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王氏

太原王氏周靈王太子晉公之後裔,是為太原王氏。 太子晉卒後不久,靈王駕崩,太子晉的弟弟貴嗣位,是為景王。 秦末,王離長子王元,為避亂,遷居山東琅琊,是為“王氏琅琊祖”。

王氏各支起源琅琊王氏

王元為避亂,遷居琅邪皋虞城(今山東即墨),為琅琊王氏祖。王元四世孫王吉,為東漢時諫議大夫,開創了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祥以孝為名,其為治母病而“臥冰求魚”,成為家喻戶曉的孝的典範之一,在西晉時曾被樹為旗幟。王祥的從祖兄弟王雄之孫王戎是西晉“竹林七賢”之一,與大名士阮籍是相差20歲的忘年之交。王戎的從兄王衍是西晉有名的清談家,王衍的女兒是惠帝的太子妃,王氏一門由此仕途騰達。東晉建立後,王覽的孫子王導、王敦因協助司馬睿建國有功而被委以要職,分掌軍政大權,形成了與司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傳至王導,舉族南渡,相東晉元帝於金陵,是為“王氏金陵祖”。王導歷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於江左,世稱望族.與謝安一門,號為“烏衣巷世家。”
司馬氏怕王氏權重鎮主,採取各種措施予以遏制,終於使琅琊王氏在晉成帝年間離開了東晉政治權力的中心。政治上失了勢,琅琊王氏又在文化上發展了起來。王覽的後代王導是著名書法家鍾繇的弟子,王志的從侄王羲之與其子王獻之將琅琊王氏的書法藝術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後,琅琊王氏家庭中書法家輩出,影響深遠。
南北朝時期,王導的六世孫王肅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並娶孝文帝之妹陳留長公主為妻。王肅的女兒被宣武帝訥為夫人,孫女又嫁給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為 東、西魏之後,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

京兆王氏

亦為姓傳人,據說其始姐是戰國時期的魏公子無忌。秦滅六國之後,無忌的子孫逃至泰山,始以王為姓。西漢時,泰山王姓被遷至霸陵(今陝西西安東北),因此地屬京兆尹,後來便被稱為京兆王氏。
鳳閣王家世居京兆郡霸城縣(一作霸陵,即今陝西西安市東北),後徙杜陵(今陝西長安縣東北)、鹹陽鳳歧原(今陝西鹹陽市一帶)、汲郡(今河南衛輝市)等地。鳳閣王家起於漢宣帝時濟南太宋王賢。王賢是魏公子無忌玄孫,祖卑子,始姓王氏。卑子九世孫遵,後漢河南尹。遵生魴,魴生某,某生景,景生均。均後八世,衰落不顯,至北朝,有同州刺史王羆,追隨宇文恭任驃騎大將軍,進位柱國,生三子:謨、軌、文楷。謨襲爵,軌仕隋官至東郡通守,文楷官起部郎。王羆孫王述在幫助楊堅代周建隋中立有大功,被授予軍職。其後,京兆王氏族人在隋唐兩代顯示出了超人的文韜武略,名人輩出。在從唐朝建立到大中年間的200多年中,京兆王氏家庭有18人登進士科,30多人登台省之位。唐玄宗年間,這個家庭中有3人曾任鳳閣舍人,故京兆王氏之被稱為鳳閣王家。隨著唐王朝的消亡,京兆王氏也漸漸銷聲匿跡。
與鳳閣王家同源,後漢河南尹王遵十一世孫直也世居京兆,官至瓜州刺史,子孫亦貴顯唐代。其中有名王德真者,是其孫,在高宗和武后時兩任宰相。《新唐書宰相系表》說,王姓在唐代,最著名的有三支:一曰琅邪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這實際上是為當時的王姓家族排座次。

北海王氏

出自姚姓,為帝後裔,居於北海、陳留一帶,這支王姓的最早的來源是姚姓,因出古君王舜後裔,世為王姓,舜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便以姚為姓,其後子孫便以父姓和地姓的姚為氏,稱為姚氏。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汭而得媯姓。舜帝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這支王姓的最早的來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經過多次的改姓:從姚姓改為媯氏,再改為陳氏,再改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沒有改回,便繼續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為王姓。中國官方史書《唐書·宰相世系》言,舜後代胡公媯滿封於陳,至陳敬仲(陳完)仕齊,又改為田氏。齊王田建三子:升、桓、軫,升、桓改姓為王氏,其後代即漢代王莽一族,此為王姓的一大源流。王莽封姚姓同族田豐為代眭侯,後來豐之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又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姚氏。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為秦所滅,其子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因所居地望不同,以縣分為三支。三支之中,營陵王氏知名最早,劇縣王氏影響最大,密縣王氏家富於財。世人所說的北海王氏,一般指北海劇縣王氏。獻帝初年,營陵王氏開基祖王修初顯於仁途,任高密令。王修有二子忠、儀,忠仕魏,官至東萊太守,散騎常侍,儀魏末任司馬昭安樂府司馬,因事得罪了司馬氏,終身不事晉,以教授為業,門徒多達數千人。晉末遇亂,不肯隨宗親渡江,遷於泰山郡,終為盜賊所殺。其後,營陵王氏遂衰。
營陵王氏衰落後,劇縣王氏代之。兩晉十六國時,王猛僑居魏郡(今河北臨漳縣南),博學好兵書,佐前秦主符堅成就霸業。劇縣王氏亦因此而興。王猛有子四人:皮、休、曜、永。皮仕前秦,官散騎侍郎,休官河東太守,永官至丞相。前秦亡後,王猛子孫一分為二,分仕於南北朝。仕於南朝者,有王曜及休子鎮惡等人。宋武帝率眾北伐,鎮惡任前鋒,進軍關中,功居第一。武帝懼其功高震主,遣參軍沈田子誘殺之,連同鎮惡兄基、弟鴻、遵、淵、從弟昭、朗、弘等共八人。後武帝雖追封鎮惡為左將軍、青州刺史,封龍陽縣侯,讓鎮惡後人襲爵,但僅傳四世,至鎮惡曾孫睿時,遇齊代宋,爵 位補革奪,此後便衰落不顯。
王猛子孫仕於北朝者,則風光貴顯達數百年。如鎮惡弟憲,少遭父喪,隨伯父永在鄴(今河北臨漳縣南)。永仕前秦為宰相,秦亡時被西燕將慕容所殺,憲逃奔清河郡(今山東臨清東北),北魏初年出仕,官至并州刺史,封北海公,年八十九卒。長子崇襲爵,次子嶷歷官南部尚書,封華山公。卒,子祖念襲爵。祖念弟雲,官豫州刺史。雲子昕,歷仕北魏、北齊,官至吏部尚書,有盛名。兄弟九人,貴顯一時,母清河崔氏,深諳風訓,所生九子皆風流蘊藉,時號王氏九龍。其中王暉少與兄昕齊名,官至兗州刺史。暉弟昭,才兼文武,以友悌知名,官至考功郎中。昭弟,北齊孝昭帝心腹重臣,官太子太傅、散騎常侍。齊亡入周,周武帝用以為儀同大將軍、儀同諫議大夫。隋弟皓,儒雅同於諸兄,官郢州刺史。皓弟曄,官滄初仕文林館侍詔。
北海王氏居於密縣者,北朝時有名諱王閭者,數世同居共財,家人有百作余口,家門雍睦,鄉里敬慕。官府奏聞,被旌表門第,號稱天下著名義門。

東海王氏

亦東海郡郯縣王氏,世居今山東郯城縣城北。自東漢以至南北朝,東海王氏也是王姓人的一個著名家族。東海王氏起於東漢會稽太守王朗。王朗是個儒生,以孝義聞名,徐州刺史陶謙慕名舉其為秀才。王朗因替陶謙代寫奏章受到漢獻帝賞識,被任命為會稽(今浙江紹興)太守。因當時天下大亂,王朗先依附孫策,後投靠曹操,官至司徒。子肅,當世名儒,魏末官至衛將軍,有子八人。司馬懿當政後,王肅堅決站在司馬氏一邊與曹爽對峙,並將自己的女兒王元姬嫁與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為妻。王元姬的長子司馬炎後來成了代魏而立的晉武帝,王元姬也順理成章地成了皇后。文明太后弟王恂官至車騎將軍,襲封蘭陵侯,恂弟虔官至尚書,封安壽亭侯,虔弟愷官至後將軍,封山都縣公。王愷曾和石崇鬥富,名噪一時。
王虔子士文襲父爵,鎮許昌,被匈奴人劉聰殺死。入東晉後,王虔之後王隆官後將軍,隆子景,景子雅。王雅有子三人:準之、協之、少卿,晉末分別任散騎侍郎、黃門郎、侍中。劉宋時,王雅孫慶任員外常侍,慶子元閔任護軍司馬,元閔子諶任黃門郎,入齊後轉南兗州刺史,卒於官。有從叔王擒,以文學見黨賞於宰相王儉、齊競陵王蕭子良等人,官至尚書左丞。又有王準之任司徒左長史,準之子延年任員外常侍,延年子僧儒仕粱為尚書郎,有盛名,是東海王氏在南朝影響最大者。蕭齊時,東海王氏又有長沙太守王沈。南北朝以後,東海王氏衰落無聞。
除去原屬二十一望者,還有顯名於兩宋以前、在二十一望之外的畢公高之後的河間王氏、出於王子比干之後的汲郡王氏、周考王弟之後的考城王氏、烏丸族的烏丸王氏、羌族鉗耳氏的馮翊王氏、回紇阿布思族的安東王氏、高麗族的拓王氏或樂浪王氏、營州王氏、聊城王氏、長安王氏、高陵王氏、藍田王氏、上黨王氏、鄴郡王氏、廣平王氏、樂陵王氏等。

元城王氏

出自虞舜之後,屬媯姓之王。戰國末期秦滅齊後,齊王室田氏後代被遣散。西漢初,田安一支來到平陵(今山東東平)。後來,田安的四世孫王賀得罪了當地豪強終氏,為避禍乃遷居魏郡元城委粟里(今河北大名縣東),遂為元城王氏。王賀的孫女王政君連嫁兩次皆未婚喪夫,18歲時被送入宮中當了最低一等的宮人。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政君到了太子身邊,不久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劉驁。三年後,漢宣帝死,劉驁被立為太子,王政君隨之成為皇后,其父王禁被封為陽平(今山東莘縣)侯。王禁死後,王政君的哥哥王鳳承襲了爵位,元城王氏由此開始知名。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登上皇帝寶座,立“新”朝。15年後,新朝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瓦解,劉秀建東漢,元城王氏也失去了往日的地位與榮耀。
自西漢元、成二帝時開始,到東漢建國之前,元城王氏為天下第一望族,權勢地位遠遠超過西漢皇室。至王莽時終於代漢自立,建立新朝,其聲望與後起的王姓二十一望相比毫不遜色,但不知為何不被包括在二十一望之中。
不但王氏因其源頭眾多,從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姓氏;而且就連各郡望間也因其關係互動錯雜,從而便形成一種十分複雜的相互包容的關係。就拿太原王氏來說,事實上它就形成了許多著名王氏派別的源頭,堪稱名門大姓。

太原王氏

周靈王太子晉公之後裔,是為太原王氏。自黃帝至太子晉共四十二世,據民國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餘姚上塘王氏宗譜》載:“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晉,乃周靈王太子,名晉,字子喬,約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549年,本姓姬。”
史載太子晉“幼有成德,聰明博達,溫恭敦敏”。十五歲以太子身份輔佐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時晉平公使師曠見太子晉,師曠問以君子之德,太子晉侃侃而答,師曠稱善不已。
公元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濫,將毀及王宮,靈王決定以壅堵洪。太子晉進諫曰:“不可。曾聽自古為民之長者,不墮高山,不填湖澤,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約之道。”
並曉之以“壅堵治水”害天下的鯀,同時提出應以疏導洪水為主。然而,太子晉的直諫,觸怒了周靈王,被廢為庶人,於是,鬱悶不樂,未及三年而薨。師曠朝見太子晉時,見太子色赤,不壽。太子晉說:“我再三年之後,將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訃報的使者就到了晉國。因太子晉能預卜生死,後人便說他成了神仙。太子晉卒後不久,靈王駕崩,太子晉的弟弟貴嗣位,是為景王。太子晉的兒子宗敬後來仕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亂,便請老致仕,避居太原。時人仍呼之為王家,遂以王為姓。
起源於山西太原的王氏,系周靈王太子姬晉之後裔。晉子宗敬死後,即葬於晉陽城北。其後太原王氏後裔,徒居中地,人才輩出。宗敬之裔孫王翦,征燕國,平楚地,下百越,戰功十分顯赫。王翦之子王賁亦為秦國將軍,曾敗楚軍,平魏地,征遼東,屢立戰功。
王賁子王離,字子明。秦二世奪蒙恬兵權,用王離為大將軍。王離有二子,長曰王元,次曰王威。秦末,王離長子王元,為避亂,遷居山東琅琊,是為“王氏琅琊祖”。次子王威仍居晉陽,西漢時任揚州刺史,其後,子孫散居各地。

晉陽王氏

太原王氏晉陽一支。王威九世孫王霸,生於東漢,屢聘不任,隱居讀書。王霸有二子,長曰殷,東漢時中山太守,食邑祁縣,其後裔稱祁縣王氏;次曰鹹,隨父居晉陽,其後裔稱晉陽王氏。
殷四世孫述,生三子:隗、懋、允。東漢獻帝時董卓篡權亂政,王允與呂布誅殺之。王懋,東漢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孫光,北魏并州刺史。光子冏,北魏護烏丸校尉,其後世稱烏丸王氏。
後漢王柔、王澤兄弟,王霸次子鹹之後某。三國時有司空王昶,西晉有司徒王渾,東晉有尚書王坦之、大將軍王恭等著名政治家,又是兩晉三位皇后的母族。從柔、澤開始,傳八世系東晉大將軍王恭子、王簡、王曇亨等人。
晉陽王氏在東晉末年連遭三次家難:一是因為宰相司馬道子而起,副相王國寶及從祖弟琅邪內史王緒被殺;二是因為前將軍王恭起兵清君側失利,他與五子及弟爽、爽兄子秘書郎和同時被殺;三是因宋武帝誅除異已而起,江州刺史王愉及其子孫十餘人全部被殺。接連的家禍傷透了這支晉陽王姓人的元氣,以致他們從此在歷史上銷聲匿跡。
南北朝以至隋唐,都不斷有自稱是晉陽王氏人顯貴於世,但細究起來,沒有一支與他們有關。如北魏隋唐時的王慧龍支,自雲太原晉陽人,司馬德宗尚書僕射愉之孫,散騎侍郎緝之子也,實卻乃是假冒。
慧龍當初遭家禍時,得沙門僧彬鼎力相助,從建康(今南京市)逃奔雍州刺史魯宗之,得到他的資助,渡江北奔後秦。後入北魏,宰相崔浩恬相信他是王氏子,妻之以女,才得與北朝首族清河崔氏聯姻。後魯宗之子魯軌也來投奔北魏,終於拆穿了王慧龍的謊言。
原來,慧龍原是王家奴僕,假冒主人姓氏,其母又與僧彬私通,生下慧龍,因此僧彬才捨命相救。崔浩等得知真相後,因為早已將女嫁出,為顧全家族的臉面,也只好將錯就錯,只是不再升他的官。儘管王慧龍有假冒之嫌,但他畢竟還是這支晉陽王氏的開創者,又聯姻清河崔氏,北魏太武帝時以軍功官至安南將軍、荊州刺史,其家族在北朝的地位由此奠定。
北朝隋唐時期的京兆萬年王氏、河東蒲州王氏、武威姑臧王氏、樂陵王氏、河內(又稱懷州溫縣)王氏、汾州王氏、同州下部王氏、河中王氏、絳州龍門王氏等都出自太原王氏。隋唐以後,王氏各派後人因出外為官和避北方戰亂,紛紛南遷,支派傳遍南國。如安徽有婺源王氏、武口王氏、武溪王氏、豐洛王氏、碧溪王氏、藤溪王氏、海川王氏等,皆屬太原王氏祁縣支派,其後人又遷往江蘇常州、湖北荊門及浙江等地。
安徽績溪王氏系太原王氏晉陽支派大房王氏之後。此外,太原王氏南遷山東者有館陶王氏,遷江蘇者有吳縣王氏。在其他各省,又有雲陽包港王氏、江州德安王氏、金沙王氏,嘉定黃岩西樵王氏、鎮江苦竹王氏、崑山沙頭東沙王氏、獲川中沙王氏、無錫、沙頭西沙王氏、姑蘇洞庭王氏、東山王氏、太倉王氏、崑山王氏、海虞六河王氏、維楊柳巷王氏、開沙王氏、丹徒京口王氏、衡陽漁溪王氏、浦陽深溪王氏等,也大多與太原王氏有關。

開閩王氏

唐德宗貞元年間,琅邪王后裔王曄任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縣令。唐代後期,天下大亂,王曄的五世孫王潮打著勤王的旗號向南發展,很快占領了閩中王州之地。唐朝滅亡後,後梁太祖朱溫封王潮的三弟王審知為閩王,加拜中書令。王審知就是太原王氏秦將翦三十四代孫,後唐滅後梁後,他把閩地治理得安定富庶,使閩中的王政權30年未受打擊。後來,王審知的三子王延鈞正式稱帝,建國號為閩,不久,王延鈞之子王繼鵬殺父自立,直至公元945年閩國被南唐攻滅。宋太祖趙匡胤得天下後,因敬仰王審知的德政,御筆親題“八閩人祖”四字廟額。

三槐王氏

太原王氏的一支。太原王氏後裔王言,始定居于山東大名府莘縣,唐末黎陽縣(今河南濬縣)縣令,後以子孫貴,追贈許國公,其妻姚氏。王言之子王徹,五代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中進士第一,成為狀元魁首,官至左拾遺。從此,大名莘縣王氏便日益興旺繁昌。王徹後被追贈為魯國公,妻田氏,贈泰國夫人。
王徹之子王王祜,大名莘縣人,字景叔,自幼聰慧過人,年輕時曾任魏縣、南樂二縣縣令。入宋以後,晚年拜為兵部侍郎,於上任後月余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葬在陝西華州安豐里,追封晉國公。
相傳,周代宮廷外種槐樹三棵,荊棘九株。百官朝見天子之時,三公面對槐樹而立,九卿面對荊棘面立。後世便以三槐代脂三公一類的官職,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祜親手在庭中栽種了三棵槐樹,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顯赫族人。後來次子王旦果然當了宰相,孫王素又做了來宋仁宗時的工部尚書。王氏族人遂稱這支王氏宗族為三槐王氏,並將宗族祠堂命名為三槐堂。

王氏發展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唐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永樂年間,這支王姓始人台灣地區。王姓是華人名義上的大姓之一。王姓的由來很複雜,除了一些原來是王氏的外,有大量的姓氏改為王姓。在漢族和少數民族中都有曾經為王、稱王、稱帝的人和後代把自己的本來姓氏不是王姓的姓改為王姓,也有當上大官和有當官、稱王、稱帝意圖、王族、皇族、被賜姓王的人把本姓改為王姓,王姓的由來很複雜。部分王氏為姓,系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族之後”。在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的歐陽修集中寫到:“惟王氏之先,遠自三代,下迄戰國。商、周、齊、魏,其後之人,皆以王為氏。故其為姓,尤多於後世...”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王姓大約有59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字面上名義上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占全國王姓總人口的14.7%,占山東總人口的12.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布於江西、陝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陝晉冀豫魯、贛浙以及四川三大塊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王姓大約有6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6.7%,仍為字面上名義上第一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王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緩慢得多,600年中王姓人口總增加率僅僅為5%,淨增加了30萬。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13.7%)、江蘇(13.1%)、山東(13.1%),這三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江西和山西,這兩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躍成為王姓第一大省。南方王姓在這600年中有了發展,兩廣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其時比率已經降了一半。宋、元、明期間,王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地區遷移,而四川地區王姓人口主要向湖廣地區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皖、魯豫晉冀陝兩大塊王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王姓的人口已達到8 892萬,為全國字面上名義上第二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7.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王姓人口由620萬激增到約8 900萬,近14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王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000年中王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於遼寧、安徽、江蘇、黑龍江、浙江、陝西和湖北,這七省的王姓又集中了33%。河南居住了王姓總人口的11.5%,為王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10%。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分水嶺,東部為高密度的王姓地區,西部為低密度的王姓區。在近600年期間,王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是主流。

王氏族譜

王氏家門乃武都郡北望族。其始遷祖宋時由山東徙居山西,轉即入甘移居武都安化青草灣。居不久,王氏宗室遠祖欣其牛蹄關以北,有蛇山逶迤蒼秀,竹木交蔭,猿鳥爭啼,碧水中流,風光秀美,土地肥厚,居人無多,遂卜居今之隆興蛇崖。數百年間,族室繁衍。延至世盈王公以其雄勃才略,勤苦創業,欲營方圓百里家業,而中道殂謝,雖為環玦,亦擁廣袤土地,奠定殷厚基業。世盈公生前仁義好施,鄉民以“王老爺”稱之。逮清乾隆世盈嫡孫(其次子喜宗子)聰王公,榮受皇清誥封登左侍郎之爵位,為官清正。隆興一地,距郡治遠窵,聰分理鄉曲訴訟,因決斷審慎公正,民贈“萬民傘”擁戴稱頌。其積德累仁,關心民瘼,賑濟空乏,澤被百里。“王老爺”之稱,世傳不替。甘陝比鄰因有“天不下雨有菩薩爺,沒飯吃了有王老爺” 之俚語傳聞遠近。
王聰公生有三子,其胤序為登高、登升、登槐。登槐承先祖之餘蔭,享清廷敕封“坐家道台”爵銜。居官時與平涼兵備道台張伯魁(浙江海鹽人)結子女兩換姻親之好。伯魁惠贈親書“重選西曹”匾額隨女陪嫁王府。
王氏門第,自世盈公奠定基業,至其嫡孫聰公解褐而仕,累代不衰。有清一代,蛇崖王府青堂瓦舍,房屋櫛比,多為一進三院,屋脊坐獸銜火旦,張口揚鬣,威風凜凜,一派興盛輝煌氣象。踞蛇山主脈岩頭前的祖塋墳園,亦頗具規模。遠望磚雕墓冢群秩然累累,琉璃碑亭高聳。世盈王公墓冢前有碑高五尺余。聰公墓葬背倚蛇山,墓表磚雕建築高約丈余,氣度不凡。墓碑正上方橫嵌“佳城”二字,正中豎刻“皇清誥封登左侍郎”楷書字樣。登槐墓居祖塋陵園前沿,其墓冢上碑亭建築似轎形,四角翼然上翹,橫脊頂兩端各有一張口豎鬃坐獸,碑資亭護,墓表四面浮雕工藝超群,嵌鑲之“孔雀戲牡丹”尤為精美。夫人許氏(時任知縣之許道清之女,王敬生母)墓,李氏(李端仁道台之女,王佑生母)墓,則位於碑亭側之中段,磚雕工藝稍遜前碑。許氏墓碑刻有“皇封三品孺人許氏”字樣。惜其歷代碑亭盡毀,無一留存。
王氏宗族,本有祠堂,家乘譜牒,備載一脈淵源。焚香開讀,可知先祖後裔之延續。然滄桑礪洗,遭劫紅羊,盡皆蕩然。族人不忍先賢盛德及身泯沒,作華時賢挺身自任,新纂族譜。十餘年來,不憚辛勞,勤於搜求,以其叔父統賢熟記、口述宗譜為脈絡,多方諮詢,核校,謹以清初先祖世盈公為肇始,序昭穆,歷十代,列名錄圖表,以概記王氏同宗源流、播遷、傳承之血緣關係,成此宗譜,為後昆之精神紐帶。其先祖傳略之成,宗譜乖謬疏漏之處,則俟後之子孫續修並匡正焉。是為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