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就是學習的方法與技巧(並非是學到什麼東西),有了這樣的方法與技巧,學習到知識後,就形成專業知識;學習到如何執行的方法與技巧,就形成執行能力。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指標一般有六個:學習專注力、學習成就感、自信心、思維靈活度、獨立性和反思力。學習能力表現可以分為六項“多元才能”和十二種“核心能力”兩大方面。

基本信息

定義

定義1

學習能力一般是指人們在正式學習或非正式學習環境下,自我求知、做事、發展的能力。

定義2

學習能力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會學”。所以,學生只有懂得“會學”,才能實現“學會”,才能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定義3

一般學習能力是指在很多種基本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抽象概括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等。

定義4

學習能力就是指觀察和參與新的體驗、把新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從而改變已有知識結構的能力。

定義5

學習能力是指以快捷、簡便、有效的方式獲取準確知識、信息,並將它轉化為自身能力的本事。

定義6

學習能力是指蒐集和閱讀科技文獻、熟練使用學習工具的能力。

定義7

所謂學習能力,就是指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去獨立地獲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個性特徵。

定義8

所謂學習能力是指“個體所具有的能夠引起行為或思維方面比較持久變化的內在素質,並且,還必須通過一定的學習實踐才能形成和發展”。

主要指標

愛迪樂IDIIL經過十多年的教學研究,逐步形成了評價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六大指標:學習專注力、學習成就感、自信心、思維靈活度、獨立性和反思力。

相關表現

根據中國教育家協會、中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聯合廣州市特級教師協會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能力表現可以分為六項“多元才能”和十二種“核心能力”兩大方面的力德教育體系。

多元才能

知識整合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質、團隊合作、理財能力、策劃與決策能力。

核心能力

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理解力、語言表達、操作能力、運算能力、聽/視知覺能力。

同時指出,要使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塑造優良品德、學習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技能、成為獨立自主、思維卓越的好孩子,就應該對孩子在6項“多元才能”與12種“核心能力”方面實施有效的提升,讓他終身受益並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實現從平凡—優秀—卓越的人生跨越。

提高

學習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套用力、自覺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等,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可想而知,一個連課都聽不懂的人要想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則無從談起。所以,要提高學習能力,必須以聽課為重,提高聽課水平,從而由征服一門學科到到征服所有不擅長的學科,全面提高學習成績。

那么,應該如何去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呢?問渠心理網為大家介紹幾種提高學習能力的方法!

1、積極主動地聽課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看法,所謂的上課就是被動的聽老師講課,如果真是如此,那你也不必事先預習功課了,只要把老師的講過的內容像鸚鵡學舌那樣重複幾遍,不就能圓滿完成任務了嗎?

實際上,中國小的課程(尤其是中學)並不好對付,在毫無準備(預習)的情況下聽老師講課,頂多只能懂些“雞毛蒜皮”的東西,想要做到徹底理解,幾乎不可能。

真正所謂的“上課”,就是把自己事先做過或思考過,但又不怎么理解的問題,放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裡去求得解答的線索,然後再去思考更深一層的問題,這樣你必須做好預習和複習。

2、預習,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預習三部曲)

(1)、預習第一階段

先把教科書通讀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上課時就針對這些疑點提出問題,直到了解為止。

(2)、預習第二階段

研究課本後的問題或習題,將它們解答出來,上課時將答案與老師講解的正確答案對照。

(3)、預習第三階段

利用參考材料,將沒有學過的內容(後幾課)做一番預習,能做到這一部,不僅預習的興趣會迅速增加,而且預習的功夫也會漸漸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當然在預習階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得立刻回過頭來複習以前的部分,所以“預習”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複習”因素,兼有雙重功能。正如有人曾說過的“七分預習,三分複習”。

3、複習的過程也分為三個階段

(1)、複習第一階段把課堂上學過的內容重溫柔一遍、實際上,這是最愚笨的方法,很多人都是這樣:“點到為止”,不求甚解,但總比一點都不複習好得多。

(2)、複習第二階段

把課堂上學過的重點摘出來,整理在筆記本上,這並不需要太多時間。

(3)、複習第三階段

做練習(這是加強套用能力的問題)

總而言之,要提高學習能力,必須以聽課為重,在預習和上課階段,讓你的學習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然後利用複習,將學習的要點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套用能力。

學習方法

拆解法

拆解法(top down)。當面對的是既成的一套的知識系統,最好的方式是先將整套知識

分拆為局部(子系統),了解個別部件(子系統)本身的意涵、整體與子系統間的關聯、以及部件與部件之間的關聯性,通透了解後,進一步再針對個別部件往下拆解、分析更小的部件。充分掌握事物的結構與層次,即能透徹了解整個事物的內涵。

譬如學校的學科就是一個系統,傳授時會區分為幾大部分,每一部分各有數個章節,各章節還可往下細拆為幾個小節,部分、章節與小節中有其關聯性,這都是方便學生吸收的做法。可惜的是,部分教師講授過程中,易忽略提醒學生所在的章節屬於整體哪個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為何,導致學生最終只學到個別部分的知識,反而忽略學科通盤的融會貫通,淪為見樹不見林,同樣犯了學習不用方法的毛病。

並整法

並整法(bottom up)。當面對的事物未經整理成套,或是資料取得有困難時,即須由收集資料做起。收集資料的過程猶如瞎子摸象,一開始資料不足時,僅能摸索到少數部件,隨著資料的累積增加新的部件,收集到六、七成後,即可嘗試由已整理的資料,去推斷事物可能的全貌。猶如一開始雖是摸到象鼻、象腳,但有六、七成把握後,可嘗試跳脫部位的層次,推論其整體為何。在此過程中,要互動運用歸納、推論及系統思考的技巧,練習去推論整體的輪廓與內涵。

舉例來說,聯強早期切入資訊通路時,對資訊通路並不熟悉,只能透過資料的收集了解通路。一開始先看到以消費者為銷售對象的門市為主要通路,其本身包含了大型連鎖賣場、一般門市等業者,隨後發覺通路業者尚包括非門市業者,其銷售對象則以政府機關、教育單位、企業行號等,其業者大致可區分為大型

系統整合商(SI)及一般加值商(VAR)。隨著時間演變,又陸續加入

電視購物、

網路購物等業者,漸次拼湊出通路的全貎。

混合運用

學習的第三種方法,則是拆解法與並整法的混合運用。在透過並整法掌握事物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樣貎後,即要跳脫個別部件的思維,往上提升到全體的層次,再透過推論,以top down的方式重新拆解、架構其組成系統,對整體的掌握度即可提升到不同層次。

上述三個方法都易於了解,但三種方法運用的熟練度與火候,就決定了能力的高度。因此,將

學習方法運\用得愈熟練,甚至進一步將其內化成為習慣,即能提升學習能力,進而推升整體能力的層級。(Y50427)

學習能力就是要求個人不僅要學習寬泛博學的知識,還要學會學習的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時俱進。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競爭力的高低,也正因為如此,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組織,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的更多更快。一個組織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它就必須不斷地有所創新,而創新則來自於知識,知識則來源於人。所以管理大師

德魯克說:“真正持久的優勢就是怎樣去學習,就是怎樣使得自己的企業能夠學習的比對手更快。”學習也是一種生存能力的表現,通過不斷的學習,專業能力需要不斷提升技能組合以及刺激學習能力相配合,所以不論處於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都不應該停止學習。因為在職業生涯發展中,需要勝任工作的能力和能夠迅速取得新能力的方法。為了求生存和求發展每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學習那些自然和本能沒有賦予他的生存技術,而為取得新的生存技術就必須不斷學習。如果停止學習,必定會落後於人,而在當今社會裡,落後就會被淘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