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貫中西

學貫中西

學貫中西,現代成語,形容知識淵博 。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

分開解釋

學貫中西學貫中西

中西:

1.中國和西洋。

詞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本領事久聞這位某觀察,是曾經某制軍保舉過他留心時務、~。”

詞語示例

曹汝霖、章宗祥都是~的人物,但結果卻都做賣國害民的事。(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八章)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博學。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學富五車、博古通今。

反義詞:不學無術、目不識丁。

英文翻譯:Having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both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例句:

1、羅光總主教學貫中西,其《生命哲學》一書的內涵融合了哲學與神學的思想。

ArchbishopLoKuangis learn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 andhisMetaphysicalPhilosophyofLifeincorporates bothphilosophyandtheology.

2、他的理論與創作比較典型地體現了學貫中西的學者型作家在文化價值上的取向問題。

Hisliterature theoriesandworkstypicallyrepresentedtheorientationofculturevalueofscholar-typedwriterswho had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knowledge.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