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法是將一系列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以確定系統、場所的狀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過檢查發現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改進措施的一種方法。檢查項目可以包括場地、周邊環境、設施、設備、操作、管理等各方面。安全檢查表應列舉需查明的所有能導致工商或事故的不安全狀態或行為。安全檢查表的格式沒有統一的規定,可以依據不同的要求,設計不同需要的安全檢查表。一個複雜的或新的系統,人們一時難以認識起潛在的危險因素和不安全狀態,對於這類系統可以採用類似“黑箱法”原理探求,即首先構想系統可能存在那些危險級其潛在部分,並推論其事故發生過程和機率,然後逐步將危險因素具體化,最後尋求處理危險的方法。

基本信息

特點

安全檢查的最有效工具是安全檢查表。它是為檢查某些系統的安全狀況而事先制定的問題清單。為了使檢查表能全面查出不安全因素,又便於操作,根據安全檢查的需要、目的、被檢查的對象,可編制多種類型的相對通用的安全檢查表,如項目工程設計審查用的安全檢查表,項目工程竣工驗收用的安全檢查表,企業綜合安全管理狀況的檢查表,企業主要危險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查表,不同專業類型的檢查表,面向車間、工段、崗位不問層次的安全檢查表等。制訂安全檢查表的人員應當熟悉該系統或該專業的安全技術法規。

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的工程技術人員、作業職工等。按照安全檢查表進行安全檢查,可提高檢查質量,防止漏掉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危險因素)。安全檢查表的制訂、使用、修改、完善的過程,實際是對安全工作的不斷總結提高的過程 。

安全檢查表的特點:

(1)安全檢查表能夠事先編制,可以做到系統化、科學化,不漏掉任何可能導致事故的因素,為事故樹的繪製和分析做好準備。

(2)可以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等檢查執行情況,得到正確的結論。

(3)通過事故樹分析和編制安全檢查表,將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並再去指導實踐,能夠充分認識各種影響事故發生的因素的危險程度。

(4)它是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順序排列,有問有答,通俗易懂,能使人們清楚的知道哪些事件最重要、哪些次要,促進職工正確操作,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5)它可以與安全生產責任制相結合,按照不同的檢查對象使用不同的安全檢查表,易於分清責任,還可以提出改進方案。

(6)它簡單易學,容易掌握,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為安全預測和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7)只能作定性的評價。

(8)只能對已經存在的對象進行評價。

內容

安全檢查表的內容決定其套用的針對性和效果。安全檢查表必須包括系統的全部主要檢查部位,不能忽略主要的、潛在不安全因素,應從檢查部位中引伸和發掘與之有關的其它潛在危險因素。每項檢查要點,要定義明確,便於操作。安全檢查表的格式內容應包括分類、項目、檢查要點、檢查情況及處理、檢查日期及檢查者。通常情況下檢查項目內容及檢查要點要用提問方式列出。檢查情況用“是”、“否”或者用“√”“×”表示 。

安全檢查表項目大致可分以下幾類:

設計審查用安全檢查表

主要用於設計人員和安全監察人員及安全評價人員在設計審核時,對企業生產性建設和技改工程項目進行設計審核時使用。也可作為“三同時’的安全預評價審核的依據。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平面布置

裝置、設備、設施工藝流程的安全性

機械設備設施的可靠性

主要安全裝置與設備、設施布置及操作的安全性

消防設施與消防器材

防塵防毒設施、措施的安全性

危險物質的儲存、運輸、使用

通風、照明、安全通道等方面。

這些內容,要求系統、全面、明了,符合安全防護措施規範和標準,並按一定格式的要求列成表格。

企業(廠級)安全檢查表
主要用於全廠性安全檢查和安全生產動態的檢查,為安全監察部門進行日常安全檢查和24小時安全巡迴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

各生產設備設施裝置裝備的安全可靠性,各個系統的重點不安全部位和不安全點(源);

主要安全設備、裝置與設施的靈敏性、可靠性。

危險物質的儲存與使用

消防和防護設施的完整可靠性

作業職工操作管理及遵章守紀等。

檢查要突出重點部位的危險因素源點及影響大的不安全狀態和不安全行為,按一定格式要求列成表格。

各專業性安全檢查表

主要用於專業性的安全檢查或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如防火防爆、防塵防毒、防凍防凝。防暑降溫、壓力容器、鍋爐、工業氣瓶。配電裝置、起重設備、機動車輛、電氣焊等。檢查表的內容應符合專業安全技術防護措施要求。如設備結構的安全性。設備安裝的安全性、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及運行參數指標的安全性、安全附屬檔案和報警信號裝置的安全可靠性、安全操作的主要要求及特種作業入員的安全技術考核等。按一定格式要求列成表格。

編制

編制安全檢查表的主要依據

安全檢查表應列舉需查明的所有能導致工商或事故的不安全狀態或行為。為了使檢查表在內容上能結合實際、突出重點、簡明易行、符合安全要求,應依據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編制。

(1)有關標準規程規範及規定。

(2)事故案例和行業經驗。

(3)通過系統分析,確定危險部位及防範措施,都是安全檢查表的內容。

(4)研究成果。

安全檢查表的格式

安全檢查表的格式沒有統一的規定,可以依據不同的要求,設計不同需要的安全檢查表。原則上應條目清晰、內容全面,要求詳細、具體。

安全檢查表格式實例

序號 檢查項目 檢查內容 依據標準 結 論 備 注

另外,可以根據不同的職責範圍、崗位、工作性質,制定不同類型的安全檢查表,設計不同的表格 。

編制安全檢查表的程式

編制安全檢查表和對待其他事物一樣,都有一個處理問題的程式。

(1)系統功能的分解。一般工程系統都比較複雜,難以直接編制總的安全檢查表。我們可按系統工程觀點將系統進行功能分解,建立功能結構圖。這樣既可以顯示各構成要素、部件、組件、子系統與總系統之間的關係,又可以通過各構成要素的不安全狀態的有機組合求得總系統的檢查表。

(2)人、機、物、管理和環境因素。車間中的人、機、物、管理和環境都是生產系統的子系統。從安全的觀點出發,不只是考慮“人-機系統”,應該是“人-機-物-管理-環境系統”。

(3)潛在危險因素的探求。一個複雜的或新的系統,人們一時難以認識起潛在的危險因素和不安全狀態,對於這類系統可以採用類似“黑箱法”原理探求,即首先構想系統可能存在那些危險級其潛在部分,並推論其事故發生過程和機率,然後逐步將危險因素具體化,最後尋求處理危險的方法。通過分析不僅可以發現其潛在的危險因素,而且可以掌握事故發生的機理和規律。

編制安全檢查表應注意的問題

(1)編制安全檢查表的過程,實質是理論知識、實踐經驗系統化的過程,一個高水平的安全檢查表需要專業技術的全面性、多學科的綜合性和對實際經驗的統一性。為此,應組織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安全人員深入現場共同編制。

(2)按查隱患要求列出的檢查項目應齊全、具體、明確,突出重點,抓住要害。為了避免重複,儘可能將同類性質的問題列在一起,系統的列出問題或狀態。另外應規定檢查方法,並有合格標準。防止檢查表籠統化,行政化。

(3)各類檢查表都有其適用對象,各有側重,是不宜通用的。

(4)危險性部位應詳細檢查,確保一切隱患在可能發生事故之前就被發現。

(5)編制安全檢查表應將安全系統工程中的事故樹分析、事件樹分析、預先危險性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進行綜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