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寒

基本信息

(廣東方言)
1.形容人吝嗇,捨不得花錢(多貶義)。
2.孤獨、寒冷。形容處境惡劣,生活艱難。
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相關:
國語說的吝嗇,廣府人叫做孤寒。還可以由孤寒衍生出“孤寒種”、“孤寒度”。加個種字,是說他有遺傳基因,一向如此,難以改變。加個度字,是強調他的孤寒和他的斤斤計較有關。 二千年前,在漢代的時候,中原很多地方都形成了一些大家族。其中有些勢頭很厲害,連續幾代做大官,這些大官同時又是大學問家,政治上有權力,學術上有地位,這些家族就稱為士族。大家看《三國演義》,曹操初期的最大對手是誰?是袁紹。袁紹就出身士族。他的家族,歷史書記載是這樣說的,門生故吏遍天下,遇見的都是他們家族的手下,或者曾經向他們求學,或者跟過他們做事。相信他,服從他。他們的勢力大到怎樣?由此可以想像。漢朝滅亡之後,經過魏晉南北朝,士族勢力都一直處在上升期,整個社會幾乎都是由士族控制,連皇帝都要看一下他們眼色。世界上的東西,有長一定有短,有盛必定有衰,有占盡風流的士族,就一定有舉步維艱的小族。士族有兩大優勢,一是族大,遇到什麼事情,可以上下串連八方呼應,沒人敢輕視他們的勢力。二是門高。門高是什麼?士族人家在自己的大門前面寫滿了自己的家族的輝煌史。另外那些小族呢?族不大,遇到什麼事情沒什麼呼應,感覺非常孤立,而且門前沒什麼好寫,蕭條冷落,比起士族那種噓噓撼撼未免心有寒意。所以孤寒這兩個字,其實是對那些寒門小族的概括,出身孤寒小族的人,場面自然沒大族人見得那么多,出手自然不像大族人那么大方。我相信,笑話小族孤寒,一定是由士族的人開始的。但是久而久之,全社會都受到他們的影響,都將那些不夠大方的人形容為孤寒。
到了唐朝,中原的士族勢力一落千丈,“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家,是書法聖手王羲之那個家族,很多人在歷史裡很有名的。謝家,是指揮淝水之站的謝玄的家族。也是很多人在歷史裡很有名的。在新的形式下,連作為士族代表的王家、謝家,他們的雕樑畫棟,亭台樓閣都不知道全去哪裡,那些燕子只能飛入普通人家。但是唯有在嶺南,政治干預不大,很多的士族後人沒什麼受到衝擊,士族很多東西都在這裡得到保留。孤寒這兩個字就像生了根一樣,留在我們的廣府話裡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