國和省級主流媒體進行了報導。近兩年來的實施情況表明,該《辦法》有利於高校餐飲的規範管理,積極效果顯著。
2、2008年至2009年,由秘書處牽頭,組織部分會員單位和經營企業,在對當前高校餐飲市場面臨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完成了《高校學生食堂與校外餐飲攤點經營方式和成本的比較研究》等課題,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
3、針對一些社會餐飲單位因廚房煙囪、排油煙管道的油垢清理不及時或不徹底,導致火災事故頻發,造成公共財產損失,給公共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的情況,後勤協會專門下發了《關於做好高校學生食堂消防暨廚房煙囪、排油煙管道清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會員單位進一步增強學生食堂的消防安全意識,嚴格安全管理,對廚房煙囪、排油煙管道集中開展一次專項清洗、清理工作,並做到常態化,杜絕安全隱患,保障學生和食堂員工生命安全。
4、針對一些不法分子大肆加工生產“地溝油”,回流餐桌嚴重的情況,為嚴防“地溝油”流入高校學生食堂,切實保護廣大師生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2010年3月,後勤協會及時下發了《關於加強高校學生食堂管理,嚴防“地溝油”進入學生餐桌的通知》。通知下發後,引起各會員單位高度重視,普遍開展了專項檢查,採取了防控措施。
(二)當好教育主管部門的參謀助手,努力維護高校穩定。
1、三年來,國家的各種盛事、大事多,特別是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汶川、玉樹地震災害、上海世博會等,對高校後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物價波動,自然災害等不利因素也給後勤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面對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後勤協會將掌握了解的市場和會員單位的有關信息及情況,及時向廳領導和有關部門反映,及時向會員單位傳達布置上級的有關工作要求,為各會員單位提供力所能及的相關信息和諮詢服務,發揮了政府參謀助手的職能和橋樑紐帶的作用。
2、配合省教育廳做好教育部學生食堂工作檢查調研活動。2009年9月,教育部高校學生食堂工作調研組來皖調研,根據省教育廳的要求,後勤協會參與了調研,並做了大量的材料準備、組織協調等工作。教育部調研組對安徽省高校學生食堂工作和後勤協會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
3、參加省教育廳領導進行高校後勤工作調研。省教育廳領導重視聽取後勤協會的意見、建議,並要求協會參加省教育廳開展的一些工作調研,如,2009年8月中下旬,協會秘書處有關人員參加省教育廳領導的新學期後勤工作調研活動,用兩周時間,深入淮南、蚌埠、蕪湖、銅陵、合肥等地高校,分片召開了7次後勤工作座談會,聽取高校分管校(院)長、總務(後勤)部門和後勤集團負責同志的意見、建議,部署新學期的後勤保障工作。
4、受省教育廳委託,組織對高校學生食堂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後勤協會餐飲專業委員會根據省教育廳的要求,抽調有關會員單位共25名專家成立了五個檢查組,於2010年10月14日至20日,對全省100所高校的學生食堂進行了專項檢查。
專項檢查基本摸清了全省高校學生食堂的工作情況,也發現了問題和不足。省教育廳對後勤協會提交的檢查報告給予充分肯定,並在此基礎上,發出了省教育廳《關於全省高校學生食堂工作檢查情況的通報》(皖教秘[2010]518號)。此次檢查,為省教育廳今後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進一步提升全省高校學生食堂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建立長效保障機制,維護廣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和學校的穩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三)協調指導各專業委員會規範有序開展活動
後勤協會注重發揮各專業委員會“專業性、服務性”的特點,協調指導各專業委員會制定年度工作計畫,確定工作重點,緊密結合後勤行業管理和改革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研討與交流,開展人員培訓,推廣典型經驗,著力全面提升行業管理與服務水平。
1、餐飲專業委員會緊緊抓住食品衛生安全主題,以提高服務保障能力為切入點,成功組織舉辦了五期高校餐飲管理高級研修班和五期高校學生食堂管理人員與從業人員衛生知識省級骨幹培訓班,近千人次接受了培訓,在提升我省高校學生食堂管理和服務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積極有力的促進作用。針對市場農副產品價格波動大,社會企業陸續進入高校學生餐飲市場等情況,餐飲專業委員會在節能降耗,加強管理,考察調研一伙食物資聯合採購,組織烹飪技能比賽,開展理論研究,防控餐飲事故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成效顯著的工作,較好地行使了行業自律的職能。加強與兄弟專業協會合作,與省烹飪協會聯合舉辦了全省高校學生食堂廚師省級骨幹培訓班;成功舉辦了安徽高校廚藝大賽,全省高校51個代表隊165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大賽得到了全省廣大會員單位的積極回響。
2、公寓管理專業委員會圍繞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以規範化建設為主線,以標準化建設為手段,突出安全工作,注重日常管理,加強工作的橫向與縱向交流,創建新方法、構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在搭建“增進感情,工作交流,學術研究,評建創優活動”立體性平台的作用方面,在不斷增強寓專會凝聚力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寓專會積極有效地指導各片區開展工作,舉辦全省公寓管理人員培訓班,組織到兄弟省學習交流等。皖北片高校組織了“學生公寓管理服務人員演講比賽”,並編印由皖北片高校後勤工作者撰寫的《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服務工作的特色與探討》一書;皖南片高校成功舉辦了學生公寓管理服務工作交流研討會;合肥片高校圍繞熱點問題進行不定期的交流研討,促進相互學習和借鑑等,在提升學生公寓管理服務水準、強化公寓文化內涵建設,展示宿管人形象風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而又顯著的作用。
3、後勤管理專業委員會經認真籌備召開了後勤工作交流研討會,組織會員單位圍繞熱點問題開展工作研討,探索新形式下高校後勤管理工作的路徑和方法;成功組織了研究論文評選表彰活動,產生了積極良好的影響。成功舉辦了2010年工作研討會,大會邀請了協會秘書長、省高校後勤中心徐世昌主任作了主題報告;邀請了全國知名高校後勤管理專家皮光純先生作《高校後勤中長期改革發展規劃思路》專題報告;研討會對優秀論文作者進行了表彰,對優秀論文進行了整理彙編;審議通過了第二屆後勤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的換屆工作方案等。
(四)積極承辦和參與上級行業協會組織的相關活動,適時宣傳展示安徽高校後勤風采。
後勤協會成立以來所開展的工作,多次受到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和中國高校後勤管理分會的肯定,中國高校後勤管理分會連續兩年把重要活動放在安徽舉辦,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支持。
2008年7月,後勤協會承辦了中國高教學會後勤管理分會系統2008年秘書長工作會議。省教育廳江春副廳長出席會議並致辭,省高校後勤協會的9位正、副會長應邀參加會議。後勤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世昌在會上作了《推進後勤改革,改進行業管理,努力構建新型高校後勤保障體系》的典型交流發言,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我省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開放校內後勤服務市場、成立高校後勤協會、做好後勤管理與服務等主要情況,受到與會領導和同仁的好評。
2009年10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後勤管理分會在黃山舉辦 “全國高校節能工作交流研討會”和“全國高校節能工作成果圖片展”。後勤協會積極協助辦會,省教育廳張培銀副巡視員、協會李國棟會長受邀參加了會議,並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詞,介紹了近年來安徽省高等教育發展和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主要成就、安徽省高校創建節約型校園工作和高校後勤行業協會建設的主要情況。安徽8所高校的節能工作受到表彰。
後勤協會還積極組團參加2010年7月27-29日在天津舉辦的全國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十周年成果展暨首屆全國“農校對接”洽談會;承接後勤分會有關課題研究任務,全力支持全國高校後勤分會開展工作。
另外,我省高校的學生食堂管理和學生宿舍管理工作在全國高校行業專業委員會開展的活動中多次獲得榮譽。
(五)積極開展省(市區)際、校際、兄弟協會交流與合作
後勤協會成立以來,多次接待兄弟省市同行前來參觀考察和交流。2008年8月,江西省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專業委員會來我省考察交流學生公寓管理工作;2009年6月和7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吉林省高校後勤協會分別組織部分高校後勤負責同志來皖,考察我省高校後勤行業協會工作和學生餐飲市場開放與管理等情況。2008年8月,我省學生公寓管理專業委員會組織部分會員單位赴浙江大學考察交流。2009年7月以來,我省協會秘書處負責人協同餐飲專業委員會率部分高校餐飲負責人先後赴北京、浙江等地考察高校一伙食物資聯合採購工作和高校副食品基地建設等。2010年7月我會與省烹飪協會合作舉辦了首期安徽省高校廚師高級培訓班,共有32名高校的廚師長和技術骨幹參加了培訓。這是我會初次與兄弟協會合作嘗試,效果良好。2011年上半年協會對外交流頻繁,分別組團前往湖南、河北、北京等地開展交流活動,接待了上海、四川高校後勤同行來皖交流。
不少會員單位也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開展了諸多不同形式的對外交流活動,增進了相互的了解與合作。
(六)積極推進“農校對接”工作,減少流通環節,降低原材料採購成本,保證採購食品安全。
承辦安徽省“農校對接”洽談會。2010年8月25日,由省教育廳高校後勤管理服務中心和省農委農業產業處、省商務廳市場建設處主辦,安徽省高校後勤協會和安徽中慶兆春高校後勤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安徽省“農校對接”洽談會在合肥隆重舉行。“農校對接”工作旨在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農業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高校食堂農產品採購開展‘農校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和首屆全國“農校對接”洽談會(天津)精神, 實施農副產品直接進高校食堂,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保證高校食品安全,建立“農校對接”平台。省教育廳張培銀副巡視員、省商務廳李庭信副巡視員出席會議並講話。省教育廳、省農委、省商務廳、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處室負責人,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領導及後勤部門負責人,有關農副產品供應企業代表,合肥市有關單位負責人,駐肥新聞媒體參加了會議。
(七)加強協會自身建設
加強制度建設,依法辦會,依規行事,是後勤協會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後勤協會成立以來,秘書處陸續制訂了《會費收支管理辦法》、《協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印章管理辦法》、《公文處理規則》等內部管理制度。同時,認真做好後勤協會常務理事會的組織機構建設,規範了各分支機構名稱及內部工作流程,建立了協調聯繫制度。
重點抓好會費的使用。從後勤協會誕生之日起,協會秘書處就作出承諾並依法依規和《章程》要求,嚴格會費的管理和使用,確保專戶存儲,規範管理,精打細算,把有限的會費用在該用之處,並定期向常務理事會(會員代表大會)專題匯報會費的使用情況,主動接受監督。鑒於協會剛起步,為節約經費支出,秘書處辦公場所仍由省高校後勤管理服務中心提供,辦公室工作人員除聘請二名專職人員外,其餘日常工作和突出性事物由省高校後勤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兼職(如財務管理等)或協調解決。
(八)總結經驗,展示成果,深化改革,推進發展,精心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
2009年是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十周年。經過十年的改革和發展,我省高校後勤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轉變,其管理水平、運行效率和保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在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層次、保持高校穩定等方面發揮了有力的支撐保障作用,為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為總結十年來我省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與管理的經驗,全面系統地展示安徽高校後勤建設與發展的成就和高校後勤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凝聚力量,堅定信心,為構建和諧後勤、推動科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經後勤協會秘書處提議,後勤協會一屆二次常務理事會議研究,決定組織開展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十周年系列活動(簡稱“五個一工程”)。得到各會員單位的廣泛回響和積極參與,也得到了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重視。
經過近一年的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已取得豐碩成果。2010年5月29日,安徽省高校後勤協會和安徽省教育廳在合肥工業大學斛兵禮堂隆重集會,紀念安徽省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十周年。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後勤改革處朱寶銅處長,省教育廳張培銀副巡視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後勤管理分會理事長、中國政法大學張柳華副校長應邀出席紀念大會並作重要講話。省教育廳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高校黨政負責同志,部分高校已離退休的原分管後勤工作的校(院)長應邀出席大會。被省教育廳授予“全省高校後勤工作先進個人”的114位同志身披綬帶在會場前排就坐。全省各高校、廳屬中專學校的領導和部門負責人、部分一線後勤員工,以及為高校提供後勤服務的部分企業負責人和員工等近千人參加了大會。
紀念大會表彰了先進,贈送了協會編輯大型畫冊《日出江花紅勝火》和《探索·創新·發展》論文集,觀看了由協會攝製的《潮湧江淮》電視專題片和由會員單位精選編排的《高校後勤頌歌》高校後勤文藝演出。與會領導與大家一起觀看了由協會製作的《潮湧江淮》電視專題片和《高校後勤頌歌》專場文藝演出。
協會成立以來,工作運轉正常良好,始終堅持辦會宗旨,始終堅持樹立為廣大會員單位服務,始終堅持發揮為政府有關部門當好參謀和助手;所開展的活動多次受到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和中國高校後勤管理分會,以及省教育廳及有關部門的肯定,同時,也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的充分肯定。因協會工作突出,2008年12月、2010年3月被中國高教學會高校後勤分會分別授予“全國高校後勤系統信息與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後勤系統社團工作先進單位”。
成績只代表過去,後勤協會將繼續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繼續深化和推進高校後勤社會改革,認真抓好國家有關高校後勤方面優惠政策的落實,積極主動應對高校後勤改革和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市場提供服務,學校自主選擇,政府巨觀調控,行業自律管理,職能部門監管”的目標,積極履行行業協會的職責,力爭在開展理論研究、行業標準、行業規範與行業協作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把後勤協會辦成全國有影響的、工作有成效的、會員單位信賴的新型行業協會組織,為構建新型高校後勤保障體系和建設和諧高校後勤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