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兒童的篩選方法

對學習障礙兒童的篩選方法有美國Myklebusty提出的PRS法和曰本上野一彥提出的行動檢查法。行動檢查法把學習障礙兒童容易表現的行動特性分為8個大項目和30個小項目。
(一) 活動水準異常:

1、不能安靜,坐立不安。
2、出乎意料的行動﹑行動雜亂。
3、無精打彩,動作遲鈍,呆頭呆腦,心不在焉。

(二) 注意集中障礙:

4、對某件事只有短時間的集中力。
5、周圍的一點小事容易引起走神。
6、與人說話時視線不合。

(三) 協調運動差 :

7、手指顯著不靈巧,如使用剪刀﹑解扣紐扣﹑使用筷子﹑繩子打結等顯得笨拙。
8、不能很好地用腳尖站立和用單腳站立。
9、走跑時手腳動作不自然,行動不利索。
10、全身的協調運動差 (如球類運動﹑跳繩﹑跳箱﹑鐵棒﹑墊上運動等) 。

(四) 衝動性 :

11、常出現突發的行動 (突然打人﹑過分地大聲喊叫)。
12、對於危險的事情毫無顧忌地去做 (亂舞東西﹑登上桌子﹑鑽到廚櫃裡)。
13、一旦進入新環境和多刺激的環境中,就希望很快地接觸人和物,不能安靜(如在更換教室時)。

(五) 情緒不安定 :

14、胡亂地撒歡兒,大笑,說起話來沒有止境。
15、容易緊張,對於一點小事易多受驚,驚慌失措。
16、對初次見面和素不相識的人毫不在乎地開口說話,出乎意料地嘻皮笑臉,表現為一種不膽怯的態度。
17、自我放肆的行動多見(常常離群,亂拿別人東西﹑吵架)。 18、有發作性的症狀(擠眉弄眼﹑頻繁眨眼﹑眩暈)。

(六) 固執性:
19、反覆進行同一動作(如反覆觸摸﹑敲打身體某部分,總是摸﹑咬﹑擺弄同一物,如鉛筆)。
20、長時間玩同一遊戲(如積木﹑拼板﹑玩砂﹑玩水)。
21、拘泥於一個話題,反覆問﹑說同一問題和事情。 (七) 認知障礙。
22、左右概念不清(對右側﹑左側﹑向右﹑向左等指示不明白)。 23、日期﹑時間概念模糊(昨天﹑前天﹑明天﹑後天等易搞錯)。 24、不知道場所和位置(道路順序﹑桌子位置)。25不能理解基本的數量概念(大﹑小﹑多﹑少以及10以下數的加減)。

(七) 語言遲緩:

26、說話方法使人難以聽懂(吐字不清﹑說話快﹑異常的高調)。 27、讀書時不流暢(生澀﹑漏讀﹑隨便讀)。
28、在同一學年中,特別不擅長理解文章的內容(不能抓住概要,進行歸納)。
29、不擅長寫(寫的文章雜亂﹑難以判斷﹑誤字﹑漏字多)。 30、書寫文章時,語法錯誤多。

根據以上項目對照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價:經常表現:2分;有時表現:1分;幾乎不表現:0分。 判定時,將小項目得分按每個大項目進行合計,8個大項目中,2分以上的大項目在6個以上,或2分以上的大項目即使是4﹑5個,而總分在20分以上,可以判斷為可疑學習障礙兒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