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由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和徽商集團按新機制、新模式聯合舉辦的本科層次的全日制獨立學院。學院位於全國首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合肥市市區,交通便利,校園占地面積257畝。現有土木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電氣工程、藝術設計、市場行銷、財務管理等10個專業。2006年,學院面向全國17個省市招生1300名。學院正抓住高等教育的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改善辦學條件,深化教育改革,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特色、統一”的基本方針,努力將城市建設學院建設成一所辦學條件較好、辦學特色鮮明、辦學水平和質量較高、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效益較好的獨立學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等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安是教育部2003年正式批准成立的本科層次全日制獨立學院(批准文號:教發函[2003]541號)。學院新校區位於“大湖名城”——合肥市黃麓科教園區,環巢湖旅遊景觀大道旁,學院占地面積530畝(規劃面積990畝)。西臨合肥市濱湖新區30餘公里,東臨巢湖市區20餘公里,南濱浩淼巢湖。校園內典型的徽派建築與小橋流水融為一體,校園外天高雲淡與碧波蕩漾交相呼應,堪稱“風景秀麗的濱湖大學”。

學校地址

安徽合肥市黃麓科教園區

周邊環境

學院環境一流,位於合肥市黃麓科教園區,環巢湖旅遊景觀大道旁,坐擁八百里巢湖,看巢湖的日出日落,漁舟唱晚,雁鷺翱翔。在學院方圓20多公里內人傑地靈,有著名的“三將軍”(張治中、李克農、馮玉祥)故居,有廬州八景之一的四頂朝霞,有保存完好的長臨河古鎮和著名的安徽唯一僑鄉、百年誕生千位豪傑的六家畈古民居,有“湖天第一勝境”、“南九華,北中廟”的中廟,有皖中著名景區峔山島,有昭示英勇淮軍而修建的昭忠祠以及白馬山旅遊度假區、相隱寺、龍泉山、大片巢湖濕地等知名景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沐天地靈氣,品偉人氣息,繼往聖之絕學,修身齊家治國,為中華復興而努力。

歷史沿革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土建類學科特色鮮明,工、管、理、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產學研有機結合的省屬多科性院校。坐落在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安徽省省會—合肥市。
學院創建於1958年。1960年開辦普通本科教育,郭沫若先生親題了校名。1961年因國民經濟調整暫停本科招生。1977年起先後以合肥工業大學教學點、建築分校名稱恢複本科招生。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復辦安徽建築工業學院。1998年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學院是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後勤工作先進集體、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省體育衛生先進單位、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園。

辦學特色

城市建設學院依託安徽建築工業學院豐富的辦學經驗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堅持“教學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實施“名師”、“優師”工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將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落實到學院的每項工作之中。
目前,學院全體師生正抓住高等教育的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改善辦學條件,深化教育改革,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特色”的基本方針,努力將城市建設學院建設成一所辦學條件較好、辦學特色鮮明、辦學水平和質量較高、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效益較好的獨立學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等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專業介紹

2014年,學院面向全國20個省市計畫招生1300名,設四大系16個專業,分別為土木工程系,下轄土木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水務工程4個專業;建築與藝術系,下轄建築學、城鄉規劃、環境設計、風景園林4個專業;機械電氣工程系,下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4個專業;管理工程系,下轄工程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4個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設計、科學研究、工程施工與管理的能力,培養能在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橋樑工程、道路工程、岩土與地下工程等相關領域從事設計、研究、施工、管理、教育、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套用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工業與民用建築、公路、鐵路、交通、水利水電、礦山、港口、環保等部門從事房屋建築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地下建築工程、道路與橋樑工程等方面的勘察、設計和施工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建築監理、房地產開發、土木建築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土木工程材料、建築結構與功能材料、無機材料、複合材料以及在化工、環保等相關領域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設計、開發、檢測、技術管理、行銷的高級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土木工程材料、水泥、玻璃、陶瓷材料、裝飾材料、電子信息、化工、環保等行業從事材料的設計、研究、開發、生產製造、套用、監督檢驗、技術管理和行銷等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有關機構、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室內外建築裝飾部門、科學研究部門、材料設計院及高等院校從事管理、科研、設計和教學工作。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室內環境與暖通空調、建築電氣和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建築熱能供應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建築自動化系統方案的制定能力,並能進行相關的研究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建築設計院、建築工程公司、燃氣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技術工作。

水務工程專業 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科技生產力發展要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廣泛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具備良好的計算機、外語、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套用基礎,掌握水務工程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創新性及協調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水務、水利、市政、環境、交通、海洋等有關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以及相關的科學研究工作。

建築學專業本科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建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設計方法,接手建築師基本訓練,具備基本的建築知識和較強的設計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放視野,能在城市建設領域從事建築與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複合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大中型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建築環境藝術設計及建築理論研究、房地產開發策劃以及城鄉建設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從事建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註:本專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色弱色盲者不宜報考。

城鄉規劃專業本科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城鄉規劃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與套用實踐能力,具有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創新思維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尊重地方歷史文化,能在專業規劃設計機構、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從事城鄉規劃設計及其相關的開發與管理、研究與教育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城市規劃與設計、管理、諮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註:
本專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色弱色盲者不宜報考。

環境設計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由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環藝方向)專業發展而來,旨在培養具備環境設計的創新思維、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動手實踐能力,掌握相關學科領域理論及技能,具有較強的設計協調和組織管理能力,具備較強職業適應能力,能從事建築室內外環境設計,包括各類空間、環境設施及景觀等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高等院校、建築設計院、設計公司、裝飾企業、房地產企業、創意產業公司等單位從事環境設計、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註:
本專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並需參加美術測試,色盲者不宜報考。

風景園林專業 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景觀規劃設計理論素養,掌握本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相關專業知識,能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管理和研究工作,並具有國土與區域規劃、城市景觀規劃與設計、場地規劃與設計、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旅遊規劃設計等工作能力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景觀規劃與設計、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設計院等部門從事設計工作;在土地綜合利用、項目策劃及決策與工程等部門從事諮詢工作;在建設、國土、環保、旅遊、文化等政府主管部門從事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
註:本專業要求考生應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色弱色盲者不宜報考。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機械設計製造、機電控制和機械化施工與設備管理的基本理論及專業知識,具有對科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造思維能力以及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相關的企業、設計與科研單位、從事機械、機電設備的設計、製造及在工程行業進行機械化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從事相關行業的行政管理、教學和科研等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電氣技術、自動控制、建築電氣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建築電氣設計、信息處理、工業企業電氣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滿足電工電子、工業自動化及建築電氣等行業急需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工礦企業、科研單位、供配電系統等從事電氣自動化、建築電氣等方面的規劃、設計、施工、工程管理、科研與開發等工作,也可在相關單位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電子技術、信息系統和計算機領域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寬厚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能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建築電子等領域從事電子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電子工程、信息處理、網路與通信、廣播與電視、計算機控制與套用、DSP技術及套用電子儀器與儀表等行業中從事電子系統、裝置、設備的研究、設計、施工、製造、套用和開發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控制理論及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建築及建築設備、智慧型建築環境學等寬領域的基礎理論,掌握建築電氣控制技術、建築供配電、建築照明、建築設備自動化、建築信息處理技術、公共安全技術等專業知識和技術,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有創新意識、具備執業註冊工程師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專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建築設計、工業設計、建築施工、消防、監理、建築科研等單位從事建築電氣(含供配電、照明、消防、有線電視)設計、安全防範系統設計、樓宇自動化系統設計、電氣工程預決算、建築工程招投標、電氣施工與管理、智慧型設備的維護與調試、智慧型樓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程管理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土木工程技術及與工程管理有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能在土木工程、投資決策等領域從事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投資決策、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工程監理等全過程管理工作的複合型工程套用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建設投資單位、設計單位、建築施工單位、工程建設監理單位、房地產企業、投資於金融領域、教育、科研單位等從事工程管理、經濟管理、教育科研等工作。

財務管理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工商管理等知識和能力,掌握理財、金融、會計學等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和方法,具備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從事資金籌集、投資管理、資金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基礎,具備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尤其是在建築企業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級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各類企業,特別是建築企業、房地產企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培訓、開發及相關工作。

市場行銷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工商管理等知識和能力,掌握市場行銷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和方法,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行銷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依託學院的“大土木”的背景,培養學生在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市場行銷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在建築、房地產、建材等行業從事市場行銷及相關工作。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各類工商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從事市場研究、市場銷售、行銷診斷與策劃、行銷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