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遜群

孫遜群

孫遜群,又名孫選,乳名汝根,化名王津民,1897年出生在江蘇省江陰縣中興鄉大德村(今屬張家港市港區鎮)的一個農民家裡。1915年7月於江陰縣乙種師範學校畢業後,即到南沙鄉三甲里(惠寧庵)國小任教。1924年7月,孫遜群在參加國民黨江蘇省臨時省黨部舉辦的國小教員暑期學習班期間,認識了共產黨員侯紹裘,逐漸接受共產主義思想教育,積極投入當時的革命洪流。1925年,5月16日於上海小沙渡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隨即,中共江陰支部建立,孫遜群為第一任書記。

簡介

孫遜群,又名孫選,乳名汝根,化名王津民,1897年出生在江蘇江陰縣中興鄉大德村(今屬張家港市港區鎮)的一個農民家裡。1915年7月於江陰縣乙種師範學校畢業後,即到南沙鄉三甲里(惠寧庵)國小任教。1924年7月,孫遜群在參加國民黨江蘇省臨時省黨部舉辦的國小教員暑期學習班期間,認識了共產黨員侯紹裘,逐漸接受共產主義思想教育,積極投入當時的革命洪流。1925年,5月16日於上海小沙渡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隨即,中共江陰支部建立,孫遜群為第一任書記。

生平

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發生後,孫遜群根據黨的指示,以學生聯合會、教員聯合會為基礎,聯合各界民眾團體,成立了江陰“五卅”慘案後援會,舉行示威遊行,開展宣傳、募捐等活動,抗議帝國主義殺害中國人民的暴行,聲援和支持了上海工人的反帝愛國鬥爭。同時,孫遜群在周莊、雲亭等地籌建國民黨區分部。九月旬,孫遜群、周水平等在澄南國小創辦了《星光》旬刊,文章短小精悍,尖銳潑辣,揭露軍閥官僚和土豪劣紳的罪惡,傳播革命思想,深受民眾的歡迎。
1926年春,中共江陰支部改為中共江陰獨立支部,孫遜群任支部書記。4月,中共上海區委選派孫遜群等十名江蘇籍青年黨員到廣州參加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在毛澤東、周恩來、肖楚女、彭湃等黨的領導人的教導下,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加堅定了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信念。9月下旬結業回滬後,他被任命為國民黨江蘇省黨部農民運動特派員,回江陰等地搞農運工作。
1927年2月16日,在中共上海區委改選後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孫遜群被選為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3月24日,北伐軍勝利進駐江陰。翌日,江陰縣農民協會宣布正式成立,孫遜群為會長。接著,他在江陰勵實中學舉辦江陰縣農民運動骨幹講習班。
在開展農運工作中,孫遜群經常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寫了不少調查報告。目前尚存的有:1926年3月16日的《江陰縣報告—關於江陰之政治、農民、工人教育及學生狀況》、1927年4月反映沙洲農民情況的報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白色恐怖籠罩江陰城鄉。4月17日,國民黨江陰縣政府下令查封縣農民協會,通緝孫遜群。他被迫轉入隱蔽活動,7月底,被派往無錫,化名王津民,任中共無錫縣委組織委員,10月,任中共無錫縣委書記。10月23日晚八時,中共無錫縣委在北門惠農橋七十三號地下工會機關召開工人幹部會議時,遭到反動警察的突然包圍,孫遜群等七人不幸被捕。11月13日下午三時,孫遜群等七人在無錫南校場遭殺害。1957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孫遜群烈士的遺骨移至南京望江磯革命烈士公墓安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