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縣東山

東山位於安化縣境內東南端,芙蓉山之麓,沂溪河發源地。東與寧鄉縣溈山鎮、巷子口鄉接壤,南鄰高明鄉,西與清塘鋪鎮毗鄰,北與新橋鄉相連。

東山地理

東山位於東經111。8°、北緯28。8°。地質結構六-七億年,土壤是冰磧岩板頁岩風化,以酸性和弱鹼性為主,有機質中氮、鉀、硒等含量豐富。(其中硒含量可高達3.8-6.4mg/kg。)

東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無霜期長達300多天,冬暖夏涼,非常適宜於植物的生長。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溫為14。5℃,降雨量年平均為1788mm,相對濕度年平均為83%。

東山位於安化縣境內東南端,芙蓉山之麓,沂溪河發源地。東與寧鄉縣溈山鎮、巷子口鄉接壤,南鄰高明鄉,西與清塘鋪鎮毗鄰,北與新橋鄉相連。總面積47.7平方公 里。

2005前下轄阮東、周梅、柳侖、嚴家、下茶、乾沙、安茶、高星、塘、柏楊、東江、燈盞、東山、金家、建林、仙崇、建陽、殷家沖18個村,176個村民小組。

2000年總人口15577人。

東山歸屬與變更

東山古屬梅山。

後屬寧鄉縣。

宋熙寧5年始歸安化。

明清至民國初,屬歸化鄉。

新中國成立後,行政隸屬關係多次變更:

1956年建立東山鄉,屬大福辦事處。

1958年5月建立東山人民公社,直屬安化縣,管轄原新橋鄉、東山鄉、司徒鄉、驛頭鄉。

1960年屬大福片區。

1961年5月,恢復東山人民公社。直屬安化縣人民政府。

1968年,改名東山革命領導小組。直屬安化縣革命委員會。

1980年恢復東山人民公社,直屬安化縣人民政府。

1981年復稱東山鄉。直屬安化縣人民政府。

1993年,東山鄉屬大福區。

1995年11月10日,新橋東山合併,建立東山鄉,新鄉總面積92.3平方公里,總人口3.43萬,鄉政府設阮家段,直屬安化縣。轄管40個村委會。即:嚴家、柳侖、東江、金家、建林、仙崇、殷家沖、高星、安茶、乾沙、下茶、周梅、阮東、燈盞、東山、白楊沖、建楊、新塘、西馬、張家灣、西沖、沈龍、官倉、合河、黃鎮、橫江、白泥、煙田、群強、建雲、馬家沖、戚家、新橋、永杉、大坪、長嘴、嶺南、白石、開印、黃皮村委會。

1998年,東山鄉分建為東山鄉和新橋建鎮試驗區,

東山鄉轄18個村委會。

即: 東山、嚴家、柳侖、東江、金家、建林、仙崇、殷家沖、高星、安茶、乾沙、下茶、周梅、阮東、燈盞、白楊沖、建楊、新塘村委會。

新橋建鎮試驗區轄22個村委會。

即: 新橋、西馬、張家灣、西沖、沈龍、官倉、合河、黃鎮、橫江、白泥、煙田、群強、建雲、馬家沖、戚家、永杉、大坪、長嘴、嶺南、白石、開印、黃皮村委會。

2006年2月,東山鄉、新橋建鎮試驗區同時被撤銷,併入大福鎮。

2006年2月,由大福鎮原東山鄉政府設立臨時管區,

2006年2月,東山鄉從此消失。

2006年2月,建立東山村,管原來的東山村、金家村、新民村。

東山現有企業

1、安化縣扶王山發祥厚朴專業合作社

2、安化縣全豐生畜養殖專業合作社

3、安化縣扶王山泉茶業有限公司

物產

物產豐富。

主有茶葉、藥材、礦石、冰磧岩、養殖、種植等

1、茶葉。

2、礦產主要是鎢、銅、金、錳等。

3、養殖主要是豬、牛、雞等。

4、糧食主要是大米、玉米、紅薯等。

5、藥材主要是厚朴、玉竹、山參、獨合、金銀花等幾十種

6、山貨多,如野生山桃、野生核桃、野生獮猴桃等幾百種。

人文

歷史人物寧發祥、寧鳳階、寧福最、龔正男、鄧壽全

文化

屬西楚梅山文化,信梅山教。勞務輸出大鄉,外出貿易人員多,主要以藥材、茶葉、建材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